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給我個理由不買韓國貨!!!(LCD選擇難題 急急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00043)

gawainchen 2005-06-17 01:07 AM

引用:
作者llph
台灣有3流的產業,9流的消費者,以及不入流的政府!!
上面的心態就是9流消費者的標準心態,同坐一艘有危險的船,只要船長跟水手努力去搶救就好了,自己當個事不關己的乘客,等你沉沒淹死的時候你再去責怪說是船長跟水手的責任吧~

其實買東西 真的要看自己喜歡什麼

支持國貨是好事 但是為了支持國貨 買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這樣也說不過去

要靠這樣才能成長的國貨 在國外能跟別人競爭嘛?

如果說買一般的LCD 我會說國貨好 但是再好一點的 感覺還是國外牌子略勝一籌

RogerShih 2005-06-17 01:55 AM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pecial-21.asp

這篇值得一看, 看完我覺得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日本, 而是我們 :stupefy:

gawainchen 2005-06-17 05:06 AM

引用:
作者RogerShih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pecial-21.asp

這篇值得一看, 看完我覺得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日本, 而是我們 :stupefy:


感謝RogerShih兄分享好文 真是不錯的網站 感恩~~~~

海馬 2005-06-17 11:42 AM

買就買吧
個人消費者才幾台的量

錢是你的
何必為他人影響呢?


不過
從去年一月到今年三月
台對韓入超81億
錢都被韓國人賺走了

我們應該有權力對韓國加一些關稅和非關稅障礙
來保障使用者

對韓國貨不爽
一般人是因為
2002世界盃
和韓國人對我們的不友善態度吧
賺我們那麼多錢
態度還那麼惡劣

[email protected] 2005-06-17 12:13 PM

台對韓入超81億,錢都被韓國人賺走了

被日本賺走更多錢吧.................沒人排日?

一賺40年.

j1331 2005-06-17 12:46 PM

關於樓主提到LG L1740PQ這台,先說一下小弟對哪一國的產品沒有特別喜好,
用心做的好的產品我想我都會考慮購買~~~ :)
話說前天在采河看到這台LG L1740PQ,跟旁邊幾台放一樣畫面的螢幕比較過,
顏色的飽和度和亮度,一開始還以為這台有鍍糢才這麼亮,比較了這兩項都是這台LG勝出,
顏色最接近的大概是擺在底下6000多那台外觀醜醜的Acer
(不過Acer的那台抱歉小弟沒有記下型號 :laugh: )

本來想跟173P比較一下,結果老闆太忙了,就換了另一家試...
看了另一家店其他螢幕,雖然有擺了Mozo還有Philips但沒比到173P,
直接不看型號以眼睛的感覺為主,還是鍾情於這台,所以現在L1740PQ這台就在我眼前啦 :ase

講一下用了兩天的感想分享一下 :like:
(小弟是第一次買LCD,很多地方是用不客觀的個人直覺來看):
1.外觀真的很讚,尤其螢幕下巴那一道白色加上電源藍色弧形燈(待機的時候會變成橘色)
......真是漂亮的沒話說... ;)
至於白色美背的部分,小弟螢幕後面就是窗戶,看來就留給外面的植物看吧
另外,OSD調整的按鈕在螢幕的右側邊,隱藏的很好,我本來還以為他簡潔到不需
要OSD的按鈕只用軟體去調整...... :jolin:
2.殘影的話以我眼睛所見,我想反應時間8ms應該整體表現還不錯,除了做實驗把MSN視窗
到處狂拖有出現殘影外, 打CS感覺也正常~
3.顏色表現的話,我想采河的老闆應該有稍微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我回家也是覺得螢幕一
開始的預設亮度100%對我來說太亮了,調整到50%左右眼睛感覺舒服多了
4.由於不是很需要旋轉,所以選擇了L1740PQ,如果需要旋轉可以選擇L1780Q,不過價錢
多2000多,規格的話兩者差一點點,可以上LG官方網站看一下,這台小弟入手價
NT.10900(含稅)
5.L1740PQ的變壓器跟螢幕做在一起了,整體的感覺加上ID設計感覺很清爽
6.調整更新頻率到75Hz我的眼睛才感覺字很清晰,60Hz的時候會覺得IE視窗裡的字有點模
糊,不過怪的是桌面捷徑的字還是很清晰.....這....是調整的問題嗎? :confused:
*P.S:連接電腦我是用D-SUB接頭,電腦太舊了沒DVI做實驗

以上,希望對樓主採購的有幫助 :shy:

ITOLEE 2005-06-17 01:25 PM

引用:
作者gawainchen
現場看的感覺 會比照片來的好歐 雖然沒有40系列這麼亮眼 但是 卻很耐看歐~~~

尤其是他的螢幕 真的是超薄的 :like:


其實我再發文前已經看過實幾了.....
應該說我不喜歡有稜有角的外框和圓圓的底座以及面板混搭的感覺吧...

不過在台南...LG的真的很少...只有在本龍才有
(EIZO的話只有向德源用定的才買的到....)

sinchen 2005-06-17 02:06 PM

引用:
作者RogerShih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pecial-21.asp

這篇值得一看, 看完我覺得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日本, 而是我們 :stupefy:



好長的一篇
拜讀過後 深深覺得
台灣要是再把錢花在沒意義的事情上
台勞會比現在更悽慘

Elros 2005-06-17 02:08 PM

引用:
作者RogerShih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pecial-21.asp

這篇值得一看, 看完我覺得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日本, 而是我們 :stupefy:

3. 台灣

  台灣的模式跟韓國是不同的,集中在生產規模龐大的IT相關企業,如:半導體的台灣積體電路(TSMC)、聯華電子(UMC),個人電腦的廣達電腦、仁寶電腦工業,液晶面板的友達光電、奇美電子等。有別於韓國的是,大半都是來自歐美、日本等大電子廠商的OEM(用顧客的商標銷售)生產。半導體是鑄造工廠(foundry)、個人電腦等電子機器是採取所謂EMS(受委託生產廠商)的事業型態。這是以生產成本低廉為武器,接受訂單,再集合數家公司的訂單,提高生產線的作業運轉率,調度零件也居於優勢的一種戰略。這樣的作法與其說是技術實力,倒不如說是以規模的優勢來建構競爭力。

  戴爾、惠普(HP)、日本的NEC之類世界級的廠商,大多數都是廣達電腦等的客戶,其在中國大陸所建的工廠等,實質上生產著世界近半數的電腦。台灣製造商過去的接單方式是由發訂單客戶附帶設計圖與一部分生產技術,只做量產,近三、四年才步入設計、有獨自技術的階段。但都不是有開發能力的基礎技術,只是屬於製造產品階段猶如各種加工的應用技術、生產過程技術(製程技術),萬一產品掀起革命性的變化或需要自行開發某種產品,恐怕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
真是一針見血......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gawainchen 2005-06-17 06:57 PM

謝謝j1331兄分享心得

目前考慮順序是1980PQ>1740PQ>1940P>1780PQ

前提是1980PQ價位不能超過預算太多 本來對1940P蠻有興趣的 但是剩下來的都是庫存貨 而且定價又很硬 15900 規格又比不上前者 :stupef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