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
---|
引用:
DC也有0.3DPWD的產品,也跟消費級差不多阿 :D MLC跟TLC差別真的是SLC CACHE寫入耗盡問題沒錯,還真忘了提這事 BX200跟M3PRO同樣掛USB複製大檔,一顆最後只有30MB/s,一顆從頭到尾至少都三百多 :stupefy: |
引用:
還有這樣比較法,真服了你了, 所以出個保固1日,10TBW,耐用度天下無雙了。 |
引用:
手邊沒TLC的SSD,想請教有dram cache的也會降速嗎? |
引用:
DRAM Cache ≠ SLC Cache。 外置 DRAM 通常用來存放 FTL 表,供 Controller 快速存取使用,低階入門款一般會閹掉以降低成本,缺點是高壓狀態下效能低落。 SLC Cache 則是編程方式,對 3-bit TLC 只以 1-bit 做寫入,對於天生體質差的 TLC NAND 有提速的效果。在閒置時 Controller 會將 1-bit 區域的資料以 3-bit 編程寫入至 TLC 區域。 |
偶是覺得 龍生龍 , 鳳生鳳 , 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D
BX300 的確是 MLC 較優 , 大家都知 , 但 MX500 有原廠加持 , 所以保固王道 , MX500 比較好 但小廠從後以價格戰異軍突起 , SSD 看來還有得殺 :stupefy: |
引用:
不只TLC,MLC的寫爆CACHE後,若通道不足或容量比較小的,一樣降速。 BX300 120G,後面寫入約220,BX300 240G,寫入約380 這次618的MLC蛇蛇,寫入也不快,INTEL S3500 120G,寫入也不快,都只有一百多。 |
引用:
這種比法有何錯誤?? 請你指教 "出個保固1日,10TBW,耐用度天下無雙了" 這是哪門子的算法,這到是要請教你才對... 笑死我了.... 不懂TBW定義與算法就別裝懂... |
1個附加檔案
引用:
TBWhttps://www.kingston.com/tw/ssd/dwpd 我沒要戰,只是保固一天,10TBW是很爛的你知道嗎 "10TBW"真的要寫連1天都不必,尤其是NVMe的高速寫入 像這樣,,,,,,大概不用90分鐘就可以"10TBW" |
我也附議M大的,若要照L的算法,那MX500的除以寫入,不就難看的P/E,連INTEL都說P/E跟壽命也不是用這種算法,是以4K小檔來算,詳細算法沒說(你應該不想看對岸文,但INTEL 只在對岸座談上講的,不然你請他來台灣,我們再問他們)。
我自己買了BX300,我都不敢說屌打MX500,甚至我認為該買64L的MX500 250G還比BX300好。它還有主打冷資料的斷電保護,規格上更好,若不是因我小容量跟MLC心結,我會買MX500,更好的平滑讀寫。 若要說屌打,我買的AGI的INTEL顆粒短跑不就把BX300吊起來毒打? 廠家保固是~有限保固,X年或是寫入量到,即視為過保。 怎會用那種算法?若這樣算,INTEL的伺服級都可以丟了,去買AGI就好了,那價格二倍買都划算,且又不限你寫入量。(若以M大拿的資料,INTEL實在太不老實了,都用到標稱的十倍,連我的EZLINK 60G MLC今年都55T(梯)老學長了) IMFT的顆粒,可以同顆粒以主控開MLC或是TLC,若是以3BIT來寫TLC,因為沒資料,若照網上看的是敝屏1BIT來寫MLC,那不就是同顆粒同材質在單位層同寫入同壽命? 以這種大廠一定也會有他們的測試,我相信原廠比相信某個人說的可靠,連01開AGI的現又開VIA,然後有賣場,又說他不是賣家,我還是相信原廠好了啦。 |
引用:
10TBW... 所以以後若有病毒故意持續寫入,中毒者 1.5小時之後磁碟損毀. 那些 160TBW的消費級家用版 剛好可以撐一天(實際上應該是兩三天吧). :laugh: 好險我都選用 PBW等級的老 SATA SSD, 可以撐一個月以上 .(實際可撐半年)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