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
---|
引用:
這種作法我非常贊成,而且是非常有負責任的做法 UV400是用2D TLC Nand,顆粒P/E有到1800都要偷笑了,能寫到3500真的是極端值了 (15nm 的MLC Namd 原廠公告也才不過3000P/E) 重映射導致備用塊低警告值就是備用Nand快用完沒得替換,壞軌即將出現,資料再寫進去只能說是羊入虎口 以上兩種狀況擇一出現,SSD韌體直接鎖盤,那是對消費者資料的保障 (我一直覺得為何傳統硬碟都沒人想做這種功能,都到硬碟掛了資料沒了才在那邊幹) 可是如果是依廠商公告的TBW當依據,來當鎖盤與否的標準,是不是太噁爛了一點 明擺就是希望你東西快換新促進某公司業績成長,即使東西根本還能用 引用:
前面不是有人說intel就是會這麼幹 |
引用:
目前應該還沒看到這樣的例子吧 ?通常就是一直寫到不能之後鎖盤 ,跟直接離線無回應兩種 引用:
如果你說的是 Tom's Hardware 600p 的測試結果 105TB 小於官方宣稱的 144TB 那建議去看一下網站內容是如何進行測試的 ,看看跟 JEDEC 規範有沒有什麼不同 |
引用:
樓上不是有人說,600P及900P會這麼幹 900P跟企業級P4800東西都一樣,價格差常多 就是因為900P一到TBW就鎖盤不給用 這是上樓某位先進提供的資訊 |
引用:
750,P3500,P3600,P3700 長的都一樣. 上戰場實戰其他不說.可寫入量耐用度就是不一樣哦.... |
1個附加檔案
玩上癮了, 懶X一捏, 買下去了, 王者就是王者, 哈哈哈 !! :D :D :D
容量大小跟 CX2 512GB 一模一樣 (488386 MB), 裸測溫高 70度 !! 在 佳翼 冰冷燕, 未裝散熱條, PCIE 2.0 x16 上測的, 有達到官方數據了 !! |
引用:
是知道有認識的拿了5~6張900P來跑DB 不知道玩到鎖盤沒,改天來問問 :D |
引用:
恐怕熱身運動還沒做完。先熱個1PB。 |
引用:
900p 的國外網友在 Anandtec 的 review 裡提到 但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參考 ...所以等有實例再說 600p 的部分前面有說了 ,寫入測試是有一定標準規範 |
引用:
要實例真的要測才知道,估計intel是不會唬爛 以900P這樣8.76PB的TBW,像我只放OS跑跑VMWARE,半年多都還沒10TB 算一下要幾百年才用的到8.76TBW :jolin: 像前幾樓有一天寫1TB的需求可以參考905P :D |
引用:
真有需要的早就直接錢砸下去了 ,嫌平價消費級產品沒高寫入量的通常只是在無病呻吟 ...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