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關於BNC......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265)
|
---|
Re: 我很好奇耶.....
引用:
我都看過,但不是在同時、同地、同條件下 所以你的質疑可以成立 就當我KUSO吧 |
eizo的原廠d-sub線其實是不錯, 不過清晰度上, d-to buc的確是會比較好,
但是一般雜牌的bnc線, 顏色可能會變差, 這會頗明顯, 不曉得是不是水土不服, 大概我運氣比較差吧, 我使用EIZO T765的感覺有點差, 雖然清晰度, 色彩度好, 但總有些明顯的缺陷, 如水波紋, 地磁色偏等, 很讓人感覺 螢幕是有問題的,奇檬子很不爽, 說那是大問題也不是太大, 但每次總會嚴重到足以 讓你注意到, 然後就會在那邊調啊調的, 而且調不好, 很煩。 以前是用p76, p76比起 T765表現是差一大截, 但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小毛病, 平時就用得爽爽爽, 完全不會有 注意力, 顧慮分散到螢幕上。 不曉得搬到別的地方會不會好點。 目前它的表現, 讓我 實在有點想賣掉... (用不到三個月) |
引用:
不錯了啦...還全額退費,我這台現畫面水準已經很優等了,地磁水波紋問題可說沒有 但已有點內傷,剛開機跑1024*768 75hz 半小時之內畫面會變色傾斜,現都用 1280*960 75hz玩遊戲用1024*768 60hz(習慣了),前幾天用1024*768 75hz 去測還是會ㄘㄨㄚ,過兩個月了耶...但之前問原公司他們說日本沒這情形!! 但是沒差啦,這解晰度是不會去用到了! 而那位阿德兄可以試看看omega driver,桌面清晰度會更棒一些.... |
引用:
在意這些東西的話,很簡單,隨便買台什麼台製大陸製的路邊貨色都很有可能把這些外國高檔貨貨的什麼EXXO、SXNY、MXTSUBXSHX、TOXXKU在這些地方打的死死的。這些現象很簡單地就是因為製造地跟我們住的地方緯度不同,環境不同,所以表現盡不如人意。改善的方法就是換位置、換方向跟換螢幕,OSD上的功能用了雖然稍可消除病症的現象,但又會出現其他問題,只能將就折衷調整。(這樣說或許會覺得很機車,但如果你真得清楚你花這麼多錢買到的東西有什麼優點較其他東西有什麼優點更吸引你,也許比較長短之下,你會比較清楚是不是真的買錯東西了,好決定是否脫手。) 至少我見過的不多案例,MIJ的Mit RDF221H(朋友的)到了台灣來如是,EIZO T965*1(台灣首次展示,無串接)、T765*2(朋友家裡)如是,P76、A702HT(同學、自己用過)如是。(P76和A702HT狀況較微,因為尺寸較小,較不易受磁場影響,且一樣機器在新竹或台北問題程度也不一樣) 至於各位提的BNC該不該用,我想見仁見智,只是提醒一下,若非金眼睛或大玩雙輸入,大多數有名氣的廠牌所附的D-sub足矣,換好線也許會更上一層,但這一層未必會如旁人所言對每個人都是一樓"樓",至少對我來說EIZO原廠D-sub和canopus+typeB一比看起來可能只是樓梯的一小階層,這一小階並不會讓我的眼睛對D-sub感到排斥非花大錢買更好的線、介面不成,一些異於多數網友的淺見,請包涵。 |
不會不會.. 。不過就是有些東西(如著磁色偏等)在螢幕畫面上就會出現,
程度到了會看得出來改變畫面顏色, 或是不均, 那感覺就是很不好。 或許就是因為色彩好, 清晰度好, 這些東西一出現就特別的礙眼。 有太多理由可以解釋, 但是最終你可以接受你的畫面黃一塊藍一塊的嗎? 我並不是說t765不好, 而是指我這台似乎... 讓我有點... 之前還沒送回雄浪調水波紋時, 只要在有網點的地方就可以明顯看到一條條垂直紋路, 如卷軸, 工作列, 看了實在很不爽, 一氣之下換回舊p76。但一換回去, 在以前覺得 很棒的p76, 現在卻感覺一片模糊, p76的清晰度、色彩差T765一大截。 所以我很清楚T765的表現已是上上等, 也或許認為清晰度、色彩表現是T765基本應有的, 所以對於一些其他毛病特別注意。 另外BNC的效果用小字體觀察會比較明顯, 我剛剛又試了一次, 用回EIZO 原廠d-sub 的確微微的糊了一些, 要看黑字體, 用BNC陰影會比較輕微。順帶一提, 以我住的地方, 同樣的環境下Sumsung的螢幕水波紋就非常輕微。 |
引用:
原來卷軸, 工作列上的垂直紋路是不正常的現象。P96在跑EXCEL時卷軸會有這個現象,工作列不會,其他軟體也都沒這個現象,還以為是EXCEL的網點特性。 P96也會有輕微色塊現象,平常不會注意到,但在全白的工作環境下(如WORD),一旦眼睛焦點到了色塊區,就有和coldfish一樣的心情。 不過平常整體使用上卻很滿意,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各處都很清楚。亮度調高一點幾乎沒有色塊現象,只是不習慣高亮度還是得調回來。 看來如果想換其他19"或21"CRT,目前在台灣最好往1200NF, P965著想,不曉得那台沒良心的G420會不會也水土不服啊? |
引用:
好奇的請問一下,coldfish兄你說t765的清晰度跟色彩勝過p76, 不過大螢幕的清晰度不是不易勝過小螢幕嗎? 而且同是fd管色彩會有差嗎?還是控制晶片不同會有影響? 目前小弟用的是p76,蠻滿意的,只是小了點, 如果t765真的如此棒的話,那我下次升級會考慮....:) |
是的, T765的表現絕對比P76要高上一大截, 這個差別太大了,
那時當T765送來一接上, 光是清晰度就讓我吃了一驚, 字可以比P76小, 但就是狠狠的比P76清楚, T765的聚焦等級不知高P76有幾倍。 那種差別絕對不是像P76跟iiyama 或其他17吋螢幕比來比去的小差別, 那是等級的不同, 再加上OSD, BNC等功能, 一切一切都比P76強。 在沒換之前, 我用p76也是用得很滿意, 覺得除了小了點, 它..已經很好了, 甚至覺得它要陪我很久很久。換了T765之後, 原來螢幕還可以這麼棒, 儘管我目前對我的T765一些毛病很感冒, 而我也不敢保證如果萬一你買了T765 會不會遇到一些討厭的毛病, 你會不會很煩, 但它的基本表現絕對遠遠超過P76, 有長眼睛就看得出來, 是值得好好考慮, 如果有認識的人有T765可以先看看。 我中間曾因為對T765的小毛病很煩而換回過P76三次, 但每次一換回, 都很難接受 那種模糊的感覺又再換上T765。這是我個人從P76換到T765的感覺。 |
引用:
這些東西的確很難去搞定,簡單來說,CRT很難養,尤其是越高階的機種,對周邊的磁場更是敏感,旁邊多放顆小小的變壓器,眼尖的人就可以發覺螢幕的表現受影響了,有經驗的人會盡量去避免,沒經驗的不免大驚小怪. 若是你的T765 purity表現不佳(顏色不均),那的確是有些問題,我見過的幾台雖然或多或少有水波紋的問題,但T765的色純度在19"裡還算是不錯.若是單純四角落著磁的話,恐怕還是得先從環境下手.這些在一些已經被不再出現的老前輩曾在T765正式被雄浪引進前也曾做過詳細的報告. 引用:
雖同是FD Trinitron,但生產時期不同,後期的FD trinitron機種在sony官方網頁可以看到有加入提高對比.亮度和聚焦能力等技術的說明.以我看過的前後期機種去年才問市的EIZO T765在這些部分比早些年就看的到的Sony G420好上一些,而G420也是好過再早期的FD Trinitron機種,如P76 P96以及一些常見的同CRT螢幕 再來說說P76,這台螢幕,若是曾經看過兩台以上,會發覺表現落差之大並不像是同一顆螢幕,這點討論區很久以前就有不少人提起. |
嘿嘿~~:p
沒想到一提出一個新的疑問竟然會得到著麼多的資訊 這真是蠢德所始料未及的 照前輩們的說法來看 今天回家之後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去檢查捲軸以及工作列 至於磁偏跟色塊之類的嘛~~ 之前倒是沒有注意到有這現象 回去一併再做詳細檢查好了:p 感謝各位前輩的指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