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美國取消刺槍術原來是這原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3884)

Earstorm-5 2021-03-22 02:44 PM

引用:
作者言身寸言身寸
台灣軍隊無法打仗
幾個實際原因

1,刺刀的確沒開鋒,避免士兵誤傷,所以實際作戰根本來不及一一開鋒
2,連隊的槍枝幾乎都麻膛或者不當保養磨光膛線,而且除了打靶用的專用槍外,幾乎都沒歸零過,遇到戰爭根本無法使用...
3,槍彈分離,避免士兵自殺或者攜械逃亡,槍鎖在連上軍械室,子彈都再偏僻的彈藥庫,真正開戰可能連領子彈跟開箱裝子彈的時間都沒有....

綜合以上因素,拿掃把跟菜刀似乎比較快....


最主要的一個其實都跟以上無關, 而是為何去當兵.

現在是角色培養升級賺錢模式, 並不是受訓得越多做得越好越賺.
如果是越厲害的軍人賺越多, 這種軍隊戰力就越強, 反之就會越弱.
因為頭腦精力都會用去有收益的地方.

另一個就是實戰. (沒有考驗過的, 不論是任何人事物, 都是弱的)

言身寸言身寸 2021-03-22 02:47 P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如果只帶5.56步槍子彈的話,一個人帶一千、兩千發還行。(單顆約4g)
65k2 一箱兩盒鐵皮約560發*2=1120發。(網上查的)
有次下基地,連長叫了幾名公差,搬子彈坐悍馬去靶場。
印象中記得背兩隻 k2 (保養歸零過的?),兩箱子彈走平地還行。
但是手動上彈匣麻煩,沒有設備輔助裝彈會……

打靶時如果軍械士攜械逃亡,2長一短一千發子彈的話…
有新型防彈衣加防彈頭盔我也不敢加入追捕。
被步槍子彈打到,子彈出口可以大到十倍?

錯誤喔!4G應該是彈頭重量
包含彈藥跟彈殼應該不止15-20g
你所列的數量要除以3或4才合理
這還要加上彈匣重量跟槍枝重量
計算子彈重量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槍跟彈匣也打不了

SUNGF 2021-03-22 02:48 P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如果只帶5.56步槍子彈的話,一個人帶一千、兩千發還行。(單顆約4g)
65k2 一箱兩盒鐵皮約560發*2=1120發。(網上查的)
有次下基地,連長叫了幾名公差,搬子彈坐悍馬去靶場。
印象中記得背兩隻 k2 (保養歸零過的?),兩箱子彈走平地還行。
但是手動上彈匣麻煩,沒有設備輔助裝彈會……

打靶時如果軍械士攜械逃亡,2長一短一千發子彈的話…
有新型防彈衣加防彈頭盔我也不敢加入追捕。
被步槍子彈打到,子彈出口可以大到十倍?


4g是彈頭的重量

ss109全重是12.5克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zxp9lqq.html

加上彈夾更重

1000發子彈 12.5kg (不含彈夾 & 鐵箱)

不是每個人都是藍波

:jolin:

chanhsiaohsin 2021-03-22 03:05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你自己發現的? 還是有人指導過的? (沒有不敬的意思, 你說的是最正確的)


新訓士官說的,他們是拿樹來練,刺到樹幹中才行.

我們沒練過根本刺不進去,學長有些可以,但他們有練過.


引用:
作者syntech0307
我印象中 戰鬥攜行量 30 * 6 彈匣 ​,
現在不知道
57式步槍(M14, 7.62mm)好像是100發上下,
已經忘了,

如果有看 世界異戰 (World Invasion: Battle Los Angeles),
最後一幕就是大家開始裝彈匣,
中間也有好幾幕是大家互相丟彈匣支援,
基本上不太有時間邊打邊裝的



5.56沒那麼多,而且國造彈夾沒法裝到30顆,還能正常上彈,
要M16配的美造彈夾.

正常是配4彈夾至5彈夾,看攜行量規定.
(但戰爭時一定可多帶)

57被淘汰了,封存,且會用的兵,應該都除役了.

依三角戰術,三人一伍,兩兵交叉火力射擊,
一兵來裝彈,還是有時間的.

時間不夠就兩個伍,一人裝彈,這都是可調配的,
戰術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靈活運用人力,才能達到最高效率.

而且迷彩服裝彈夾,不如裝彈藥盒,可攜帶更多.

syntech0307 2021-03-22 03:11 PM

引用:
作者chanhsiaohsin
5.56沒那麼多,而且國造彈夾沒法裝到30顆,還能正常上彈,
要M16配的美造彈夾.



我小時候就是拿 M16A2 的


:)

GCVincent 2021-03-22 04:10 PM

引用:
作者SUNGF
4g是彈頭的重量

ss109全重是12.5克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zxp9lqq.html

加上彈夾更重

1000發子彈 12.5kg (不含彈夾 & 鐵箱)

不是每個人都是藍波

:jolin:


抱歉,隨便 google 沒仔細看,抄錯了。
就算加鐵皮加木箱,我想也不過15∼20kg。

我記得五零機槍還比較重,印象中步校上野外課,
兩噸半載到路邊,剩下短距離還是人力。
槍身一個、三腳架一個、槍管一個人。
沒有墊肩膀的東西,會卡的很痛。
120 砲砲管兩人、座鈑兩人、腳架一人。

藍波之槍 M60 也才 16kg,阿諾之槍 M134 26kg 重多了。
不過後者射速太快,背一分鐘2000-6000發會死......
當時教官只有簡單介紹 T74 ,沒打過。

步校只打過45手槍,教官說這槍比我們年紀還大,沒有
新槍管,膛線也差不多了,好像只中一發摸到邊邊,其他
不知道射到那裡?

印象中關東橋新訓班長有說過,刺進人體不難,但是可能
拔不出來(雖然有血槽),叫我們要扭腰轉胯。老實說
連樹幹都沒刺過,班長說誰去刺樹,先關禁閉,要是折斷
刺刀,讓你當兵當不完…
讓我養成習慣 ,上哨一定要拔刺刀出來檢查是不是斷的…

ck78934 2021-03-22 05:29 PM

引用:
作者言身寸言身寸
台灣軍隊無法打仗
幾個實際原因

1,刺刀的確沒開鋒,避免士兵誤傷,所以實際作戰根本來不及一一開鋒
2,連隊的槍枝幾乎都麻膛或者不當保養磨光膛線,而且除了打靶用的專用槍外,幾乎都沒歸零過,遇到戰爭根本無法使用...
3,槍彈分離,避免士兵自殺或者攜械逃亡,槍鎖在連上軍械室,子彈都再偏僻的彈藥庫,真正開戰可能連領子彈跟開箱裝子彈的時間都沒有....

綜合以上因素,拿掃把跟菜刀似乎比較快....



肯定有時間讓你取彈藥的......(還有時間讓你把刺刀開封)
老共渡海起碼要集結船隻,人員登船....一個船團起碼要送上10萬人,更不用說如果有好幾個登陸點,好幾次運送....
而這些人和武器彈藥集結到港邊,從計畫到執行沒有花上3~6個月是不可能的吧?
突然飛彈襲擊台灣也沒用....因為後續兩棲佔領人員都沒到位....沒用阿....
所以佔領台灣以小時計....根本是笑話;美國馳援台灣要17天.....問題是老共的意圖早半年就被看穿了.....
:jolin:

Vivid army 2021-03-22 05:33 PM

引用:
作者ck78934
肯定有時間讓你取彈藥的......(還有時間讓你把刺刀開封)
老共渡海起碼要集結船隻,人員登船....一個船團起碼要送上10萬人,更不用說如果有好幾個登陸點,好幾次運送....
而這些人和武器彈藥集結到港邊,從計畫到執行沒有花上3~6個月是不可能的吧?
突然飛彈襲擊台灣也沒用....因為後續兩棲佔領人員都沒到位....沒用阿....
所以佔領台灣以小時計....根本是笑話;美國馳援台灣要17天.....問題是老共的意圖早半年就被看穿了.....
:jolin:


有的人可能以為真實世界的軍隊集結就像電腦遊戲一樣點兩下就好了吧...

blair 2021-03-22 05:38 PM

引用:
作者syntech0307
東方人武術觀點是先學"型"(架,套路,....),
再超脫"型"的窠臼,
但大多就停在"型",不會更進一步

西方傳統武術也是有型的
一樣先從型練起

型這種東西就像刺拳鉤拳一樣都是最最基本的動作
是讓學習者知道如何有效打擊
幹架拳那種東西拚的是氣勢
打擊上沒有效率

劍拿起來隨便亂揮只會嚇半吊子的人

言身寸言身寸 2021-03-22 05:40 PM

引用:
作者ck78934
肯定有時間讓你取彈藥的......(還有時間讓你把刺刀開封)
老共渡海起碼要集結船隻,人員登船....一個船團起碼要送上10萬人,更不用說如果有好幾個登陸點,好幾次運送....
而這些人和武器彈藥集結到港邊,從計畫到執行沒有花上3~6個月是不可能的吧?
突然飛彈襲擊台灣也沒用....因為後續兩棲佔領人員都沒到位....沒用阿....
所以佔領台灣以小時計....根本是笑話;美國馳援台灣要17天.....問題是老共的意圖早半年就被看穿了.....
:jolin:

你說的叫前置作業,都是偷偷做
等到他們真正開船,空軍早就先炸一星期以上了
真正開戰不會用陸軍,一定是海空先跑
光是海空這輪就足以讓台灣現役只有幾個月役期的義務役垮台
槍不能打,子彈來不及發,刀來不及開光的
不可能有3-6個月給你拖
不然人家以色列不會搞到退伍帶武器回家
那才叫做備戰,台灣根本沒有備戰能力
連民間都只有鞭炮跟開山刀....

美國最近20年打中東的戰爭都是先發制人
老共都是偷抄美軍戰略的不會不懂....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