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青安房貸大家上車了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8730)

polar168 2024-06-28 09:45 AM

引用:
作者goodpig
你講的這些娛樂主要消費者是當年的未婚年輕人吧
我小的時候,爸媽為了還房貸基本上是沒有休閒娛樂的
~43~


我小的時候,爸媽為了養我們(租房)基本上是沒有休閒娛樂的 :cry:

u8526425 2024-06-28 09:59 AM

引用:
作者polar168
我小的時候,爸媽為了養我們(租房)基本上是沒有休閒娛樂的 :cry:

遠目~~
小時候外部娛樂就是走路30分鐘內可以到的學校 公園 百貨 體育場 夜市去走走
還真的是走走而已
連小吃攤都不一定走得進去

0926867860 2024-06-28 12:01 PM

引用:
作者qwer456
以前的人領四萬五萬可以買車買房養家
現在的人領五萬六萬省吃儉用不出國還不見得可以買車買房更不用說養家
朋友雙薪家庭養一個小孩不出國省吃儉用照樣買不起房,目前住女方娘家
不少人因為買不起房乾脆換個方向拿來提升生活品質出國、大啖美食
如果房價回到合理程度我相信年輕人寧願拚買房省吃儉用不出國
中位數的薪水扣較負擔房貸還剩多少更而況還要養家養小孩

如果是前一代的四五萬,應該等於現在的十萬左右吧
十萬左右在現代還是可以算過得不錯的

但我覺得重點在我的父輩,民國7-80年代
只要肯努力,通常月入六位數都很正常
我爸我鄰居我叔叔們過半都能做到
當年的十萬體感大概現在二十萬吧
現在肯花時間努力就有回報的大概只有詐騙? :jolin:

aniceperson 2024-06-28 12:57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生活方式不同, 開銷不同, 以及一個我個人認為很重要的同濟效應.

超大說的小孩子學校同學彼此之間, 活動用品以及父母一些額外行為.
幾位網友說的出國旅遊, 吃喝玩樂, 以及買物質上的消費品.
最後就是有結婚族群, 房子, 車子, 孩子等大宗; 他們這裡的同濟效應最刺激.

但不能不說房價以及"房產資源流動"真的是一個大問題, 房地產被鎖死了.
這裡被鎖死的意思不是說有錢人買不到, 而是可以囤 (無法再製造的公共財?)
不過這方面不太想多說.
===

前段時間我跟小傢伙說(周末逛街時)你買了這個乾脆買兩個, 一個給你的XX好朋友.
小傢伙說... 那不能買2X個嗎? 同學爸媽送東西都是全部人..............................
:flash: :flash: :flash:

時代真的不同了.
但想想也是, 其實辦公室, 送飲料星巴克或什麼的, 也是一群群的送.
只不過在自己小時候, 在學校的經歷, 沒有這樣子做過....


沒錯,因為大環境推著你走
或許你也不想這樣攀比,可是是大環境就是這樣
其他同學有送,你小孩沒送
你小孩就會被排擠,甚至被瞧不起

今年我小孩生日的時候,請全班每人一杯CoCo
我為什麼?因為別的同學都有請
好吧,所以我們也要「從善如流」

蠻荒 2024-06-28 01:10 PM

引用:
作者goodpig
你講的這些娛樂主要消費者是當年的未婚年輕人吧


這麼說吧,結婚、養小孩,甚至買房、買車本來就都是一種經濟負擔,這在哪個年代都一樣

當年的年輕人玩、結婚、養小孩
現在的年輕人玩、結婚、養小孩
大家的生活不都是這麼過的,只是現在科技與硬體條件在進步,所以娛樂方式出現轉變

當年有些人比較有錢、有些人比較沒錢
現在有些人比較有錢、有些人比較沒錢
是不是看起來也一樣!!
其實不一樣,有錢人與沒錢人的所得與佔比都改變了,因為貧富差距逐年都在擴大
所以大部分人在各種經濟負擔能力上、與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又更拉開了距離

所以說回來,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收入、實質購買力有比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強嗎
如果沒有的話,那結婚、養小孩的人變少,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
再補充一下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如果是前一代的四五萬,應該等於現在的十萬左右吧

引這位站友的言,是藉該站友所舉的例子來說明、實質購買力上出現的變化
當年個人在30年前、月薪大概達到3萬5、偶爾破4萬,以實質購買力來說、確實大概是等於現在的7萬了.......

終極密碼 2024-06-28 01:32 PM

經濟發展的年代
台灣錢淹腳目 那是真的人人有錢
那時房價又不貴 很多現在70歲的都買個幾間
現在都翹腳 收房租 一家三代和融融
現在環境只有菁英和富二代有富爸媽的年輕人才有好生活
貧窮的人越來越難過生活 光三餐就打死一票人
去看看車站的街友或者是 貧窮限下的家庭是很多的
一堆撐不住就自己登出的新聞比比皆是
我覺得這世代經濟苦的人>>樂的人

超軼絕塵 2024-06-28 02:33 PM

最大的差別真的就是房地產而已
我爸30歲時買地坪30坪建坪不到60的房子才50w耶
有人要說當時薪水很低貸款很重!?喇叭啦
不要說我家事業有成直接買價幾個單位弄成有庭有院的大房子
連朋友、同學家裡一些像是開攤車賣小吃的、做水電的做板模的
甚至是專做流理臺安裝跟公司分成的
都能買下幾間房子
車子更不用說早在那時候雙B 奧迪 volvo就很常見了
這些朋友同學長大多半就是撿現成靠上一輩留的幾筆房地產生活

過了十幾年我高中時這樣的房子變成280w
再到現在這樣的房子已經殘破不堪無法住人竟然賣超過1500w
而新成屋地坪才20左右建坪60左右竟然一堆喊破3000w
如果不看這一項其他生活方面當然是很有感的漲彈幅度也就是幾成
而房地產是好幾倍破十倍的漲
也主要就是這一項讓大部分人躺平吧
連住都有問題還想什麼成家想什麼生養子女?

小肥羊 2024-06-28 02:57 PM

引用:
作者goodpig
你講的這些娛樂主要消費者是當年的未婚年輕人吧
我小的時候,爸媽為了還房貸基本上是沒有休閒娛樂的
當年的房貸利率超過8%,哪有什麼餘裕能娛樂?
頂多就是偶爾看看電影
餐廳是我跟我妹考試前三名的時候才會去吃
當年股票好的時候,娛樂場所的確非常興盛
但跟現在一樣,僅限有進場玩股票有賺到錢的人

8%年代比較好過活 :think: :think:
當年老家,8%時代我老爸的薪水不吃不喝我估計總價只要他六年多薪水就可以搞定,但是老爸晚上還努力兼差,從來沒有帶我去看電影
現在老家又多了30年屋齡,但我估計這間老房子目前總價需要我25年的薪水來搞定 orz

至於大學當年的娛樂費用,就是努力打工存一年賺10萬,定存一年後,隔年拿6000元利息犒賞自己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