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保險有必要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2708)

PM 2015-11-27 10:41 PM

看下來, 好多人對所謂投資型保險都有意見
包括為有錢人避稅設計、不是投資一點也不保險、錢都被保險公司用一堆名目扣走了、績效從來都是負的沒有正過........

其實都對, 也都錯。

先來解說一下傳統壽險的運作結構
壽險, 也就是俗稱的死亡險, 死給他看才有錢領, 不管是因為意外、疾病或........其它原因。

假設你剛買了一間房子, 貸款500萬, 如果生命出了什麼狀況, 貸款沒人還, 房子要被銀行收回去, 你一家老小都沒房子住了, 你會不會想說買個保險來保一下?

在這個前提下, 假設你40歲, 有一個商品, 繳費20年, 保障你到70歲
保險公司每年收你12萬元, 只要在你70歲前掛了, 就賠500萬
20年總繳240萬, 70歲要是沒事, 這筆錢還會原封不動退你

請不要問我這什麼商品, 這只是舉例用 :laugh:

OK, 請轉換一下身份, 如果你是保險公司, 這個保費收進來, 保戶繳完20年, 如果在70歲之前掛了, 你就要倒賠260萬, 如果繳費期間就掛, 賠更多。

所以保費收進來, 你身為保險公司, 為了要賺這260萬以上的差額, 你會拿這錢去做什麼呢?
轉投資, 對吧?

買房、炒地、買賣商辦、買賣股票、買賣基金、買賣OOXX........總之要賺錢, 以免保戶掛了生不出那260萬以上的差額。

但不管有沒有賺到這筆錢, 保戶只要掛了你都要賠這筆, 沒掛, 至少也要還他240萬, 也就是說, 保費拿去投資, 就算沒賺, 也不能賠錢, 因為最後還是要還給保戶。但如果你賺到了這260萬差額, 然後保戶又活過70歲, 你只要還他240萬, 這260萬完全淨賺, 本錢還是保戶出的有沒有超爽der?

現在回到保戶身份, 你知道自己的保費繳了, 是被保險公司拿去做這些事, 會不會有點不爽?
幹拿我的錢買房炒地多賺的也不會分我啊!!!!太不公平了, 保險公司吃人夠夠!

以上只是舉例, 實際上保險公司有沒有穩賺不賠這個先不討論

所以, 投資型保單就這麼出來了
保險公司說, 你這麼行, 我給你100檔基金, 你定期定額每個月繳5000元保費, 投資標地你自己選, 我只要收個前六年保單行政費用, 每個月保管費100...... 依照生命表, 一樣500萬的保障, 現在每個月只收你800元的危險保費, 你掛了, 賠你500萬加基金裡剩下的錢, 但是賺賠你自己負責, 賠光了也不關我事。

然後就是現在大家在嫌的, 哇~ 前六年要收我共9萬的行政費用耶! 哇~ 每個月還收我100元保管費, 一年收1200耶! 哇~ 賠光了保險公司也不用負責耶! 那我直接買基金不就得了還讓你收這有的沒的

但是, 你有沒有發現, 500萬保障, 一年成本從原本的12萬變成6萬這件事?
你知道只要保單裡面的錢夠扣危險保費, 其實可以不用每個月繳這件事?
你知道你房貸負擔越來越少, 投資型的保額也可以隨時調低這件事?
你知道行政費用收那麼高, 還要扣危險保費, 你的績效要多好才能正報酬嗎?

你不知道, 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啊不是, 是你的業務員沒有告訴你!! :laugh:

那投資型保單到底能不能買?

自己想! :think:

sutl 2015-11-27 11:22 PM

引用:
作者PM
但是, 你有沒有發現, 500萬保障, 一年成本從原本的12萬變成6萬這件事?

去買五百萬的定期險,另外去投資,這樣比較便宜。

要不然就比照外國的投資型保單,前兩年的費用每年扣7%

台灣保險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費用收太多,例如醫療險世界上約是八成保費賠出去,台灣卻只有三成,這表示台灣的保險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由於台灣人被法律禁止買外國保險,所以保費跟外國的差距,比車價跟外國的差距還誇張。

ps:今年9/1台灣立法禁止Paypal,約在幾年前以刑法禁止買賣外國保險

sn245763 2015-11-27 11:49 PM

引用:
作者212412
22k更需要保險
你覺得會花多少錢?搜尋一下
http://意外險比較.tw/ey56/index.html
1年1292元.1個月100元花不起?
講難聽點.不小心掛了! 留100萬給父母當生活費.自己的喪葬費至少夠了

年輕人騎機車.除強制險外.更需要加保第三人責任險.頂多2000元/年
否則路上跟別人差撞.賠得起嗎?
斷一隻手.要你賠10萬
斷一隻腿.20萬起跳
如果是後續要醫療照顧20年.30年的.可能連保險都沒法涵蓋

保險就是保自己突然謝謝收看.留下樂透彩給家人
保險就是保自己突然變故.要死不活.降低家人負擔


就我前面所提到,這二種保險(意外、第三責任)

1.便宜

2.理賠結構簡單不用做功課(除了比價)

3.有強大的槓桿效益,發生事故可以立即負債轉資產

不想被業務拐、不想做功課,只想簡單入門保險產品,

並達到100%風險移轉目的,就是選這二種險先入門。

abo5738 2015-11-27 11:59 PM

保險有必要嗎?
 
引用:
作者sutl
去買五百萬的定期險,另外去投資,這樣比較便宜。

要不然就比照外國的投資型保單,前兩年的費用每年扣7%

台灣保險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費用收太多,例如醫療險世界上約是八成保費賠出去,台灣卻只有三成,這表示台灣的保險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由於台灣人被法律禁止買外國保險,所以保費跟外國的差距,比車價跟外國的差距還誇張。

ps:今年9/1台灣立法禁止Paypal,約在幾年前以刑法禁止買賣外國保險

印象中 快10年前
有個客戶跟我介紹投資型保單
當時算很新的產品 缺點就是手續費太高
前4年 比如說好了 總共繳60萬要扣15萬給保險公司當傭金

也難怪過了那麼多年 保險公司還很愛推這類的保單

我說話也很實際得 這裡有保險員的聽到我講這些 別度濫我喔
:laugh:

PM 2015-11-28 12:48 AM

引用:
作者sutl
去買五百萬的定期險,另外去投資,這樣比較便宜。

要不然就比照外國的投資型保單,前兩年的費用每年扣7%

台灣保險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費用收太多,例如醫療險世界上約是八成保費賠出去,台灣卻只有三成,這表示台灣的保險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由於台灣人被法律禁止買外國保險,所以保費跟外國的差距,比車價跟外國的差距還誇張。

ps:今年9/1台灣立法禁止Paypal,約在幾年前以刑法禁止買賣外國保險

如果把投資型保單當成消費性的定期險來繳, 就算扣掉費用, 還是比較便宜的, 像我舉的例子, 一年危險保費約9600+管理費1200=10800, 第一年費用率55%倒推回去, 差不多也就只要繳2萬4讓他去扣, 實際的20年500萬定期險保費要4萬, 進入到第二年費用率更低之後, 差距就會拉出來。當然年紀慢慢變大, 危險保費也會越扣越多, 不過20年攤下來投資型還是較划算。

高費用率的確是個問題, 但在台灣這個就無解。

醫療險又是另一個問題, 國外醫療重視實支實付, 台灣賣太多終身日額, 保費結構不同; 另外台灣健保也是問題之一, 就醫成本普遍低, 就算實支實付, 不是動大刀生大病, 賠出去的也很少, 日額型的就賠得更少, 如果台灣人都買定期醫療+實支實付, 賠率應該也是接近七~八成保費。

and, 境外保單是罰賣不罰買, 和以前罰娼不罰**一樣 :laugh:
but, 台灣保險公司現在其實也在賣外國人保單, 利率比自家的商品還高, 表示台灣人就是命比較賤 :laugh:

JeiJei 2015-11-28 01:23 AM

假如自己的收入是家裡主要的一部分,而少了這一部分的收入,會讓家裡陷入困境的人,我建議買。

不過前提是假如自己不懂得理財。

更確切的說法是,今天任何人都應該為自己創造一個保護墊,而假如今天有什麼不測之雲的話,能夠吸收這個衝擊。

這個保護墊對每個人都不一樣:
對於會理財的人,可以投資在會創造被動式收入的產品上:收租的不動產,台積電/種花股票,REIT股份等完全不用自己去打理的投資。

對於不會理財,或者是無法短時間產生足夠保護層的人,那就保險吧。

abo5738 2015-11-28 11:44 AM

保險有必要嗎?
 
引用:
作者JeiJei
假如自己的收入是家裡主要的一部分,而少了這一部分的收入,會讓家裡陷入困境的人,我建議買。

不過前提是假如自己不懂得理財。

更確切的說法是,今天任何人都應該為自己創造一個保護墊,而假如今天有什麼不測之雲的話,能夠吸收這個衝擊。

這個保護墊對每個人都不一樣:
對於會理財的人,可以投資在會創造被動式收入的產品上:收租的不動產,台積電/種花股票,REIT股份等完全不用自己去打理的投資。

對於不會理財,或者是無法短時間產生足夠保護層的人,那就保險吧。


還想到一個觀念 補充給大家

保險 顧名思義 預防萬一
我遇過一些人想法很不正確
愛聽 誰 保了險 出險賺了很多錢
把保險的原本的用意給扭曲的

當你觀念不正確 再去買保險 想靠他賺錢
基本上心態就有問題了。。。。。

波控 2015-11-28 06:50 PM

越窮的人更應該買?

那麼更富有的人不就更應該買了???

把保險洗腦到......月入3萬,要人人月繳3000的,真的很厲害!
我家裡就有一個,

糙~妳又沒套房出租? 還月月支出一筆套房的錢?
還說這樣才是新時代公民,
或是說對自己的人生有負責任,保護家人...
感覺很像新時代的日月神教ㄚ!、或是白蓮教啥的?真的很會吸錢

她完全沒有另一筆不動產在支撐ㄛ,沒有在收租,
自己付錢,好讓保險業公司,有了一大筆錢買房,再來向別人收租,
所以別人是兩邊抽喔,兩邊賺,
她是單向的付出!

我在新竹剛好遇過3任房東都是公教人員,
保險從她們的嘴裡吐出來,我相信是完全正確的!
可是妳沒有......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完全不同的理財觀念!

就我所知的保險?當初的意義是一種眾人公保,
因為它就是眾人「集資」的另一種變形,

就像一台遊覽車,載一群國小兒童去畢業旅行,
他們是無行為能力者(是說還無賺錢能力),
所以提供他們團保,只要繳少少的幾百塊錢,
就可獲得上萬甚至百萬的基本意外險,

假設全國一年一度有20萬小朋友來說,(每年出生嬰兒數約15~30萬)
200元的意外基本險,保險業還是有4000萬,
但是實際發生事故的支出率應該也不到20%(不知道有沒有公佈資訊),
若是的話?也就是說,對它們而言,每年就有憑空的3200萬進帳!
等著在那邊,完全不用做事,就可以進入他們口袋,
是每年的,
而這類的基本險小項目,應該還有十幾種以上,
而且國中又一梯,高中又一梯,大學又一梯的...

更何況,賺3萬,就認為應該繳3000保的,這是什麼等級觀念???

全民1/10的勞動資產,應該交給保險業花花嗎?

Raziel 2015-11-28 07:09 PM

引用:
作者JeiJei
假如自己的收入是家裡主要的一部分,而少了這一部分的收入,會讓家裡陷入困境的人,我建議買。

不過前提是假如自己不懂得理財。

更確切的說法是,今天任何人都應該為自己創造一個保護墊,而假如今天有什麼不測之雲的話,能夠吸收這個衝擊。

這個保護墊對每個人都不一樣:
對於會理財的人,可以投資在會創造被動式收入的產品上:收租的不動產,台積電/種花股票,REIT股份等完全不用自己去打理的投資。

對於不會理財,或者是無法短時間產生足夠保護層的人,那就保險吧。

這個想法於現實面來看過於理想, 創造 具保護力 的被動式收入不是一兩天就做得到,

可能需要五年八年的時間才夠累積出 夠規模 的現金流, 來充當 可依靠 的保護墊.

那這段時間難道天天神明護體吉星高照嗎? 更何況萬一投資失利, 時間延長, 風險不會因此

消失, 一遇到反而沒有應變能力. 就算是會理財的有錢人, 分攤了風險也可能減少自己遇到

變故時的支出, 保險存在的價值並不會因為你比較會賺錢就變得沒意義.

sango9999 2015-11-28 10:41 PM

怎麼有人這麼憤世嫉俗阿,真認為保險公司好賺,你也可以想辦法開一間
鬼扯那些有的沒有的,真可笑

大家在討論保險有沒必要
就偏偏一個在那.............

你若是一個人無牽無掛,誰管你買不買保險,管保險公司賺不賺到你的錢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