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聽過Hi-Fi喇叭回不去先進怎麼處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2341)
|
---|
去聽看看實際得現場演奏,對日後鑑賞力或是系統調整還是會有不錯的幫助
不然有些系統出來的聲音真得怪怪得,距離感也是莫名其妙 |
引用:
有些自動偵測系統測出來的距離設定的確是莫名其妙... :laugh: |
引用:
這類的話題扯到最後 大都會變成 耳屎有沒有挖乾淨 聽力有沒有去校正測量頻譜之類的 :laugh: |
引用:
這倒是真的,去聽過幾場,不過像國家兩廳院那個都有特別設計過,我想那種即使在家裡面花再多錢買器材應該都枉然吧?! 除非,連家中裝潢都得改變! |
個人感覺是不需要因為跟樂器現場不同(我沒說哪個好或是正確)而說的好像家用系統整個根本渣那樣
極少數人有辦法請人在家裡演奏(協奏曲的話全世界有幾個有辦法?) 一般人還是得透過喇叭或是耳機播放 既然只能這樣,盡量把聲音搞得順自己耳朵就好 基本的要求當然還是有 比如說定位不要詭異(左右聲道不要搞反,正反相位有沒有搞錯),擺位花點時間找適合這個空間的 每個人家裡空間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有豪宅或是專用視聽室,有將就處理就好 器材的話,有機會就加減試試看,在這個聆聽環境哪個自己覺得好 至於言必稱現場演奏,我想這對於擺在眼前的事實沒有太大助益 是說打這種高空我也會就是XD |
音響這東西就跟螢幕一樣,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原汁原味的 :laugh:
整個過程是收音(相機拍照)->混音(Photoshop調色)->播放(螢幕顯示) 以失真率來說,麥克風跟相機這一環最低,播放次之,混音過程反而損失最大。 一般廉價的喇叭,大多是低頻失真度高,這就跟廉價螢幕黑階不良一樣。 然後有些人不曉得是有輕微色盲還是色弱,會把螢幕顏色調到很奇怪。 而混音過程,通常才是音響播放無法接近現場的主因,幾乎都把細節破壞光光,就像曝光過度鼻子消失的照片一樣。 其實,隨便拿個手機去錄下生活週遭的聲音,都比那些經過混音的產品還接近真實。 |
引用:
+1 USB DAC+耳機,一樣可以解耳朵的渴 :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