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Zephyr 2018-07-14 05:17 P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雖然我知道拿古早的MLC跟TLC比是不太正常

但是以500GB等級的SSD來說,我的M5 pro 512GB才4~5年已經寫入112TB了

照這樣說來,如果我下一顆SSD一樣入手500GB等級,那大概壽命頂多就是5~6年而已了嗎?


500GB 等級 3D TLC 消費型 SSD 生命週期寫入量大約在 200~300TBW
以使用量來看撐完保固期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 ,而且多數都還有相當的餘裕
但是實際上壽命能用多久就看人品 ,買大廠主流產品抽中簽王的也不是沒有 ...

salfonxman 2018-07-14 05:24 PM

引用:
作者Zephyr
500GB 等級 3D TLC 消費型 SSD 生命週期寫入量大約在 200~300TBW
以使用量來看撐完保固期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 ,而且多數都還有相當的餘裕
但是實際上壽命能用多久就看人品 ,買大廠主流產品抽中簽王的也不是沒有 ...

我還想過個幾年咬咬牙買個高容量的SSD來當BT碟的說

看來還是有困難

Zephyr 2018-07-14 05:25 PM

引用:
作者kndd
intel 525~545s掛點機率還蠻高的
大部分都卡在win7跑馬燈或直接抓不到硬碟
我工作的地方約450台電腦
約200台有換SSD
平均一個月要送修1顆回intel
主機都24*7*365運作
SSD除了速度快外,沒有預想中耐操。
好處是intel保固很阿莎力。


JEDEC SSD endurance classes and requirements


消費級本來就不是 24*7*365 工作負載為目的

Zephyr 2018-07-14 05:31 P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我還想過個幾年咬咬牙買個高容量的SSD來當BT碟的說

看來還是有困難


目前 QLC 已經公布的產品容量基本就是 500GB 起跳
再過個幾年增加到 1TB 應該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
屆時就可以用更大的容量換取相對足夠的生命週期寫入量
再加上 BT 沒有連續高速寫入的需求 ,所以也不無可能

salfonxman 2018-07-14 05:44 PM

引用:
作者Zephyr
目前 QLC 已經公布的產品容量基本就是 500GB 起跳
再過個幾年增加到 1TB 應該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
屆時就可以用更大的容量換取相對足夠的生命週期寫入量
再加上 BT 沒有連續高速寫入的需求 ,所以也不無可能

是沒錯啦

不過BT雖然沒有連續高速寫入的情況,可是累積的寫入量應該也是不少吧

我前說的SSD只是當C槽用而已,1年就大概25~30TB了

雖然說保固期內只要運氣不要特差,應該是沒啥問題啦,但是隨著電腦淘汰周期的拉長,這樣的壽命還是讓我有點擔心啊(雖然多半是杞人憂天啦)

kndd 2018-07-14 06:44 PM

引用:
作者Zephyr
JEDEC SSD endurance classes and requirements
https://imgur.com/YApmU3i.jpg

消費級本來就不是 24*7*365 工作負載為目的


主機正常上班8小時都在處理文書、跟醫院系統
(醫院電腦都不關機的)
晚上到早上大都是idle沒人用
並沒有說一直在寫入與讀取
掛掉的(硬碟會消失主機板抓不到那種),抓到後開起來看健康度都還有80%、90%以上。

parislike8 2018-07-14 06:58 PM

引用:
作者kndd
主機正常上班8小時都在處理文書、跟醫院系統
(醫院電腦都不關機的)
晚上到早上大都是idle沒人用
並沒有說一直在寫入與讀取
掛掉的(硬碟會消失主機板抓不到那種),抓到後開起來看健康度都還有80%、90%以上。

時數定義是通電時間,不是實際負載時間喔,這樣會變得很複雜 :flash:

Zephyr 2018-07-14 07:43 P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是沒錯啦

不過BT雖然沒有連續高速寫入的情況,可是累積的寫入量應該也是不少吧

我前說的SSD只是當C槽用而已,1年就大概25~30TB了

雖然說保固期內只要運氣不要特差,應該是沒啥問題啦,但是隨著電腦淘汰周期的拉長,這樣的壽命還是讓我有點擔心啊(雖然多半是杞人憂天啦)


P2P 軟體基本上都有流量統計功能 ,從長期平均的流量數據來評估需求會比較準確

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workload ,而且不只 SSD 其實 HDD 也有相同的概念
不過我想多數人都是選擇無視 ,甚至希望用消費級的預算就能做到企業級的工作負擔(拿香蕉請獅子?)
當然也不是說不行 ,但超出原先預期部分所產生的風險或問題就不該歸類在硬體不夠耐操 ...

ppga 2018-07-14 08:05 PM

引用:
作者kndd
主機正常上班8小時都在處理文書、跟醫院系統
(醫院電腦都不關機的)
晚上到早上大都是idle沒人用
並沒有說一直在寫入與讀取
掛掉的(硬碟會消失主機板抓不到那種),抓到後開起來看健康度都還有80%、90%以上。



小弟了解的企業級SSD要上戰場前認證.
有做測試.重覆開關機..不能有掉碟的情況.
雖然上伺服器原則上是都不關機的...有熱拔插更換的情況.

MAXX228 2018-07-14 08:22 PM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我還想過個幾年咬咬牙買個高容量的SSD來當BT碟的說

看來還是有困難


二手區有好幾顆 INTEL DC可以撿,價錢也合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