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實至名歸的天才--陶哲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770)

solosbye 2011-07-03 09:42 PM

我覺得有一個觀念要導正
天才是別人給他的定義
前途是怎樣、那是他自己決定的,沒有一定能夠有什麼成就的保證
掃地清潔工就不好嗎?
如果都要用一個人的成就結果來作為依據
其實這社會也根本不用講什麼品德操守這些543的了
反正一切以現實結果論不是嗎?

iDemon 2011-07-03 10:22 PM

引用:
作者xx123
您說到創造力的知識了 . 包括個人的 + 群體的領域

突破某人的東西 . 必先繼承更多它人的東西 ..... 包括被突破者的某些東西
被突破者的東西 <= 不僅是被突破的目標 . 同時亦是突破思考的素材與工具
思考中內容的對與錯 . 若沒有某些東西的一致與平行或相似 . 同領域
就沒有對與錯的分別與誰凌駕誰

啟蒙運動 <= 在我認為是人類歷史文化中的試錯尾端過程
它的前者既是宗教
但我不認為宗教是啟蒙運動的敵人 ..... 真正的敵人正是人類自己 . 同時亦是啟蒙運動的對象 <= 從文化來看

文化的演進歷史既是人類摸索的歷史 ~ 沒有我們視之宗教的錯 . 就不會有我們視之啟蒙運動的對
對錯不僅只是相對 .... 它倆還存有一定質量的某種東西之繼承關係 + 過程關係 + 支撐關係
不過一般人不會知道我以上的概念說法 .....
因 . 以對錯是非善惡來分別是最簡單最快速最省腦力的 . 自然對文化物要求極...


這些看聽似很合理,但放到歷史上一些傑出人物實在難以想像


秦始皇締造的政治制度,二千年來人類仍難以突破
即使到所謂民主制度、骨子裡還是一樣的東西

成吉斯汗原本是沒有文化傳承的塞外放牧人(應該是不識字的文盲)
創造出來的軍制卻短時間內打敗擁有長久軍政歷史文化的歐亞諸國

織田信長的舉動遠遠超越他那個時代環境人們的理解範圍之外
達文西擁有非常接近代人(500年的落差)的思維方式


你要說那是經由承傳而得的…
我只想若凡人能理解天才的思維、那天才便不是天才了

xx123 2011-07-03 10:30 PM

引用:
作者superfffan
Learning和Creating是兩回事


請網兄聽聽我拾人牙慧的看法 ...

Learning 與 Creativity 互為關係

詳見 .....
創造力一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item=0010095612

作者 ~ Mihaly Csiksentmihalyi 曾受邀來台在各大學演講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7kdVAdZ8Xs

引用:
作者Mihaly Csiksentmihalyi
關於創造力 . 一般的答案至為明顯 : 創造力是某種心智活動 . 係發生在某些特殊人物腦中的洞見
然而這種簡短的假定會引起誤解

如果所謂的創造力指的是新且有價值的理念或行動
則我們不能接受單以個人做為創造性存在的標準
除非參較某些標準 . 我們無以得知一種思想是否新穎
也唯有通過社會的評價才能斷定其價值

所以 . 創造力並非在人們的腦中發生
而是個人思維與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

創造力是系統性的 . 而非個別的現象


另 . 可參照該網頁 ... 貳、 文獻探討 的引述
http://tw.myblog.yahoo.com/jw!Msrgf...l=f&fid=24&sc=1

再另 . 這本詮釋學的巨著中 . 我記得有同樣的說法
不過談的是天才概念 . 可以引援過來談創造力
或者引援創造力一書的內容來談 加達默爾 的天才概念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item=0010069650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我自己每次聽您一席之言,猶如勝讀萬卷書
有些人讀了現象學社會學或哲學,但他們講的話通常都狗屁不通
顯然你不僅是讀過書,而且經過內化,能在任何議題都能代入所學的人


謝謝贊賞 .... 其實我還是哲學與人文學習的雛兒 . 所知與體驗有限
畢竟不是靠學術知識吃飯 . 常常錯誤百出 ..... 試錯中
但我知道這類的知識不同於其他知識 .... 通過年齡的增長與生活的歷鍊 . 將會越陳越香
哲學界有大成就者 . 其成就期多半是老年

另 ~ 哲學是所有人類知識的基礎 + 人類活在文化與社會裡 . 知識在人類社會中流竄與支撐及改變著社會
稍懂些哲學 . 人文社會學的知識 . 用以代入78區的任何議題 . 應用於討論 = 是理所當然的

越是基礎的知識 . 越是重要與萬用 .... 當然它也越艱澀難懂


參考

xx123 2011-07-04 12:07 AM

引用:
作者iDemon
這些看聽似很合理,但放到歷史上一些傑出人物實在難以想像


秦始皇締造的政治制度,二千年來人類仍難以突破
即使到所謂民主制度、骨子裡還是一樣的東西

成吉斯汗原本是沒有文化傳承的塞外放牧人(應該是不識字的文盲)
創造出來的軍制卻短時間內打敗擁有長久軍政歷史文化的歐亞諸國

織田信長的舉動遠遠超越他那個時代環境人們的理解範圍之外
達文西擁有非常接近代人(500年的落差)的思維方式


你要說那是經由承傳而得的…
我只想若凡人能理解天才的思維、那天才便不是天才了


請參考我上篇引述自 Mihaly Csiksentmihalyi 的說法

或者低頭看看您的電腦螢幕 . 思考一下 .... 若我們沒人教語言與電腦 . 我們開機後看到的是什麼東西 ??

電腦天才呢 ??
若 . 這世界沒有電腦 . 與社會文化中電腦知識的供給 . 那有啥電腦天才 ??

創造於傳承 . 傳承於創造
創造力來自於傳承 . 因為傳承才得已創造 ... 創造另一傳承
就算是普遍認為較創造力低一階的想像力 ..... 純粹的天馬行空想像
也要有 ~ 天 . 馬 . 行 . 空 <= 四大要素
天 . 馬 . 行 . 空 <= 有沒有它人教導我們去認識 ??
就算是聰明如 愛因思坦 . 也需在專利局翻那些專利文件的知識歷鍊
以及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家庭學校教育 . 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 (比專利局的歷鍊更重要 . 因為更基礎 . 不過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簡單易得 . 即覺得不重要)
否則不會有相對論
(也可能會有 . 因富創造性的知識是時代的產物 .... 時候到了 + 環境對了 + 人才有了 . 自然會產出
不過是另一人創造出類似於相對論的理論知識罷了)

任何思考不是憑空而來 . 它是自然與文化的產物
天才思考 . 包含創造力思考 <= 絕不可歸屬為純粹的個人能力

另 ~ 我一向是從知識去看知識 . 不喜好從歷史個案去看知識 <= 這不是我的歷史方法
被獨立出來的經驗法則 .... 不論是個人或是群體(歷史個案) . 用以判斷某事
是會有很大的理則破洞

我的歷史觀有很強的延展性 ... 因為歷史是跟隨時間展開
時間是不可切割的 . 當然歷史亦不可切割看待 . 它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特性 .... 知識歷史亦然
況且人是活在當下 . 不是活在過往歷史中

予您參考看看

seraphicsid 2011-07-04 04:04 AM

引用:
作者iDemon
這些看聽似很合理,但放到歷史上一些傑出人物實在難以想像


秦始皇締造的政治制度,二千年來人類仍難以突破
即使到所謂民主制度、骨子裡還是一樣的東西

成吉斯汗原本是沒有文化傳承的塞外放牧人(應該是不識字的文盲)
創造出來的軍制卻短時間內打敗擁有長久軍政歷史文化的歐亞諸國

織田信長的舉動遠遠超越他那個時代環境人們的理解範圍之外
達文西擁有非常接近代人(500年的落差)的思維方式


你要說那是經由承傳而得的…
我只想若凡人能理解天才的思維、那天才便不是天才了


蒙古有文字的....

傳承是必要的,天才可以跳過2-3步,不過不可能全跳阿...
但傳承也是一種包袱,天才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可以在包袱之中找到他們要的,挑掉他們不須要的,並且質疑包袱裡面的東西,然後把新的東西裝進包袱給下一個人。
而一般人只會傻傻的背著包袱,有些人則是包袱裡面連東西都沒裝....
:laugh:

goodromhome 2011-07-04 04:25 AM

引用:
作者solosbye
我覺得有一個觀念要導正
天才是別人給他的定義
前途是怎樣、那是他自己決定的,沒有一定能夠有什麼成就的保證
掃地清潔工就不好嗎?
如果都要用一個人的成就結果來作為依據
其實這社會也根本不用講什麼品德操守這些543的了
反正一切以現實結果論不是嗎?

功利主義社會就是這樣的,我們講的是資本主義,
那些默默無名為社會奉獻的很難激起漣漪,
有錢人卻被長期跟蹤與發漏,想想看陳樹菊阿罵,
再想想郭董、蔡董、徐董誰的新聞版面多,
品德操守跟功利主義是不同的兩回事,
上位者跟百姓都希望社會安定,
但百姓個個都想一步青雲,你懂了嗎?

另外不管建築工程、軟體工程、計算機工程、電子工程、電機工程等,
最後追求的目標都是藝術兩個字,雖然跟一般觀念中的美術音樂等藝術不那麼相同,
但目標卻是一致的,工藝工藝就是這麼一回事

Crazynut 2011-07-04 08:48 AM

Learning & Creating,比喻的很好。

我不很確定兩者的關係,也許是兩回事,也許是相輔相成的。

我只知道所謂的天才,有時可以跳過入門的階段,站在比我們高一截的起始點上開始,而凡人可能還在門邊繞來繞去,甚至不得其門而入呢。

另一個天才的特色就是洞察力,阿基米德許多的證明,一開始他就「猜」到答案了,證明只是用來補足他跳躍性的思考而已。當然這也有例外,他已經猜到橢圓的面積是πAB,但苦惱的是找不出證明來。拋物線下的面積倒是猜到並且運用逐漸逼近的方式證明了。

伽羅華也是天才,可惜早逝了。他的理論至今還有很多人在繼續研究著呢。

我看了這篇曾在另篇有感言道,天才的腦部迴路,跟我們凡人是不一樣的,他靈光一閃的火花,不是單憑札實的學習就能獲得。

所以我一直很欣賞有創造力、有想像力的人,雖然有時想的挺離譜挺可笑的,但一萬個妄想裡只要有一個成真,說不定就可以讓文明邁進一大步。而這種想像力跟創造力,正是東方學生在僵化教育底下很難保有,甚至逐漸被扼殺的,這種東西一但扼殺了,以後想要也很難生得出來。故耳我非常反對,將學生、將下一代培育成單一規格的「製品」。

當然天才並不是成功的保證,有時也會在為別人的墊腳石,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吧。

GT500 2011-07-04 08:54 AM

我想到 在台灣
似乎也要數理資優的天才才會讓大家公認為天才
大概數理的對錯是非黑即白的 容易去驗證

但藝術 社會 人文方面才能的資優 就只能 恩恩ㄚㄚ了........

Crazynut 2011-07-04 09:27 AM

無疑的,莫札特絕對符合天才的定義。「三歲學琴、五歲開始創作音樂、六歲就和姊姊在德瑞薩女皇御前演奏……八歲時寫了第一首交響曲、十二歲時創作了第一部歌劇,十四歲便親自指揮這部歌劇達二十次之多,十五歲時受聘為薩爾斯堡大主教的宮廷樂團首席……」這正符合上篇我所謂「跳過入門階段,站在更高的起始點上」

有一則很有名的軼事:
******
《求主垂憐》是阿雷格里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首帶有四聲部重唱的五聲部合唱曲,當年的羅馬教皇將此曲列為教會的鎮山之寶絕不外傳,即使合唱團的團員們想要練習,也不能觀看總譜,只能看他自己分部的譜,而且演出之時全體的燈光都要熄滅.....。為什麼要這麼的麻煩?這麼的大費周彰呢?因為要嚴防有人利用機會把譜偷抄出去之故,幸虧這曲子誕生不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要不然不僅聲音,可能連影像都有人可以盜錄呢。

樂音小林的閒話不表,話說西元1770年的神聖週,那時才14歲的小莫札特聽到友人說此事情,頑童心理一時興起,他也跑到羅馬的西斯廷教堂裡聆聽此曲。此曲依照慣例,合唱團是在沒有燈光的環境之下演唱,但是沒有光線,這對絕頂聰明的小莫札特沒有任何影響,因為莫札特一邊聆聽一邊當場就把六聲部無伴奏合唱的譜給背了下來。

小莫札特回到旅館之後,馬上憑記憶把此曲樂譜全部抄錄下來,到了第二個禮拜,莫札特將這些譜夾帶在帽子裡再到教堂去聆聽此曲,結果只發現少部份的錯誤而已,也等於說他第二次再度進去聽只是為了校譜而去,於是「求主垂憐曲」就這麼順利的被小莫札特非凡的記憶能力偷出來了。

因為當時教會是嚴禁抄寫樂譜的,這件事傳開之後羅馬人便要求他公開在一個音樂會場合中唱唱看,結果莫札特流利而且非常正確的唱出,使眾人都嚇一跳。此事當然轟動了羅馬,這麼轟動的事情最後當然也傳到了羅馬教皇的耳朵,教皇(克萊門特九世Pope Clement IX)深受莫札特的才華所感動,不僅沒有處罰他,而且還頒發金馬刺勳章給他,也因此這一部傳世不朽的合唱曲就這麼開始流傳開來,從此莫札特他常在和友人往來的信件未端簽上「騎士」。
******

有些人對數字特別敏感,有些人語言文字組識能力超群絕倫,莫札特的腦子裡,一定有專門安放音符的地方,跟我們一般凡人的構造是不同的。

Fabio 2011-07-04 10:21 AM

討論天才/有成就者/名人...
也不會改變自己外在的現狀
只有心理會好過些
俗稱自我感覺良好

有需要花時間讚嘆?
要就省點時間去做其他事
不然砍掉重練看看能不能有個好基因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