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4957)

2011新的世紀 2016-05-28 11:32 AM

引用:
作者kino
想要獨立思考其實很難,它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訊息來選擇判斷


所以教材是否有提供豐富的知識,教育方式是否鼓勵壆生思考。
像樓主提的例子約等於台灣這裡稱為申論題的題目,但是因為台灣採用評分方式,而申論題無統一量化標準,導致還是以選擇題等有固定答案的答題方式為主。就限制了思考的面向。

xx123 2016-05-29 01:38 AM

若有網兄對本討論串有興趣 . 想進一步擷取討論串以外的知識資訊

中華MOD 104 科學頻道 ~ 摩根費里曼之穿越蟲洞第4季 自由意志 節目內容還可以

觀賞時請勿忘了那是面向大眾的科普節目 + 節目中多次頻繁出現的互動詞意 . 其意義是在說啥 ??

星期日21:50~ 22:40重播 ............

Stone Crab 2016-05-29 09:22 AM

有些體制鼓勵真理越辯越明,
有些認定辯論只是製造紛爭.

2011新的世紀 2016-05-29 03:39 PM

引用:
作者xx123
若有網兄對本討論串有興趣 . 想進一步擷取討論串以外的知識資訊
中華MOD 104 科學頻道 ~ 摩根費里曼之穿越蟲洞第4季 自由意志 節目內容還可以

觀賞時請勿忘了那是面向大眾的科普節目 + 節目中多次頻繁出現的互動詞意 . 其意義是在說啥 ??

星期日21:50~ 22:40重播 ............


看了節目,前面提到人接棒球、接飛盤等動作,很有感。
很多人唸書就是唸到投籃投不進(沒感覺,不知道要如何投)...覺得通常是屬於讀死書型的人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有些體制鼓勵真理越辯越明,
有些認定辯論只是製造紛爭.

大部份人並沒有受過邏輯的訓練(台灣現在好像有放進高中課本裡了)。
討論是必要的。不過也許要分別一下:邏輯不通的、運用話術的、潑墨汁的
還有因為行為觀念不正確而產生的學說,如賽局理論。

applebread 2016-05-29 07:09 PM

有時候我覺得思考不是重點
有些人一直喊著思考思考,但他們缺乏一個明確的題目或是自己想瞭解的主題
甚至說他們生活中也沒在搜集這些問題去想
丟一堆論公平正義理性責任的書,他們也不知道從何瞭解起
重點是平常生活有沒有累積觀察一些事物,累積產生的疑問就是人思考的動力
那時再看這些書幫助會更大
共勉之


zombie 2016-05-29 08:42 PM

引用:
作者2011新的世紀
...........
還有因為行為觀念不正確而產生的學說,如賽局理論。


賽局理論(game theory) 正是研究各方在利害相衝突之下的最適因應謀略。
它本身其實是一門相當嚴謹的科學。
如鷹鴿賽局,可以部份解釋同物種之間的衝突。

追求最適當因應謀略,這個概念本身,並非行為觀念不正確。

人生現在才開始 2016-05-29 09:09 PM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有時候我覺得思考不是重點
有些人一直喊著思考思考,但他們缺乏一個明確的題目或是自己想瞭解的主題
甚至說他們生活中也沒在搜集這些問題去想
丟一堆論公平正義理性責任的書,他們也不知道從何瞭解起
重點是平常生活有沒有累積觀察一些事物,累積產生的疑問就是人思考的動力
那時再看這些書幫助會更大
共勉之

http://i160.photobucket.com/albums/...qm.png~original

為什麼這麼光明正面的內容
看起來卻是伊藤潤二的畫風呢? :D

該不會富江就是那個領導者 :fear:

2011新的世紀 2016-05-29 09:12 PM

引用:
作者zombie
賽局理論(game theory) 正是研究各方在利害相衝突之下的最適因應謀略。
它本身其實是一門相當嚴謹的科學。
如鷹鴿賽局,可以部份解釋同物種之間的衝突。

追求最適當因應謀略,這個概念本身,並非行為觀念不正確。

嗯,剛剛去看了賽局理論,寫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觀念。例如合作型賽局及非合作型賽局。
而之前是在看囚徒困境時,有那種"行為觀念不正確"而產生的理論的心得。(所以或許我應該只說是囚徒果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9B%B0%E5%A2%83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或者說在一個群體中,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我是覺得人常常會產生許多思想上的邏輯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受過邏輯的訓練),以及二分法這類的觀念。導致個人與群體觀念產生衝突,而無法解決。
例如我上面提到的apple pay情況:開放與不開放兩種觀念在拉扯而無法跳脫出來。

eros.tw 2016-05-30 12:09 AM

引用:
作者人生現在才開始
為什麼這麼光明正面的內容
看起來卻是伊藤潤二的畫風呢? :D

該不會富江就是那個領導者 :fear:


是伊藤潤二的沒錯, 書名: 憂國的拉斯普金, 講日本對俄國外交問題、日本官場鬥爭跟政治迫害問題

xx123 2016-05-31 07:43 PM

引用:
作者2011新的世紀
看了節目,前面提到人接棒球、接飛盤等動作,很有感。
很多人唸書就是唸到投籃投不進(沒感覺,不知道要如何投)...覺得通常是屬於讀死書型的人


該節目中的內容與本討論串的相關性蠻高的 . 應可牽涉所有討論篇數的2/3強

先在此討論串中討論 . 則後心裡留個底去觀賞該節目 = 腦門大開很有意思 :like: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