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自排"比較省油的時代到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8553)
|
---|
引用:
效率可視為相等 但雙離合器的致命傷在塞車走走停停的時候,離合器不適合一直處在半離合的磨損操作狀態。 在極低速龜爬的強況下,液體接合器本來就會打滑的特性比較適用 :flash: |
引用:
輕量車當然會想搭配超輕量變速箱。 但是從市場面來看,變速箱廠商會比較想生產通用性比較高的變速箱,這樣一個變速箱就可以賣給一堆車用。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超輕量,只適合給小馬力用的變速箱,不是車廠自己製造,就是要特別訂做。 像日本也是因為K-Car的市場夠大(3~4成),才能撐起輕型CVT變速箱的市場。 但隨著各車廠越來越強調零件共用省錢的趨勢之下,這些小變速箱市場會越來越萎縮。 |
引用:
volvo drive-e全系列都是aisin 8速 |
引用:
那如果是追求性能表現的車款 是不是用雙離合反而會比較好? 例如起步快一點這樣 |
引用:
原則上是, 扭力轉換器還是有較大滑差, 而雙離合器不論乾式或濕式滑差都小多了. 所以動力傳遞比較直接. 我還在開手排車, 但是我很能接受不論何種型式的自動變速箱, 都比我換檔來的快且順, 還更省油這件事. |
引用:
Volvo先用了啊 :rolleyes: 其實Aisin網站上幾年前就有FF 8速變速箱的資料了,但我一直不知道有什麼車在用。 另外跟ZF比起來,Aisin的網站資訊真是貧乏的驚人 :think: |
引用:
要起步快一點的話,離合器就直接接下去了,所以加速性能幾乎一樣。 就如我前面所說的,自排變速箱把雙離合器的優點全部抄走了。 以前的自排,起步時液體接合器一直打滑,平白流失一堆動力,現在增加一組多片式離合器,這組離合器工作時間高達95%以上。 甚至以體積來比較,現代自排的多片式離合器,比雙離合器的任一組都大,ATF冷卻的流量也大,可以承受更高的扭力。 而傳統的液體接合器,可以在離合器磨損最大的時機介入工作(例如龜爬與起步0.5秒內的瞬間),這也讓多片式離合器的壽命更長,更能承受激烈操作。 傳統自排換檔很耗時震動又大,因為傳統觀念是先離開上一檔,再接合下一檔,以前這動作約耗時0.5~1秒,比老練的手排駕駛換檔慢,過長的動力空窗也讓接合時的震動太大,也因此嚴重磨損檔位離合器。 在抄襲雙離合器同步離合概念之後,不僅在G值表上根本看不到換檔震動時間,也大幅減少離合器磨損,因此也增加可以承受的扭力。 簡單來說,自排在雙離合器出現後的進步過於驚人,完全打敗其他形式的變速箱。說真的這件事如果拿去問2005年之前的我,我也不敢相信,畢竟傳統自排變速箱給人的印象,就是無力耗油換檔慢震動大,無法承受大馬力又容易損壞。 |
原來如此,自排箱的進步真大
不好意思再請問一下 目前國產車之中,有那些車廠或車子是採用多片離合器自排變速箱的呢? |
PDK七速雙離合器開起來真的很爽 :like:
換檔設計的十分順暢,力道又夠 :yeah: |
引用:
國產車中有多片是離合器自排的,幾乎都是用Aisin 6速FF變速箱,例如Toyota/Ford/Luxgen等採用6速自排的車種。 試車時也可以非常神經質的去感覺換檔震動,因為新式自排是完全沒震動的,連在G值表上都看不出來,只能從引擎轉速變化的聲音或引擎震動來察覺。 另外Mazda雖然已經是進口車了,但在市場上也算國產車的對手,它用的新6速自排,也是多離合器自排。 至於4~5速自排,我就不知道有沒有多離合器的版本了。(應該是沒有)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