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手養魚發問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1307)
|
---|
引用:
看到「水霉白點」才想到忘了提... 黑球魚容易得白點,曬個幾天太陽就會好了。 黑球魚會咬水草當棉被﹝冬天﹞:菊花草﹝俗稱金魚草﹞、綠千層。 水蘊草、金魚藻好養,價格很便宜。 關於綠千層,個人覺得像菊花草,但是比較好養,也比較不沾黏水藻。 另外想問一下那個叫綠千層的綠千層,正確全名是哪一種聚藻? 不是很確定是否真的就只叫「聚藻」兩個字而已。 |
引用:
母魚生個2次就可以爆缸了 一次都生十幾隻 |
引用:
你可以搜尋比重計 它會依照海水鹽度的浮力量出比重 一般保持在1.23的比重 也有人會以比較淡化的方式來養(慢慢淡化) 補水因為蒸發的只有水沒有鹽 一般都是補蒸餾水至原本高度就可以了 這些都好搞 濾材跟試劑才是OOXX |
海水缸不熟
不過一般淡水缸會被新手養死都是出在水質控制這塊作不好 基本上養水PH值是個概略,同樣設定下有時也會出現各地水性軟硬不同而有不同結果 但其實控制的當的話就算PH有些差異一樣可以活得不錯(頂多顯色跟尾巴養比較不漂亮) 水質穩定劑基本上是作化學中和的,劑量不對只會死更快(這玩意兒只有新手會被水管誘拐勸購...) 硝化菌液也不用買,跟老手討片舊的過濾棉就足矣~ :laugh: 基本上只要新水在適當舊過濾棉上的硝化菌增殖下,大約3~5天就能把新缸水質穩定下來(特徵是水不再混濁,而是轉清澈狀) 換水比較牽涉到魚的抵抗力的問題(坊間有專門的養魚人用所謂的暴力換水法,故意讓抵抗力不足的魚蝦先葛屁,只讓高抵抗力的魚蝦留下繁殖後代,基本上以個人觀點不能認同...) 一個星期換1/3水跟每天換15%水是我比較常採用的作法,換下來的水就拿來澆花 如果魚類明顯有不適應.或是水變濁,那就需要加強安置陶瓷環或是生化棉的面積.用量來增加硝化菌的附著率 如果初期想養的更輕鬆,那可以買一片亞硝酸去除纖維,基本上對於設備.環境過負荷來不及清除魚隻廢棄物或是換水周期抓不準導致的亞硝酸過量可以有效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讓養水比較輕鬆(但長期來說還是需要自己抓出魚缸平衡來) |
引用:
我補充一下,因為我是草缸,底泥+底土+沙大概近10CM厚 在我的觀點來看,底沙的間隙很細緻,純作觀賞用途有點讓廢空間 所以過濾器是透過底板從底沙的下方將水往外抽出 等於整缸的底沙就是一個相當大的生化過濾器 外部過濾器或是上部過濾器我就沒再用白棉了 而是不會爛掉的多層次生化棉,一個禮拜清洗一次 多於無法分解的細微魚糞而已, 從來都不換水,只有在水位降低後把調整好的新水 補回原本的高度,氨之類的東西都被植物消耗掉 去除舊的水再補上新的水,對整個系統的傷害是單純補充水的兩倍 我的觀念是不好的東西盡量靠魚缸內的動植物消耗掉 只有不足的東西才要偶爾靠人工的手法去補充 再者換水也不是件很愉快的事情,潑出來了還要去清理那味道 :stupefy: 單純補充水位就輕鬆多了 |
引用:
1.023吧 to 樓主 淡水可以逛老爹 海水可以逛ph8.4 到那邊多爬文再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吧 |
引用:
ㄎㄎ~我腦殘了 sorry~ |
引用:
靠生物過濾確實是好方法 看人用系統缸也有不換只補水.. 不過要弄出那環境和維持 對新手和一些人來講可能不容易....... 可能會先死一些魚來練經驗 :laugh: 個人養魚還是採換水方式 比較保險 一定天數 (看缸大小決定) 換4分之1水量 採慢速滴流補水 過濾棉(白棉)一個月換一次 換棉就不換水 |
引用:
我沒將母魚生產時特別隔開,養了兩個多月的孔雀魚,小魚也才三隻存活下來.... 其餘的應該一開始生出就被吃掉了.... |
引用:
新手較少花大錢搞整套,尤其有鋪底土的我的經驗是底抽配置設備不夠力跟選沙(石)錯誤的話根本清不乾淨,一段時間後倒缸重鋪是免不了的事 而一般新手多半是裸缸配置,最多就是中性矽砂,這時候外掛式過濾就顯得簡單好用 既然是裸缸,那缸內環境就不可能說能作到自我100%循環,至於換下來的水早期我也是覺得有種腥味,但後來有過濾中有追加亞硝酸去除纖維後去聞魚缸,腥味基本上都聞不太到了,所以如果有腥味我想魚缸本身並沒有達成及時的自我循環,還是多少需要最低程度的換水的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4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