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萬一需要封城,你覺得應該是在台灣出現多少案例的情況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3422)

coobila 2020-04-02 10:33 PM

引用:
作者teraflare
實在不想回復你這裡的誤會
但是要乖乖待在安全的獨居套房裡 有工作才能上戰場的生活也實在太無聊了
2003年台大醫院總醫生時候被隔離10天
2020現在還暫時保護自己好好...
這方面我也算是跟張上淳醫生一起倒楣過的~:think:

[滿腦子只有仇恨和鬥爭?] 好吧...你怎麼想我 會怎麼看我回覆的 我不想辯解
C君你: 先是開了[建立中國樣式的健康碼是否行得通?]
你又馬上問怎麼樣的[感染人數多少下 要封城?限制自由?]
當然你的考量值得尊重
我也來倘倘混水吧~

第一: 健康碼那邊多人已經指出不可行的最大主因是因疫情而侵犯隱私權這個問題
我的看法也順便發表一下:台灣或許行得通
中國擁有健康碼恐怕是連自己人都要懷疑? 中國極權政治下 只有許多封閉 猜忌 和特權
你問[是否學中國健康碼?] 我早想說若以失去自由和隱私的代價執行民主國度或許有公信力 或許行得通
可是健康碼一定在中國行不通, ...


我並沒有什麼誤會。自己看看你的口氣,我會「誤會」那很正常。

別拿SARS來比照這一次疫情,嚴重程度無法相提並論。
一直拿中國行不通來立論,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就是因為沒人理會這個管制制度,所以我才開另一個投票提醒大家:
必要的時候城都可能封,用自由人權來反對管制,在死神面前只是虛妄。

花那麼多精神,你是想說服大家現在政府做的是最好的,聽政府的最好,別添亂,是嗎?
我可不是白目,我不會笨到隻手想撐天。我有自己的工作與家庭。
投票數夠多,我才有那個必要請假去跑立法院。去提醒政府人民的關切。
反對居多,或是沒人關心,那我已經做完我該做的事。我含笑與大家同生死。
過一段時間,等大家發現不管制不行時,早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一追踪下去,全國有1/2的人黃碼,那還追踪什麼?管制什麼?當然失效。
現在的中國就是這樣。已經過了健康碼可以管制的階段了。
劃滿紅線的課本,跟沒劃沒有什麼兩樣。
新北有1萬3千人在隔離,現在就已經快來不及了。

coobila 2020-04-02 10:35 PM

引用:
作者schoolky3
有什麼好試的 :jolin: :jolin: 連媒體都不會有興趣 :rolleyes: :rolleyes:


所以呢?別把自己想得這麼重要,彼此彼此。

NT-MAN 2020-04-02 11:01 P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8o4z-lBDU

teraflare 2020-04-02 11:08 PM

引用:
作者coobila
我並沒有什麼誤會。自己看看你的口氣,我會「誤會」那很正常。

別拿SARS來比照這一次疫情,嚴重程度無法相提並論。
一直拿中國行不通來立論,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就是因為沒人理會這個管制制度,所以我才開另一個投票提醒大家:
必要的時候城都可能封,用自由人權來反對管制,在死神面前只是虛妄。

花那麼多精神,你是想說服大家現在政府做的是最好的,聽政府的最好,別添亂,是嗎?
我可不是白目,我不會笨到隻手想撐天。我有自己的工作與家庭。
投票數夠多,我才有那個必要請假去跑立法院。去提醒政府人民的關切。
反對居多,或是沒人關心,那我已經做完我該做的事。我含笑與大家同生死。
過一段時間,等大家發現不管制不行時,早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一追踪下去,全國有1/2的人黃碼,那還追踪什麼?管制什麼?當然失效。
現在的中國就是這樣。已經過了健康碼可以管制的...


你也覺悟 我也有
看來也是
大家現在政府做的是最好的,聽政府的最好,別添亂,是嗎? --->是啊
而且你已經盡力了 也覺悟可以一起含笑而逝
祝你完成這樣的投票
完成不了 你也無怨無悔
但是你有自己的家庭 恐怕不是說自己含笑待斃這樣輕鬆
我真的沒成家立業 父母也過75歲 我與他們兩老一起共赴黃泉卻真是無憾

我很平靜的盡一份自己可以做得到的心力
我看來多於而且反而造成自己和別人負擔的事情
但是你是真為台灣憂患
這種情況下被你誤會到什麼程度我也不介意

最後我還是對台灣相當樂觀
不是一廂情願的樂觀

我說出自己樂觀的看法
(我想只有台灣可以做到的一種戰略思維...)
以努力防疫短時間爭取 醫療資源不至於崩潰的狀態下撐過今年六月
短時間避免重症病人或者免疫過強的的人 因此掛掉
如此一來 把高峰打成平原 讓全台有足夠的人產生抗體
這是目前政府的如意算盤 (我想我應該幾乎是講對了99%)
因為不相信WHO和中國數據 也把它當作SARS等級來防疫
加上全民因為SARS凝聚的強大配合共同意識
加上第二階段零星社區感染的積極篩檢隔離和對付外來疫情的公共政策漸漸升溫
4/1起出入大眾局運系統一率強制戴口罩
(這意味 中央已經承認台灣已經陷於危險社區感染)
但是為什麼不說? 因為說了只是造成恐慌
作對一件事情 尤其專業和醫療這種事情
有時候過度積極反而讓人慌張無所適從...既然已經做對了 說了反而無益
醫療上我們寧可不說
這樣的判斷是因為這支難搞的武漢病毒 --- 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甚至在發生症狀前幾天就會傳染
所以必須靠防疫和堅強的醫療實力把戰線拖長--
好一點就無聲無息 淺移默化成功達到群體免疫
在差點也是爭取疫苗時間
我唯一擔心是這隻病毒會向B型肝炎一樣 感染者有一定比例產生慢性肺部傷害
那這樣以後又要研發特干擾素等等免疫治療來避免肺部慢性傷害


我也大膽來評估04/02如果全台人口全部在24小時篩檢完畢會有多少確診(PCR ELISA)
我保守估計今應該有150-200萬人 99%已經免疫了 1%住院中
照這樣的作法應該在多個兩個月無大量重症者 可達1200萬人感染後免疫
請勿過度憂慮

newsnes 2020-04-03 12:07 AM

引用:
作者teraflare
(恕刪)...我也大膽來評估04/02如果全台人口全部在24小時篩檢完畢會有多少確診(PCR ELISA)
我保守估計今應該有150-200萬人 99%已經免疫了 1%住院中

認同。

聽說看到一隻蟑螂,代表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一百隻蟑螂。

同樣道理,目前沒有國外旅遊史、不明感染來源的確診者雖然不多,但已可以確定有社區感染現象存在。
所以,現今肯定有一大堆輕症或無症狀的感染者就在你我身旁,大家還是小心為上。

gdrgdr 2020-04-03 12:18 AM

這不需要鍵盤指揮官決定吧! 早就有科學依據的模型,只要參考R值就知道要不要封城及封鎖區域多大

teraflare 2020-04-03 01:14 AM

引用:
作者newsnes
認同。
聽說看到一隻蟑螂,代表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一百隻蟑螂。
同樣道理,目前沒有國外旅遊史、不明感染來源的確診者雖然不多,但已可以確定有社區感染現象存在。
所以,現今肯定有一大堆輕症或無症狀的感染者就在你我身旁,大家還是小心為上。

台灣這次在武漢病毒的威脅下
靠了天時地利人和(與中國不合) 和 運氣 打出了超漂亮的一役
目前朝著減災 // 減少感染者的方向前進
觀察約莫兩個禮拜 確實把已然有零星社區感染的區域發病數壓到令我五體投地

天時:
由於在12月底就很肯定中國武漢疫情 沒有相信中國和WHO
在時間上充分準備防疫
由於2019整年非洲豬瘟也讓我們繃緊神經
加上中國及大量限制陸客來台旅遊 (出於政治因素)
準備夠早 中國人封城前來夠少

地利:
原先被認為靠近中國有大量台商的台灣肯定要大受打擊
但是 四面環海的管制 確實除了海空之外沒有其他
加上
台灣優秀的健保系統
醫療制度
相對充分的資源作為強大後盾

人和:
這部分主要是2003年SARS把整個台灣震撼到不行的教育
直到現在超過70%的台灣人還是把武漢病毒是做SARS一樣可怕和恐懼
再配合中樣指揮役情不僅難得僅見的服服貼貼
還有不少爪耙仔在透聽到[從中國回來]結果下車被檢疫人員逮走的事情
能這麼自動自發的守望相助的風範: 要不是SARS把我們嚇得魂不附體
打死我也不相信台灣人哪有這麼能配合?

運氣:
天地人完美配合下幸運女神也站在我們這裡
即便在不知道無症狀帶原者以及潛伏期就有極大傳染力的超難搞武漢病毒之前
的所有零星個案 居然在不盡理想隔離的程度下 快速把身邊/地區的發病者 以世界上最快速隔離...迄今而沒有大規模的社區感染
還有沒有院方感染 (這部分我所知倒是SARS期間SOP都設定好了)
但是還是相當相當幸運


世界各國歐美所驚豔和學習的就是這些種種因素的累加

加上這次指揮中心: 穩定民心 統合資源 超前部屬 打擊假消息 個程面都相當成熟
我個人審慎樂觀認為我們可以度過6/30前的難關

anoem 2020-04-03 01:31 AM

你先帶好自己口罩.......所以是來靠北嗎......

沒建議只來亂

anoem 2020-04-03 01:36 AM

坦白說看不懂這白癡在說什麼!


要告我你找版主...我讓你告

老老濕 2020-04-03 02:08 AM

台灣還有個大問題
就是有多少逃逸外勞(2017年底共有五萬多人)在外面趴趴走
這些人沒戶籍也沒有健保

全面清查這些人
找出潛在威脅也是很重要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