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年輕人為何低薪? 管中閔:因上一代收割了經濟成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4129)

Crazynut 2015-03-28 10:50 AM

我對管先生的說法無法贊同。

個人一直對大量、長期透支未來的經濟政策不以為然(而且愈玩愈大)。我估計從08年起至少要衰上十年(以上)才補得上這個空缺,也就是至少到17年才會有起色。

現在凡是掏得出錢的國家都沒有參予這場金錢遊戲。反之經濟窘迫發展停頓的都玩太大,願賭服輸,沒啥好說的。

Select_from 2015-03-28 02:06 PM

老實說我看到"國情不同說"我也憤怒了!!!!

難道台灣普遍低起薪現狀也是國情造成?一輩子注定嗎?國情有改不了的嗎?

sutl 2015-03-28 02:13 PM

引用:
作者little.john
國情不同您是指台灣老闆的心態吧?

這跟我解釋sutl兄的問題無關。
瑞士地處許多大國中央,以精密工業高價值產品聞名。
很多瑞士人在德國比利時法國工作,放假才回家鄉。
他們人均所得高購買力強,高所得、多就業機會很正常。

希臘不一樣,工業積弱,內部貪污政府效能差,國債沈重。
所以同一項工作可以得到的薪資基礎不能相互比較。

以瑞士聞名全球的鐘錶業來說,其實以前也遭遇過日本機械表/石英表/電子表的挑戰,也被當過夕陽產業,但隨著產業目標的轉型,依然是可以找到利基市場。

另外說到工作能力,西班牙政府想要罵德國政府,但又罵不出來。

現在很多西班牙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於是被一些德國企業招攬過去,這些優秀人才被德國挖走後,西班牙將更難走出經濟困境,但硬把年輕人留下來,也沒有工作可以作。

我舉這些例子,是要說國家大環境不好的話,個人能力強還是只有低薪或失業的份。

目前台灣就業環境不好有幾項原因,例如部分工作機會轉移至大陸,造成薪資開始降低,當薪資降低趨勢成型之後,就算公司一直賺錢,還是會不斷壓低薪資。

另一點是房地產價值不斷上升,這會讓商業不動產的租金不斷上升,自然也會擠壓員工薪資。

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結果,也會造成很多老闆不顧本業,去投資房地產,例如裕隆汽車城之類的東西。當心不在本業之後,自然也不會在意本業員工。

以前台灣的低成本,是建立在低地價與低薪,因為地價低物價就會低,物價低低薪也能活,能活就敢多生小孩,有小孩國家就有未來。

自從台灣地價開始上漲以來,原本該出現的戰後嬰兒潮第三代消失,國中小開始減班廢校,民間內需萎縮,中小企業依賴的內需市場開始消失,於是能養活最多人口的中小企業也開始消失,或是減少員工人數降低員工薪水,然後全國陷入更嚴重的內需緊縮。

Pablochu 2015-03-28 02:25 PM

引用:
作者Select_from
老實說我看到"國情不同說"我也憤怒了!!!!

難道台灣普遍低起薪現狀也是國情造成?一輩子注定嗎?國情有改不了的嗎?

當年李老帥有想要管,台商開始登陸時,正是他接掌大位之際。當時偷跑的台商,還會被國安單位請去喝咖啡。
但李老帥自身頭痛問題太多,管不過來,以致台商偷跑的越來越多。當年台商登陸就像吃鴉片一樣,吃過利潤甜頭就再也回不去了,先是傳產業、接下來是電子業,登陸成為賺錢顯學,台灣就此空洞化!
先進國家產業外移都限於死不了人的產業,基本火車頭工業,絕對顧的穩穩的。所以現在德、法、美、日都還有汽車製造業。台灣天才之處在於,只要有錢賺,內褲都可賣,連裕隆那種不入流汽車公司,都要搞登陸;等小鳥著涼時才在鬼叫,這時候還不如割懶叫自殺比較快!

griffey1452 2015-03-28 02:27 PM

管爺說的沒錯

我的上一代剛好就是管爺這一代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randomwalk 2015-03-28 04:17 PM

看到管爺只會想到一粒米,

印象改不了,

ming70017 2015-03-28 04:45 PM

看樣子大家對台灣的看法都超悲觀的
能不能講一下新一代的我們現在該做的是甚麼?
以及該朝哪個方向走是正確的?

NTX 2015-03-28 04:49 PM

引用:
作者sutl
例如裕隆汽車城之類

前幾天看都審資料有看到這案....

不知道該說是什麼風格 :laugh: :laugh: :laugh:

ObserverJC 2015-03-29 11:50 AM

引用:
作者little.john
有的跟大環境與經濟情勢改變有關,大家都罵產業外移,
廠商自私(需要廉價勞工也是原因),基本上是對的。

但大陸猶同美國一樣是個很有磁吸效應的市場,若你是成衣紡織廠商,
做好的產品在大陸就可以賣掉賺錢,把工廠留在台灣只是賺得更少。

美國內需也吸引加拿大、墨西哥等廠商進駐美國,做好的東西,無須太多運輸就可消化。
這幾年中南美局勢不穩,好多勞工失業,就是因為工廠遷到美國去了。


這讓我想到了在收集的一個戰棋遊戲 Warmachine and Horde.
原本他們很多產品在中國生產, 但在中國上調人民幣匯率後一些產品就改在美國生產因為成本相似又能直接賣到市場.

ObserverJC 2015-03-29 12:03 PM

引用:
作者ming70017
看樣子大家對台灣的看法都超悲觀的
能不能講一下新一代的我們現在該做的是甚麼?
以及該朝哪個方向走是正確的?


我建議開始找台灣以外的機會.
我一直覺得作為海島國民, 台灣民眾卻大多不喜歡往外發展是個很可惜的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