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SSD價格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
|
---|
引用:
從 MAXX 大拆解的圖來看應該是 B+M key 的 M.2 SATA |
謝謝大家的解答。 :)
|
|
引用:
「剩餘空間過少不管 TLC 還是 MLC 都不是好事」 這是對的 問題是TLC和MLC的擦寫次數不是相同的 正如某位大大說過的 「理論壽命 MLC是3000 TLC是1000 P/E 但是隨著製程的進步 25nm → 20/19nm → 16/15nm 目前的MLC大概剩下2000~2200 而TLC只有500~700」 |
引用:
目前逐漸抬頭的 3D TLC 可沒有這麼不堪 ,請參考前面 parislike8 大的內容 2D MLC 靠著縮小製程降低成本也降低了壽命 ,相反的 3D TLC 則是逐漸增加 所以說挑二三線廠的 2D MLC 產品 ,可能不見得會比大廠的新 3D TLC 來的好 |
引用:
顆粒預期擦寫次數是一回事,Controller 的影響又是另一回事,TLC 普遍會啟用 LDPC 糾錯演算法,能提升擦寫次數至數千次。 對岸 PC EVA 實測,即便是 2D TLC 的金士頓 UV400,也能撐到 3500PE。 金士顿UV400 240G耐久度测试(完)_技术论坛_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
引用:
消費者通常不會遇到壽命問題,但有時會遇到SLC快取用完寫入掉速問題。 不過,現在有些MLC好像也有寫入掉速的問題 :confused: |
引用:
感覺是開始NVMe架構後,因為顆粒/控制器搭配下才開始有掉速問題 其實掉速好像也不是掉速,而只是快樂表被打回原形而已 顆粒真實寫入可能就是四五百而已,利用CACHE跟SLC MODE來硬拉成破千在寫 |
引用:
我是看到有些2.5" SATA 3D MLC的測試報告,竟然會出現500掉到200~300的案例 :unbelief: 說到真實寫入速度,三星好像512GB以上的TLC就可以達到500以上,用在SATA介面根本不用搞SLC模式。 至於NVMe我反而覺得SLC+TLC的設定,會比全MLC的設定好,只要SLC模式設定到10%以上,消費者通常感受到的都是SLC的寫入速度。 |
引用:
小弟我用威剛SX930,經過多次測試確定連續寫入超過8G,會掉速至200MB/S左右,還可接受,一般使用下是無感 以後買SSD可能要國外爬文看一下SLC catch多大,實際寫入速度!!! :flash: 我最怕的是使用一年至一年半,最大讀取衰減掉速,譬如:540M掉速至420M 但是這兩個數值原廠幾乎不會公布,只能看人品或前人經驗 :nonono: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0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