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R7-3700X 簡單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5209)

gpxjohn 2019-08-31 03:32 AM

引用:
作者NEAL
剛好看到大家在討論電壓。

我中午時也去買了一顆3900X回來裝,但是在BIOS看到預設電壓會達1.49V,主機板是MSI B450M Mortar MAX。

這麼高是正常的嗎?可能已經很習慣Intel處理器電壓偏低了。 :p


開PBO,然後CPU電壓offset -0.1v
應該是個效能/溫度不錯的平衡點

moronNZ 2019-08-31 09:53 AM

個人覺得Ryzen 3000的PBO2其實滿兩光的。現在手動固定1.28v/4.1G全核,可以跑進windows,跑cpu-z的壓力測試,而用PBO去跑,只能4G全核但電壓卻1.4v :jolin:

印象中上代用過的2300X可以手動超全核,固定電壓,頻率會隨工作量變。現在手上的R5 3600同樣設,頻率顯示都是固定在超的,只有開啟PBO時,才會隨工作量變。不過用hwmonitor看,兩個溫度和估的耗電在待機都是差不多。。 :jolin: 還有待機它最低速好像只到2.2G,但是也很少待在那,多在3-4G跳動,調了電源計畫中的到5%也無效。。。
:jolin:

NEAL 2019-08-31 04:36 PM

引用:
作者fpe
4相供電的板子跑12核

相位供電會不會溫度暴高 :confused:


我還沒量,但去原價屋挑主機板前,有看一下每家板子的VRM設計,我是注意到這張B450M Mortar MAX的VRM設計還不錯,和其他廠差很多。

它每相的MOSFET是兩顆SM4337併聯當上側MOSFET,一顆的規格就能達55A;下側MOSFET是兩顆SM4503併聯當下側MOSFET,一顆的規格就能達80A。所以它能輸出的電流能力應該是要比其他廠的4相供電都高不少。

所以我評估3900X應該還不是問題,全速220A就大概是每相供電的50%負載,有散熱片的話就不會燒板或Throttling。

但3950X在這張板子能否長期穩定使用可能就難講,只是3950X的台灣價格絕對是信仰值滿滿,一定超過2萬5千元,不會像3900X價格那麼線性,12核心就單純是兩顆3600X的價格,所以我是認為這塊板子裝3900X也差不多是極限了,我電腦也只是兵器、生財工具,沒信仰去砸錢給3950X。

當下好像也沒其他更好的Micro-ATX小板選擇,華擎X570M Pro4也確定不在台灣上市,所以就直接入手這張了,我用電腦15年也沒買過微星的主機板,這次就用看看。


引用:
作者gpxjohn
開PBO,然後CPU電壓offset -0.1v
應該是個效能/溫度不錯的平衡點


哦,這樣聽起來不錯,那如果不開PBO,就只是VCore Offset -0.1V,效能會掉很多嗎?

引用:
作者firmware
分享一下呀~~~~怎麼這樣就帶過了......


因為整個8月9月太忙了,沒心情寫開箱文,有空再說吧! :p

moronNZ 2019-08-31 05:41 PM

我印象中-0.1V會掉不少。。。我之前試過CPU-Z的測試,印象中少個6-7%絕對有。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Under...e.427867.0.html

這邊有各種不同壓的測試,可以自己推。。。


我最近有試過PBO與手動,我認為手動還是比較優。手動缺點就是待機耗電稍高,約1-2W與單核成績低2-3個points (cpu-z) 約502,但是多核卻是高約150點,可以快要到4200左右。整個耗電卻在壓力測試時手動也比較優,因為電壓固定在1.28V左右,整個比PBO的1.4V少0.1V,耗電少10W. PBO 因為電壓過高太熱,時脈只剩4G,反而剩4000分。

NEAL 2019-09-01 09:00 AM

引用:
作者moronNZ
我印象中-0.1V會掉不少。。。我之前試過CPU-Z的測試,印象中少個6-7%絕對有。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Under...e.427867.0.html

這邊有各種不同壓的測試,可以自己推。。。


我最近有試過PBO與手動,我認為手動還是比較優。手動缺點就是待機耗電稍高,約1-2W與單核成績低2-3個points (cpu-z) 約502,但是多核卻是高約150點,可以快要到4200左右。整個耗電卻在壓力測試時手動也比較優,因為電壓固定在1.28V左右,整個比PBO的1.4V少0.1V,耗電少10W. PBO 因為電壓過高太熱,時脈只剩4G,反而剩4000分。


謝謝Moron兄,是說AEGSA更新以及各家主機板調校似乎不太一樣,也可能CPU體質有差,我的預設未開PBO也未降電壓,idle時仍會降到0.89V,搭配SilverArrow IB-E溫度也就38度。

那我再觀察看看,畢竟跑計算時或畫Layout時才有機會12核全速,其他時間寫程式應該都是idle,自動電壓都會降到1V以下,應該沒必要再降壓去犠牲效能。 :p

野口隆史 2019-09-01 09:50 AM

我八月中幫我以前學生時代學長組了一台
用的是一樣的主機板,記憶體是配金士頓的 DDR4-2400
共四條 16GB,不過最多只能抓到三條
原本這四條記憶體原先是裝在 X10DAI 上
不過跑起來是正常的,都有正常抓到 64GB , OS 也能正常分配使用
我想您裝起來應該也是正常

我等下月 3950X 正式上市後也打算來組一台
如果開的是盤子價,我就上淘寶買 I9
現在 X299 CPU 也開始慢慢掉到正常價了

firmware 2019-09-01 10:10 AM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我八月中幫我以前學生時代學長組了一台
用的是一樣的主機板,記憶體是配金士頓的 DDR4-2400
共四條 16GB,不過最多只能抓到三條
原本這四條記憶體原先是裝在 X10DAI 上
不過跑起來是正常的,都有正常抓到 64GB , OS 也能正常分配使用
我想您裝起來應該也是正常

我等下月 3950X 正式上市後也打算來組一台
如果開的是盤子價,我就上淘寶買 I9
現在 X299 CPU 也開始慢慢掉到正常價了



R9-3950X holy....16C32T 滿規格的Zen2架構....應該也需要很好的MB吧 ?


我只跑 VirtualBox + build AOSP 10 + SourceInsight 而已, R7-3700X + 64GB DDR4-2733 + Win10_1903 x64 就可以滿足我了

NEAL 2019-09-01 10:14 AM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我八月中幫我以前學生時代學長組了一台
用的是一樣的主機板,記憶體是配金士頓的 DDR4-2400
共四條 16GB,不過最多只能抓到三條
原本這四條記憶體原先是裝在 X10DAI 上
不過跑起來是正常的,都有正常抓到 64GB , OS 也能正常分配使用
我想您裝起來應該也是正常

我等下月 3950X 正式上市後也打算來組一台
如果開的是盤子價,我就上淘寶買 I9
現在 X299 CPU 也開始慢慢掉到正常價了


是的,我的GSkill DDR4-3200 16GBx4是在BIOS就能正常看到,至於XMP是直接開A-XMP就能用了,好像沒什麼特別處理DRAM相容性議題,應該要感謝之前用Ryzen 1000/2000的熱血使用者幫AMD Debug記憶體相容性問題。

期待野口兄的3950X/9980XE使用心得,我星期二回北部再來測試Compile性能和Ubuntu 18.04相容性。

i7602 2019-09-02 11:33 PM

記憶體怎麼沒選美光原生DDR4 3200?
這美光的原生3200記憶體,感覺就是配合AMD 3000系列出的
若是不超頻,買AMD3000系列,配這個最理想了
我之前用技嘉AB350N(F40)+2700插上就直接可用
反而Intel Z390I無法開機,這幾天技嘉才更新BIOS,才有寫支援

敗家軍曹 2019-09-02 11:42 PM

引用:
作者i7602
記憶體怎麼沒選美光原生DDR4 3200?
這美光的原生3200記憶體,感覺就是配合AMD 3000系列出的
若是不超頻,買AMD3000系列,配這個最理想了
我之前用技嘉AB350N(F40)+2700插上就直接可用
反而intel z390i無法開機,這幾天技嘉才更新BIOS,才有寫支援


為啥要買原生3200,看那感人的時序-.-
欣亞一樣8G*2,買LT EDIE2隻也才貴1百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