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LA NEW董事長:當年沒去中國 證明我是對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4413)
|
|---|
引用:
運動風氣是一大因素,行銷經營也得要有企業願意投入,甚至願意賠個好幾年把市場養出來 台灣籃球的運動風氣夠盛了吧,結果一個SBL打了十幾年還在「半職業」,一整年全部的票房收入竟然還比不上中職的一個系列賽 其實我只是想強調台灣的市場潛力是有的,而不是一句人口很少(實際上一點也不少)靠中國最實在 |
台灣喔,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laugh:
|
髮膠聯盟喔 運動界的軍公教 沒啥好談
|
引用:
如果台灣,日本,(或韓國)能有每年固定的「跨國」職棒聯賽該有多好。地理距離不是問題,美國由芝加哥飛紐約的時間和台北飛東京差不多。 哎!希望柯P能把大巨蛋的興建,導引到正確的方向,讓大巨蛋成為一個合乎日本職棒水準的球場。 在商言商,如果台灣,日本固定的「跨國」職棒聯賽,在台北大巨蛋每年打個十場,每場平均觀眾算兩萬,平均票價算500(這是低估),一場球門票收入就一千萬,還不算轉播與其他收益。 有這樣的收益,日本的職棒隊會願意來臺灣比賽。甚至美國職棒都願意來,前提是有商機。 以台北人的消費水準,這很容易達到,但前提是要能吸引消費能力高的中產階級進場看球。或是要營造成夠「潮」,年輕人願意把一個月的零用錢省下來,去買一個五千元的門票(好的位置)。 之前王建民紅的時候,這些消費能力高的中產階級願意花好幾萬去美國玩兼看棒球。如果能在臺灣就能享受到日本或美國職棒的觀賽經驗,我個人願意花多一點錢。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