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sony a7(r)可以跳了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28162)
|
---|
引用:
ayler大,你這樣比當然不貴 不過那跟Leica迷說:「這個發色是無價的!」不就一樣了? 規格普普的鏡頭賣到兩三萬(只是國外定價喔,台灣賣多少還難講) 對於「大眾」而言,還是貴的! 那個35mm「定焦」做到f/2.8是什麼鳥我真的不懂 就算a7的iso可以比現在同階相機拉高個兩級還很清晰, 我還是覺得這規格超級沒誠意,擺明了就是中繼鏡頭。 我比較期待Fuji的 FF機出來,高規格鏡頭就算貴一點我也比較寧願買單 |
引用:
畢竟這是FF鏡頭給APSC機身用, 應該是有機會... |
引用:
台灣定價已經出來了, 記得35mm 25k, 55mm 30k, 24-70mm 34k 要便宜就不該玩FF吧... 有副廠已經列出支援鏡頭清單了, 肯定會便宜, 只是可能又靠說品質不夠好 http://unwire.hk/2013/10/17/five-pr...g/dc/cam-parts/ 有你要的大光圈鏡頭 |
引用:
這顆鏡頭直接是E接環,法蘭距已經是固定了...... 煩請如果您買了這顆鏡頭,在幫大家試試看,怎麼把這顆鏡頭接到APSC機身上(Nikon、Canon、Sony A系列) (當然是可以正常使用[手動對焦準焦就好],而非只能使用於"無限遠對焦") 法蘭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引用:
我想接到Fuji XE1上, 很多老蔡頭都可以接到XE1 技術認知不夠, 不知道這差異是? C/N很多鏡頭可以同時接到同家的FF/APSC系統, 其FF/APSC的法蘭距是一樣的? 同樣Sigma已經發布消息, 可以把他的鏡頭送回原廠, 付錢改接環, 就可以轉接到別家的系統去, 難道每間的APSC DSLR 法蘭距都一樣? M43/NEX法蘭距差很大, Sigma M43/NEX 19/30mm可以付錢換轉接環, 改到另一間系統去 不過會先等Fuji FF消息再說, 如果未來選Fuji FF, 就不會考慮 但如果會跳到A7系統, 那就可以先弄顆來玩玩 猜未來Zeiss可能會把這幾顆鏡頭改個接環, 繼續丟到Fuji FF系統來賣 |
http://www.bigeye.url.tw/big5/d_bfl.htm
完整的法蘭距資料 http://www.eprice.com.tw/dc/talk/1446/4852690/1/ Sigma更換轉接環服務 肯定能保有自動對焦功能 |
引用:
看過資料更正一下 M43/NEX差異不大, 不過還是不一樣 43/M43法蘭距差異很大, 43鏡頭可以轉接到M43去, 並保有自動對焦 拿最近的Olympus EM1來看, 一台機子可以不用透過轉接, 同時支援的M43/43鏡頭, 就不知是怎麼辦到了 Sony A7法蘭距應該是18mm... 恐怕接到APSC DSLR是有問題, 但接17.7mm的Fuji系統應該是可行 |
引用:
Canon 全片幅相機跟APSC機身的法蘭距是一樣的。 Canon 全片幅相機,可以接EF鏡,不能接EF-S鏡頭, Canon APSC相機,可以接EF鏡&EF-S鏡頭, 雖然兩者法蘭距一樣,但是EF-S鏡頭的後端設計(較凸出), 所以無法直接使用於全片幅機身,部分EF-S鏡頭經過修改後, 還是可以使用於全片幅機身。 Nikon 全片幅機身跟APSC機身的法蘭距也是一樣的。 因為設計部分,所以是可以直接使用不過全片幅使用DX鏡頭,會被裁切。 |
引用:
NIKON FX機身不開DX模式也是可以不裁切畫面直接拍 只是成像圈大小跟邊緣畫質上的問題而已 以前很常看到的討論大概就TOKINA 11-16mm這顆吧 |
引用:
E-M1 接43鏡不也還是需要轉接環 ex:MMF-3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