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AMD Fiji價格?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8398)
|
---|
|
http://videocardz.com/56225/amd-rad...ark-performance
Percentage is calculated as an average from both 3DMark presets. We do not know if the Fury X sample(s) were water-cooled. I did my best to include only results with i7-5960X CPU. My chart is awesome. ![]() |
如果效能真是如此,那也難怪要出一張規格這麼好的980Ti啊
不然就真的下打980的效能,上打TitanX的售價 不知道Fiji pro的程度到哪裡,有在980跟980Ti之間嗎? |
引用:
如果這樣的話,那訂價就很難喬了... :laugh: |
|
引用:
http://www.fudzilla.com/news/graphi...rks-on-the-24th fiji XT只有水冷版,而且跟980TI伯仲之間 pro才是空冷 18號上市,但評測要25號? |
引用:
12*12cm的水冷排 vs 300w 熱源, 效果大概和 『4根 heat pipe + 3 fan』差不多, 不信就等著看未來的測試數據。 amd的高層真的是豬,都要玩水冷了,還給這種不溫不火的散熱器, 真的要有溫度差異,大概要給 12*24cm的,起碼還可以在噪音和散熱力之間做調整。 用12*12cm擺明就是死路一條,要靜音不可能,要散熱力也沒多好。 |
引用:
2分的玩具管徑+跟熱排整合再一起的無力PUMP 就算熱排做到36*36 冷頭下的晶片一樣涼不到哪..... |
引用:
PUMP無力其實還好, 液體雖然流速慢,但也代表液體在散熱排那一段的時間久, 有充足的時間降到接近室溫, 但是若已經接近室溫了,卻還依然在散熱排裡,那就表示散熱排給太大了, 這是一種無謂的浪費。 比較值得擔憂的是軟管的耐用度,也就是保有彈性的時間, 管徑厚薄不是絕對,材質也是關鍵, 一旦彈性低於某個限度,最先崩裂的地方大家都知道。 amd 在軟管上會選用怎樣的品質,只能等時間來證明了, 我是覺得這種管材若不能提供 10年耐用度,就真的很黑心。 |
原廠的散熱方案
從CPU, GPU到一些擴充周邊卡 都是堪用 不是強勁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