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復興航機墜入基隆河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9788)

KGB 2015-02-07 01:59 PM

機艙內有三位資深機師,會那樣處置一定有那個地方出大問題

但我的質疑是,如果一開始另一棵引擎沒在爬升時發生故障,是不是不會有後面的一串?

民航局跟復興,也是大有問題的

尤典汴太d+ 2015-02-07 02:00 PM

引用:
作者d61s
你講的我同意,但我們在說的是兩件事
我沒有在強化人為疏失這個論點,
我僅回應前面網兄所言

"飛機狀況或天候不佳,就不該檢討機組員疏失"

所以我回應這幾項有可能同時發生,或有發生先後順序問題,
應該看調查報告及事實,若真是人為疏失,為何不能檢討
都還沒調查就已經在迴避檢討人為疏失的可能性也不太對

並不是不能檢討人為疏失的可能性,而是認為應該在事證明朗前更加謹慎.
不得不說,霉體現在所說的讓人感到是把事故原因帶向有人為疏失的可能性.
未審先判..... :stupefy:

引用:
作者xingy
這只是進度報告,不是結論報告
進度報告本來就是這樣子寫啊,怎會加入什麼人為疏失的結論出來呢?到底懂不懂阿?
一篇報告,本來就是要將所有的因素都拿來探討研究之後,到最後面才會有結論
這次飛安事件的結論報告當然不會那麼快出來
但是民航局已經要求復興機師重訓不是了嗎?
那麼你怎不說民航局在急個屁?是不是人為疏失的結論都還沒出來,招回個屁....

原因就是民航局已經認定這是嚴重的人為疏失了,你沒感覺出來嗎?
如果現在不做緊急處置,你還要等研究報告出來作結論,大概還要等一年
這一年中,萬一復興又因人為疏失栽了一架飛機,誰要負責?
人命不能等懂嗎?

的確是進度報告你沒看錯,也確實不是什麼結論報告.
也就像你所說的要將所有的因素都拿來探討研究之後,到最後面才會有結論.
所以現在你是在替民航局做結論嗎?

如果像你所說的一樣,民航局是為避免人為疏失所以才重訓.
如果沒記錯,其他航空公司也有買atr這機型.
那麼其他航空的有飛atr機型的駕駛應該也要招回重訓才對.
畢竟如你所說的一樣人命是不能等的.

Pablochu 2015-02-07 02:05 PM

飛機一旦出事,飛機商和航空公司都會想把責任栽贓給飛行員,因為這樣付出的代價最小,而且死人無法答辯!
升斗小民也站在飛機商和航空公司立場,為難打工的飛行員,那就只能歸類為腦殘了!
澎湖空難是因為天候不佳,飛行員硬飛而發生事故。基隆河空難是因之飛行員危機處置失當而發生事故。
這種說法要是聽的下去,就該去找復興航空人資部門投履歷,因為心態上絕對夠資格擔任最高管理階層。

BLUESKYVFX- 2015-02-07 02:10 PM

引用:
作者AviatioN
先不論機械故障的情況下或其他因素
當機師發現有故障聲響 顯示引擎有問題時
就算是起飛也要馬上關掉有問題的引擎(超過V1)
來避免更大的災害如引擎起火或爆炸
飛安會已經清楚地說出ATR就算只有一顆引擎也是可以做爬升的動作
PS: V1是決定速度 超過這速度有任何問題都是起飛
因為飛機就算要停下來跑道會不夠而衝出

而機師絕對知道哪一顆引擎有問題
可以從兩個引擎轉速表和踩舵的腳來判別(最初判斷)
Dead foot dead engine
也就是說有踩舵的那隻腳的那邊引擎是好的
這時PF(Pilot Flying)的首要目標是穩住機身
不要讓飛機有更大的動作
而PM(Pilot Monitoring)應該是做緊急檢查表
到最後應該是發現關錯引擎才想要重新啟動
重新啟動也是有程序的 不像汽車鑰匙一插一轉就有
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飛機會轉來轉去
因為都沒有動力來源 很難保持在起飛時方位

當然關錯引擎只是這次失事的錯誤鍊之...


重點有點到.
:)

復興哦.澎湖摔了一次還沒得到教訓. 這間公司的"管理層"跟華航一樣,都該打掉重練了.

AviatioN 2015-02-07 02:36 PM

還有一件事忘了說
資深=有經驗=/=不會犯錯
我們是人不是神 只要是人就會犯錯
有經驗只是可以減低犯錯的機率而不代表不會失誤
莫非定律: 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
Murphy's Law: Ever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sclee 2015-02-07 03:19 PM

引用:
作者AviatioN
還有一件事忘了說
資深=有經驗=/=不會犯錯
我們是人不是神 只要是人就會犯錯
有經驗只是可以減低犯錯的機率而不代表不會失誤
莫非定律: 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
Murphy's Law: Ever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看了一下資料 最資深的應該是觀察員 媒體報導後來更正了 副機長其實是資深的正機長 家屬也說明這班失事的航班 他是去陪飛做副駕駛

正機長身邊兩位都比自己資深的 當時是誰作的決定?很好奇 媒體幾乎沒有任何資訊對這位觀察員在機上是負責做什麼的?怎麼好像沒提到他的?


正機長廖建宗飛行時數逾四千九百小時
副機長劉自忠飛行時數則接近七千小時
觀察員洪炳衷的飛行時數超過一萬六千小時

skydiver 2015-02-07 03:21 PM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控制gone girl
對於真相的發掘,有時候連專業的出馬都不一定能找出答案!

歷史上的空難事件中,人為疏失一直都佔很大的比重,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外國的航空法規有人私下說是用罹難者的鮮血寫出來的,
人為疏失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所以大家都會問一個相同的問題,引擎壞掉也會判斷錯誤還關錯邊?
是的!吃燒餅都會掉芝麻了,誰沒咬過自己的舌頭?甚至路上偶有開車油門當煞車踩的新聞也不足為奇。
所以我們要問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理應訓練有素、沈著冷靜的機師關了另一棵好的引擎?
個人推論如下:
1.當日飛行好幾趟已經有點累了,人在長期疲勞下很容易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像開車的時候把油門當煞車踩一樣,或是腦袋想的跟嘴巴講的會不一樣。
2.一號引擎曾經更換過的刻板映象,所以習慣性的要處理一號正常引擎這個麻煩。急著處理狀況加上刻板映象可能是一個人因工程的致命點。
3.起飛後突然的震動和警示燈號跟放煙火一樣的跑出來,讓人心裡一片驚慌失措腦中一片空白,平日的標準處理程序在實際緊急狀況時都跳過了。

當然以上都是個人推論不代表任何意義,實際的調查會依據很多客觀的證據做出評斷。
可惜在台灣這個環境裡,真相和重要的改進方案永遠都是口號和一時熱。
如果上次馬公的教訓能讓航空公司注重駕駛的休息規劃避免長期疲勞(人力不足就停止航空公司的黃金航權嘛)、
能讓駕駛有膽說我不要飛有問題或是天氣不好的飛機(看到政府對勞工的保障手段我沈默了,老闆叫你來公司蹲著你敢不來嗎?)、
能讓駕駛學會尊敬並且遵守標準程序的重要性(駕駛艙紀律訓練和改變人的觀念最難了)、
能多些信心訓練讓駕駛對於緊急情況能學習冷靜判斷(標準程序未必全部適用所有狀況,所以需要判斷甚至違反,這種特例也是有的)。
以上所說的都是馬後砲大家看看笑笑就好∼


飛安到底哪家好?有些事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完美,沒看到不代表沒有發生過。用一句白話文來說『很恐怖!不要問!』
飛行安全的錯誤連環扣需要很多的努力和改變才能真正打破,不是喊口號和鍵盤打字就可以做好的。

jphuang 2015-02-07 03:48 PM

這是'復興航空公司GE235班機飛航事故進度報告記者會簡報檔',
http://www.asc.gov.tw/upload/cont_a...d43f5451b77.pdf

重點在最後的4張'座艙語音紀錄器資料初步摘要'、'飛航軌跡 (FDR & 雷達)'與'FDR data plot Engines',如果詳細去比對時間序、Data Plot資料與之前網友PO的flight simulation影片,就會發現記者很多寫法是不夠精確與專業。

我們不是ATR飛機與發動機的設計者,很多系統的設計也不清楚,現階段太多的猜測,只會誤導他人。 :think:

gigamo 2015-02-07 04:17 PM

引用:
作者cue933
ATR72兩具引擎型號本來就不一樣
一具有含APU 出力比較大


我看到的文章是指類似像...

PW-127M-10

換成

PW-127M-20

小批號改進的發動機。

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回頭要去查那篇文章,已被刪掉了。

另外...

ATR-72 600,是二號發動機兼具APU的功能。

gigamo 2015-02-07 04:36 PM

通常固定翼飛行器,尤其在起飛爬升時,正駕駛負責帶桿及下指令給副駕駛。

副駕駛監看儀表,誦讀重要數據讓正駕駛知道,

並執行正駕駛指令前,會先複誦一次,才開始動作,

爬升時,預防鳥擊,會分掉正駕駛很多精神,通常沒有多餘的心力再次確認副駕駛有沒有正確的執行指令。

副駕本來就是正駕,飛行時數比正駕多,為了這趟飛行,充當副駕,觀察員更是有一萬多小時飛行時數!

觀察員是考核教官?

目前公佈的消息,我覺得有太多的疑點。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