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北環狀電聯車看起來真漂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4539)

judoyang 2014-07-20 02:57 PM

引用:
作者NintendoFamicom
那如果上線前就先做好驗證呢?
比如說預計通車後只用三節車廂
但考量到未來乘客增加的可能
一併做六節車廂的驗證
這樣未來要使用六節車廂時
能不能直接上線?



高雄捷運不就是這樣子嗎?

GOLDHAN 2014-07-20 08:39 PM

ptt 有人貼出日本名古屋地鐵

http://tinyurl.com/N1000photo

我們的質感跟配色搭配起來好像玩具.....

日本地鐵車廂寬 2.5m 環狀線 2.65m

不曉得是否是因為北捷環狀線車廂側傾斜設計的關係
使得日本地鐵感覺起來反而比較寬

採姑娘的小蘑菇 2014-07-20 08:54 PM

這家公司在二戰以前是著名的航空器製造廠。

黑狗弟 2014-07-20 09:10 PM

引用:
作者採姑娘的小蘑菇
這家公司在二戰以前是著名的航空器製造廠。


這就是為什麼義大利在二戰一開始就....

SpiceAndWolf 2014-07-20 11:17 PM

引用:
作者GOLDHAN
ptt 有人貼出日本名古屋地鐵

http://tinyurl.com/N1000photo

我們的質感跟配色搭配起來好像玩具.....

日本地鐵車廂寬 2.5m 環狀線 2.65m

不曉得是否是因為北捷環狀線車廂側傾斜設計的關係
使得日本地鐵感覺起來反而比較寬


寬度應該差不多
N1000最後是寬2,548公厘
主要式車廂傾斜
加上車殼的厚度比較厚吧(看車門邊的柱子等等)
日系的車比較不會弄那麼厚
搭過最厚的 大概是龐巴迪吧
我都以為是要加壓爬升至10000英呎以上了
不過N1000長度也短一點
新北環線每個車廂三個門
每個車廂約27個座位
每個車廂約103個立位
總承載會小輸 因為一個是四節編組
一個六節編組
若果新北環線是五節編組就可以載比N1000多了
不過辦不辦得到 就得問原廠了

HEO 2014-07-20 11:29 PM

引用:
作者SpiceAndWolf
寬度應該差不多
N1000最後是寬2,548公厘
主要式車廂傾斜
加上車殼的厚度比較厚吧(看車門邊的柱子等等)
日系的車比較不會弄那麼厚
搭過最厚的 大概是龐巴迪吧
我都以為是要加壓爬升至10000英呎以上了
不過N1000長度也短一點
新北環線每個車廂三個門
每個車廂約27個座位
每個車廂約103個立位
總承載會小輸 因為一個是四節編組
一個六節編組
若果新北環線是五節編組就可以載比N1000多了
不過辦不辦得到 就得問原廠了

---------------------------------------------------------------------------------------
個人意見 , 只要通車前花錢都可以改 , 通車後應該就定型~~
堤外話忠孝橋很老很舊也不可能拆掉重蓋 !!

pompom 2014-07-21 12:34 AM

引用:
作者HEO
---------------------------------------------------------------------------------------
個人意見 , 只要通車前花錢都可以改 , 通車後應該就定型~~
堤外話忠孝橋很老很舊也不可能拆掉重蓋 !!


隔壁台北 跟中興橋 都重建過

過這橋 要小心 :rolleyes:
伸縮縫 有點大 :D

marks 2014-07-21 12:34 AM

引用:
作者LegoMacgyver
中運量?!又在新北營運?!
大概不到一年就不敷使用了。
前面有人說跟高運量的淡水線是一樣的軌距,
那有可能到時候再換成高運量的系統吧。
別告訴我這不可能發生!

看那軌道是高架的設計
而且不像文湖線的左右軌, 是搞成上下層的設計
或許每班車次還是不要塞太多人會比較安全吧

ayler 2014-07-21 08:16 AM

引用:
作者marks
看那軌道是高架的設計
而且不像文湖線的左右軌, 是搞成上下層的設計
或許每班車次還是不要塞太多人會比較安全吧

而且為了要跨過快速高架道路, 某些環狀捷運路段, 架的很高
至於為什麼不地下化, 除了評估營收無法承擔建設成本外, 說為了要繞進板橋站, 地下化是辦不到
但為什麼不走新埔站過去, 那又是需求上的考量了...

oversky. 2014-07-21 09:19 AM

引用:
作者ayler
而且為了要跨過快速高架道路, 某些環狀捷運路段, 架的很高
至於為什麼不地下化, 除了評估營收無法承擔建設成本外, 說為了要繞進板橋站, 地下化是辦不到
但為什麼不走新埔站過去, 那又是需求上的考量了...


環狀線的板橋站和板南線的板橋站不是在同一個站體內,
特地繞過去犧牲很大,得到的便利性卻不多。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