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實至名歸的天才--陶哲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770)

goodromhome 2011-07-03 06:07 PM

引用:
作者typh
根據我的觀察,這些「天生下來」在某方面有驚人成就,即所謂「生而知之」的人,在另一方面,卻有著致命的缺陷。我記得有一個有「快門」能力的人,沒有辦法與正常人溝通,是一名自閉兒。讓我感覺,天地到底還是公平的。





至於有些言論我不太好意思直言,這有請夫子來說吧!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共勉之。

Savant-Syndrome

nawtequalizer 2011-07-03 06:16 PM

引用:
作者Crazynut
唉呀都別吵了。我很喜愛貝多芬,也很重視科學發展。

其實貝多芬不算天才,前幾年讀到一則報導,說研究他的樂稿發現他曾修改了八次還是十三次之多。我個人覺得他比較像杜甫。

真正尤如李白那樣的天才人物,是莫札特。

天才在他的領域裡如魚得水。不過他得犧牲掉很多其他方面的東西,例如莫札特,一般都同意他其實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也沒有經濟觀念,可他的音樂卻美的令人動容。

科學家也別笑別人,沈溺科學研究不曉世事的人也是有的。

我們一般庸材,還是不要太偏吧。

話說回來,我個人覺得臺灣兩者俱欠,既不知道貝多芬(誰來著),也不重視科學發展,只有被笑的份沒有笑別人的餘地。

>奧黛麗赫本不過是個演員而已。

這句話看著總覺得有點兒眼熟……噢在柏陽的雜文裡曾寫到:如果海明威生在中國,「不過是個寫書的而已」。柏老成書約在1960∼70年,可見半個世紀我們的風氣始終如一啊

我很贊同你說的,
藝術與科學本來就不相違背,可以相輔相成,
只不過人的私心卻把他變成相互比較成就的技能。
若只有科學,從工業時代之後,我覺得人們似乎發現倒純粹追求技術很有可能造就更多的希特勒,
純粹追求藝術,人們可能又將重新面對中古世紀黑暗時期的那種困惑。

我知道這個舉例不是很好,
還有一個講到爛的例子,現在的Apple是用絕對優勢的硬體(科技)來賺錢的嗎? 還是靠獨特的美感以及人機介面讓人發自內心的掏錢購買? 我想認為單純靠硬體的人應該不多。當然,人機介面需要適當的硬體配合,才能表現出更適合人們直覺使用機器的方法,但純粹的硬體,若沒有適當的介面,也只是一個實驗室才能使用的產品,
我覺得,若科技無法推廣到一般人們可以接受,那還不能稱得上進步,當然,這個科技的確很有可能是下一個人類進步的關鍵,但良馬需要伯樂,好的科技更需要適當的介面(美學的範疇?)來讓人們可以接受,否則也只是曲高和寡。如同觸控螢幕已經在市場上應用非常久了,但大部分的調查都指出若不是Apple的iOS介面導入觸控,以前觸控的應用仍有較高的學習時間。

xx123 2011-07-03 07:05 PM

引用:
作者iDemon
我想無論再怎麼教育,總還會有一些人可以突破前人的限定的框架

就像啟蒙運動終於昭告天下:上帝已死、神權墜地


您說到創造力的知識了 . 包括個人的 + 群體的領域

突破某人的東西 . 必先繼承更多它人的東西 ..... 包括被突破者的某些東西
被突破者的東西 <= 不僅是被突破的目標 . 同時亦是突破思考的素材與工具
思考中內容的 . 若沒有某些東西的一致與平行或相似 . 同領域
就沒有對與錯的分別與誰凌駕誰

啟蒙運動 <= 在我認為是人類歷史文化中的試錯尾端過程
它的前者既是宗教
但我不認為宗教是啟蒙運動的敵人 ..... 真正的敵人正是人類自己 . 同時亦是啟蒙運動的對象 <= 從文化來看

文化的演進歷史既是人類摸索的歷史 ~ 沒有我們視之宗教的錯 . 就不會有我們視之啟蒙運動的對
對錯不僅只是相對 .... 它倆還存有一定質量的某種東西之繼承關係 + 過程關係 + 支撐關係
不過一般人不會知道我以上的概念說法 .....
因 . 以對錯是非善惡來分別是最簡單最快速最省腦力的 . 自然對文化物要求極苛
甚至淪為單純化的意識 . 不是知識 ... 那就非啟蒙運動倡導的理性

試錯概念 ~

個人 : 沒有人能不經教導就能一次做到對 . 就連教育之後也不一定初嘗試就做對
為此 . 我對學徒說明 ~ 別怕做錯 . 做錯了才更容易學到怎麼做才是對
怕做錯 . 就學不到真正的東西 ..... 愛迪生也不會找到鎢絲當燈蕊

群體 : 宗教 => 啟蒙運動 既是一好例子
人不是想像中的神 . 人類文化不會一次做到對
經過試錯 . 人類文化文明才能有發展與進步 ~ 不會是空穴來風 .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人類文明並沒有白走宗教這一遭

人類的能耐 = 得踏到什麼 . 才可登上比什麼更高一階的什麼
創造力即是如此 .... 我以我的說法給諸位網兄參考

Rainwen 2011-07-03 08:01 PM

一看到數學天才跟加州大學教授
馬上就讓我聯想到數字搜查線這部影集..... :p

6APF6T 2011-07-03 08:22 PM

引用:
作者acetyl
我只想問

若是他出生在台灣

在台灣的僵化教育下會如何?

老實說... 藏不住的~~ 數學天份這種東西, 非常醒目; 而且也沒什麼必要如此貶低台灣
你可以去看看高斯的傳記, 在那種封建制度之下(夠僵化了吧), 他也是窮人子弟, 照樣有辦法出頭天

我大學同學就有一個數學資優生, 高二就跳級, 聯考數學考了九十幾分(當年自然組數學平均是二十幾分); 我們班資優生有十來個, 老實說都很厲害... 要篩選出數理資優顯然不難

至於說僵化教育... 國民義務教育, 到處都很僵化; 除非國家所得真的很高, 預算多當然可以照顧需求特別的學童

superfffan 2011-07-03 08:39 PM

Learning和Creating是兩回事

applebread 2011-07-03 08:59 PM

引用:
作者xx123
您說到創造力的知識了 . 包括個人的 + 群體的領域

突破某人的東西 . 必先繼承更多它人的東西 ..... 包括被突破者的某些東西
被突破者的東西 <= 不僅是被突破的目標 . 同時亦是突破思考的素材與工具
思考中內容的對與錯 . 若沒有某些東西的一致與平行或相似 . 同領域
就沒有對與錯的分別與誰凌駕誰

啟蒙運動 <= 在我認為是人類歷史文化中的試錯尾端過程
它的前者既是宗教
但我不認為宗教是啟蒙運動的敵人 ..... 真正的敵人正是人類自己 . 同時亦是啟蒙運動的對象 <= 從文化來看

文化的演進歷史既是人類摸索的歷史 ~ 沒有我們視之宗教的錯 . 就不會有我們視之啟蒙運動的對
對錯不僅只是相對 .... 它倆還存有一定質量的某種東西之繼承關係 + 過程關係 + 支撐關係
不過一般人不會知道我以上的概念說法 .....
因 . 以對錯是非善惡來分別是最簡單最快速最省腦力的 . 自然對文化物要求極...


我自己每次聽您一席之言,猶如勝讀萬卷書
有些人讀了現象學社會學或哲學,但他們講的話通常都狗屁不通
顯然你不僅是讀過書,而且經過內化,能在任何議題都能代入所學的人

xiangnansu 2011-07-03 09:00 PM

引用:
作者42wood
天才不一定能有好朋友


你真是天才 :cry:

xiangnansu 2011-07-03 09:03 PM

整個宇宙的本質其實是陰陽組成的、所謂的類比也只是連續的陰陽而已 :D

superfffan 2011-07-03 09:17 PM

引用:
作者superfffan
Learning和Creating是兩回事


考試考100分,提早讀高中大學
這叫Learning

卡麥克發明FPS遊戲引擎
牛頓發明微積分
比爾蓋茲建立作業系統產業
賈伯斯推出新穎科技產品橫掃全球
音樂家作曲撼動人心
創作歌手寫歌風靡廣大群眾
這叫Creating

這兩類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