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閒聊] Infiniti這車車在台灣如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1037)

魔風痕 2014-10-12 10:54 PM

自己開g25
說真的....油耗真的不好看
不過其它自己是覺得沒什麼可以挑了
可惜當時口袋要考量,不然g37s真的很想入手
話說改版後的Q50外觀及內裝都讓我覺得比舊款G系列好不少

sutl 2014-10-13 06:27 PM

引用:
作者buzzbee
的確!但是這是擋不了的趨勢!
機電整合技術把一些機構用馬達直驅來取代,
讓車子大大的依賴電子設備,而電子設備的可靠度總是令人心驚驚!

這二十年來,學界玩了很多camless的方案,
不曉得哪一天,某車廠就真會推出沒凸輪的引擎。
到時候就不用吵啥DOHC還是SOHC等等了,
閥門直接用電磁閥來驅動,啥時要開就開,要開多久就開多久,
一切都由電腦直接下令!

而前輪轉向的機構也早有電驅化的方案。
幾年後,也或許某車廠會把轉向機構拿掉,直接裝馬達到前輪來負責轉向,
轉的角度都是由電腦來算!

另外,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引擎也很熱門。
到時候汽油引擎也拔掉火星塞,用壓縮點火,再配合camless技術,
很多有趣的特性都可以跑出來!但這一切也要大量倚賴電腦才行。

汽車還有許多頗成熟的新技術,沒出現在量產車上,
就看看哪一家車廠會先上陣!

目前量產車最先進的汽門控制技術,應該是Alfa的MultiAir,凸輪驅動的是油壓,然後用洩壓閥控制進氣門開啟的角度與深度,雖然Alfa是用OHC頂置凸輪,但若進排氣都都用油壓控制的話,改用齒輪OHV也可以,這樣汽缸頭高度與寬度就可以大幅縮小。至於camless應該還有得等,連概念引擎還沒有出現,大概是可靠性還沒到可接受的的地步。

電動轉向其實90年代的量產車就有了,只是轉向反應一直很難讓駕駛適應,之前BMW 5系列大量配備,結果一堆駕駛轉過頭去撞牆。至於可靠性倒是沒問題,沒聽過啥故障空轉的問題。(反而是Benz的電控煞車SBC大量故障後就沒下文了)

HCCI目前有幾家車廠放在概念車上展示過,例如賓士F700上面的DiesOtto引擎,但離實用化應該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就算汽油引擎採用壓燃式設計,應該也沒辦法用柴油那種超稀薄燃燒來省油。

sutl 2014-10-13 06:38 PM

引用:
作者vchou
不知道淫長對米漿看法如何?
看到這篇實在是怕怕 :shock: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5&t=4092236&p=1

BMW進入F世代之後,老是出現生鏽問題,我懷疑是防繡處理costdown的太剛好,於是在高溼度的環境就生鏽了 :think:

至於歐洲車的電系,向來都比日本車先進又容易故障 :D

Earstorm-2 2014-10-13 07:06 PM

我知道所有的經銷商都有好壞兩個群組, 但以下是我的感想:

雙B比例: 高傲>和氣, 不過老鳥比年輕的多(這裡不討論對車子專業與否, 畢竟我肉腳)

LEXUS:大約持平, 平均年齡比雙B的小.

TOYOTA: 好說話, 只要你不會開巴拉低的價.

HONDA: 難以評估, 他們SOP一定寫得很好, 機器人大軍.

以上的車我都擁有(過), 其餘有逛但沒買過沒有售後服務過就不列入, 稍微公平些.

不然... VW/AUDI那個我兩續去兩三間馬上就掉頭走人, 這已經不是高傲, 是大頭症.

不好意思借用一下比喻, 但跟腦殘蘋果粉有得比

cframy 2014-10-13 07:50 PM

Bimmer不要買3系列以下的產品
至少上五系列 7更好
不要看照片內裝很像 坐進去質感差很多 每一代都是如此
乘坐品質也差很多

FD3STYPER 2014-10-13 08:21 PM

引用:
作者cframy
Bimmer不要買3系列以下的產品
至少上五系列 7更好
不要看照片內裝很像 坐進去質感差很多 每一代都是如此
乘坐品質也差很多


01上出包的是很貴的M Power............. :think:

csshih 2014-10-13 09:30 PM

引用:
作者sutl
目前量產車最先進的汽門控制技術,應該是Alfa的MultiAir,凸輪驅動的是油壓,然後用洩壓閥控制進氣門開啟的角度與深度,雖然Alfa是用OHC頂置凸輪,但若進排氣都都用油壓控制的話,改用齒輪OHV也可以,這樣汽缸頭高度與寬度就可以大幅縮小。至於camless應該還有得等,連概念引擎還沒有出現,大概是可靠性還沒到可接受的的地步。

電動轉向其實90年代的量產車就有了,只是轉向反應一直很難讓駕駛適應,之前BMW 5系列大量配備,結果一堆駕駛轉過頭去撞牆。至於可靠性倒是沒問題,沒聽過啥故障空轉的問題。(反而是Benz的電控煞車SBC大量故障後就沒下文了)

HCCI目前有幾家車廠放在概念車上展示過,例如賓士F700上面的DiesOtto引擎,但離實用化應該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就算汽油引擎採用壓燃式設計,應該也沒辦法用柴油那種超稀薄燃燒來省油。


歐洲是柴引當作主力車種
HCCI預期應該還會把柴引的省油能力再往上拉
汽油引擎這個應該沒辦法了
只是那個SBC :D
大概又是電燈泡的陰謀 :stupefy: :laugh:

csshih 2014-10-13 09:34 PM

引用:
作者sutl
BMW進入F世代之後,老是出現生鏽問題,我懷疑是防繡處理costdown的太剛好,於是在高溼度的環境就生鏽了 :think:

至於歐洲車的電系,向來都比日本車先進又容易故障 :D


小弟比較傾向台灣原廠的爛,不照SOP才讓人哀哀叫
最近修過一次ACC後親身感受......... :tu:

vchou 2014-10-13 09:56 PM

引用:
作者cframy
Bimmer不要買3系列以下的產品
至少上五系列 7更好
不要看照片內裝很像 坐進去質感差很多 每一代都是如此
乘坐品質也差很多


這台是 M4 賣快要五百萬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5&t=4092236&p=1

pcdvd.02@hotmai 2014-10-13 10:59 PM

我以前對於東西也很追求完美,直到接觸過德系車後才發現自己漸漸的變得豁達了,這算是一種額外收穫吧,往後一有其他東西有點瑕疵,自己就會對自己說:連幾百萬的賓士都有瑕疵了,這點瑕疵算甚麼 ?

現在對於一些東西的小瑕疵都會看得比較開,比方說在01當成房子在買的iphone手機,那種拿著放大鏡挑毛病的小家子氣檢查法,我看了就很想笑.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