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消費級DC的品質好像沒有隨著畫素變高而增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1077)
|
---|
引用:
高ISO才是真的, 不過品質要好才行. |
引用:
以DSC的性質來說, 高ISO值雜訊要可以跟底片機相比, 難度頗高. 反倒是防手震還比較實際一點. 一般會需要高ISO多是因為(室內/夜晚)進光量不足, 而防手震是全天候都可以應用的. |
大概三四年前買了一台MINOLTA F300
畫素不過500萬,但是有ISO800跟GT鏡頭,還有近拍的超微距功能 再加上光圈快門可全手動....電池用三號鎳氫 被我家的三八鬼從桌上摔下來弄壞之後,到目前為止 消費機比這台出色很多的,實在是感覺不太出來 之前麵大有推薦過F11,總覺得相較之下還是有哪邊不足 :ase 畢竟這方面是外行人,很多東西只能"憑感覺" 如果可以,我還是想再買一台F300來用,雖然是個老東西 :p |
引用:
鏡頭跟高ISOCCD比較有幫助 拿之前閃光用的X50 X60來拍,鏡頭小, 在室內用防手震有跟沒有根本一樣 好的品質要有一個好的鏡頭仍然是根本阿 :think: 鏡頭這東西可不像電子產品技術那樣 :stupefy: |
引用:
這個我想倒是還好,電子雜訊出現大多是在光線不足的狀況下 品質的話對我這個一般人來說,影響是感覺不出來的 唯一的問題是,機器偵測的電子雜訊出現的時候 會對拍出來的影像進行降噪處理,處理時間是雜訊干擾的程度 這種情況下夜拍就沒辦法連續攝影,有的時候拍一張機器要處理個30秒左右 非常不方便 :jolin: |
引用:
其實剛好反過來欸... 防手震只能防止拍攝者手不穩的情況, 所以是在安全快門低於手持穩定度發揮作用 但是問題是當安全快門過低, 被攝對象又並非完全不動時, 防手震就沒啥作用了 例如拍小Baby, 或是快門低於1/8秒的團體照, 也很難大家完全不動 但 "可用的" 高iso, 像是F11可以用到400, F30聽說可以用到800 這樣子是直接把安全快門從1/8秒以上直接降到1/60秒以下 除了可以防手震, 也能兼顧上述情況下被攝者的輕微移動 (因為快門變快了) 而且防手震跟高iso一樣也會降低畫質, 最明顯的是panasonic, 開大圖根本就糊成一團 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大光圈、高iso加防手震, 如果不能兼顧, 也應該從大光圈開始考量 不過現在小DC光圈卻愈做愈小, 只能選一項我還是選 "可用的" 高iso |
引用:
sony H9 不知道有沒有比F牌的畫質更好? 當高ISO值的時候,朋友說不錯 , 不知道真假 |
我比較好奇的是徠卡和panasonic同款式的DC,
拍出來的效果究竟是不是真的徠卡會好一些? 還是那個紅mark只能帶來一點虛榮感? |
引用:
品質的確沒有隨著畫素變高而增加,售價也是,這就是一切癥結所在。 |
引用:
老實說....會用$ony的人都會說不錯....因為外型就佔了很大的優勢了 至於內容物品質.... :laugh: ....不與置評 今天要是跟你說你買14k的相機品質還比不過人家9k的相機的時候你會怎麼想?? 我想你怎麼說都要說你14k的相機比較好吧 (就算沒優點還是要找優點出來,比如:比別人的可愛 :laugh: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2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