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自製潛艦計畫啟動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6375)

pc 2015-09-01 11:39 AM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tu: :tu:

我要回來 2015-09-01 11:44 AM

潛艦的外殼做得出來嗎? 中鋼的鋼板,國內的焊接技術有辦法達到要求嗎?
就算外殼做出來了,動力,聲納,武器哪一項有辦法自製?

我很支持武器國造.從零把潛艦做出來要說很長的時間跟金錢.現階段應該一邊買現貨就算當凱子還是要買.另一邊發展自製.

要加強飛彈的研究跟性能加強.有強大,準確的飛彈也是很有嚇阻力的.

麵疙瘩 2015-09-01 11:46 AM

引用:
作者BLUESKYVFX-
水下開柴油機嗎?? 沒有呼吸管,沒人會搞這個. 柴油機會動,主要還是幫電池充電啊.


一般不都是在潛望鏡深度開呼吸管充電嗎!

所以後來才有AIP的裝置

Wake 2015-09-01 11:47 AM

引用:
作者pc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tu: :tu:

3~40年前 聯合船舶設計中心 早就準備好資料,缺的是鋼材及戰管系統
現在再提出來應該也不算是愚弄大眾 :o :o :o

pc 2015-09-01 01:18 PM

引用:
作者Wake
3~40年前 聯合船舶設計中心 早就準備好資料,缺的是鋼材及戰管系統
現在再提出來應該也不算是愚弄大眾 :o :o :o

政府年年都在宣告潛挺自製,宣告了十幾年了,我怎麼知道現在這回是不是又跟往年一樣愚弄大眾? :unbelief:

BLUESKYVFX- 2015-09-01 01:46 PM

引用:
作者polar168
H930武進一號戰鬥系統, 射控飛彈下士報到 :laugh:

天曉得我只掛這個下士, 連船上都沒去過 :laugh: :laugh: :laugh:
(新訓時去船上逛一下不算)



嗯.. 那還是來一首歌吧. :laugh:

BLUESKYVFX- 2015-09-01 01:58 PM

引用:
作者我要回來
潛艦的外殼做得出來嗎? 中鋼的鋼板,國內的焊接技術有辦法達到要求嗎?
就算外殼做出來了,動力,聲納,武器哪一項有辦法自製?

我很支持武器國造.從零把潛艦做出來要說很長的時間跟金錢.現階段應該一邊買現貨就算當凱子還是要買.另一邊發展自製.

要加強飛彈的研究跟性能加強.有強大,準確的飛彈也是很有嚇阻力的.


飛彈一直是強項.

該走的潛艦連動都沒動過. 台灣比較偏整合和省點人工錢,其它都幾乎是外購. 但自己會做跟自己不會做就差很多.

就像PC, DIY 跟品牌機的差別. :D 但前者沒花點學費和時間,怎麼學得到東西??? :laugh:

CableK 2015-09-01 02:10 PM

只要是有真的做事維持研發能量都還好,希望不要不小心飄沒了甚至進到對面的口袋幫忙做子彈.

P&W 2015-09-06 01:04 PM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可以看最近的The Last Ship, 真的是靠主角威能運氣好才幹掉潛艇. :laugh:
美劇 The Last Ship 末日孤艦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2528)


這集我也看了是對手太弱,本身就不是軍官出身,不懂潛艇戰必須使用水深優勢,硬要跟對手一較高下,NJ艦長也太奇怪,既然會知道對方在下面還不打反潛火箭,船沒聲納沒關係,反潛直昇機上面總有聲納吧,直接用主動聲納導引MK50過去就好,除非水深夠深有變溫層,否則潛艇是逃不過驅逐艦的追擊的,畢竟驅逐艦設計就是拿來反潛的,所以潛艦正常碰到驅逐艦都是逃,沒人在正面對決穩死的∼

P&W 2015-09-06 01:09 PM

引用:
作者BLUESKYVFX-
水下開柴油機嗎?? 沒有呼吸管,沒人會搞這個. 柴油機會動,主要還是幫電池充電啊.


所以AIP是使用氫氧燃料電池,平常吃的是液態氧與氫,小體積但是大容量,沒事上浮還可多造一點,液態低溫還可以幫潛艦各項設備降溫,可謂一舉數得∼ :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