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那張專輯你聽過五十次以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61543)
|
---|
沒特別特別喜歡的專輯,通常我都是很有興趣聽某歌手的歌時,我會買很多他的專輯,然後一直聽,沒算過幾次,不過聽到每次只要有節奏出現,就會回想起過去聽這首歌時的情境,例如 C&A 我是先聽某張,然後回溯去找他們以前出的專輯,其他歌手也差不多如此,聽久了才會有感覺,不過先決條件是,一開始願意聽他的歌。
|
Velvet Underground所有專輯
Radiohead - OK Computer 其實還有很多.. 但如果真的要講是講不完的... 五十遍這個門檻有點太低了XD |
TACET系列的東西...
|
引用:
我則是喜歡Paul Simon自己唱的那首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
專輯, 很難, 因為太挑, 很少有完美到極點的.
能夠全聽的: 原聲帶比較容易一些, 另外就是純音樂, 演奏, 樂器. 如果說歌曲, 大約是52G的MP3劃分128KBPS的歌, 每首都是50次以上, 甚至不可數. 因為我無時無刻都是在聽音樂, 除了看影片跟睡覺的時候以外, 或家裡有人不想我放. 擁有的CD也很多, 不少歌都是有CD後還是拷貝起來, 然後複製去不同的電腦. 廁所一台筆電, 隨身也有筆電, 房間有桌機, 還有MP3, 車子上... 回主題, 專輯來說, 或許張學友的精選輯, 還有張清芳的10年精選輯. 真的有幾次是全聽的吧, 刻意去聽才算, 我的標準嚴格. 如果是拿到車上聽得, 梁靜茹, 關心研, 任賢齊, Jessica Simp. 1st album, Christina Ag. 1st album這類型的都是我偏好的類型. |
比較少買專輯,都是以單曲為主
像是倉木麻衣的"風のラララ"、"白い雪" 島谷ひとみ的"Destiny-太陽の花"、"春待人" 下川みくに的"南風"、"それが、愛でしょう"、"tomorrow" 最近彩虹樂團的新單曲"DAYBREAK'S BELL"也不錯 比較有名的大概就這些 我都以日文為主啦 :ase |
引用:
聽到壞可以寄回去換新哦!!!! 國中時林強的向前走......買了八九張...都是聽壞了再買~~ |
引用:
這是很大的誤解哦。 誤解之1.我不是不喜歡 Simon & Garfunkel 的 Scarborough Fair,不過相較之下,我更喜歡他們的 Mrs. Robinson、Boxer…。之所以聽這首聽到爛,只是因為晚會助陣形勢需要( Mrs. Robinson 的吉他太複雜,吉他手投降),要上台表演的人不得不爾… 誤解之2. Simon & Garfunkel 的歌,絕大部份是由 Paul Simon 製作,Art Garfunkel 主唱的哦;而這種懶惰鬼的分工,也種下了兩人日後不得不拆伙的原因。 歌頌友誼的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優美的旋律、近乎天籟的和聲之下,其實兩人早已貌合神離分崩離析了,這毋寧是一件極大的諷剌。 拆伙之後,Paul Simon 繼續他的音樂創作之路,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 是他個人的佼佼之作,至專輯 "GraceLand" 才是他大放異釆的成就之作。你有興趣可以找來仔細聽聽,這個,才是 Paul Simon 的聲音,沒有 Art Garfunkel 那種天籟般的完美,但他繼續前行,走出自己的音樂之路。 至於 Art Garfunkel 呢?我一個熟悉他們的朋友說,後來淪於吸毒,沒有在音樂上再有什麼建樹。 二十年後,中央公園的演唱會裡,Art Garfunkel 已被毒品毀壞的嗓子,高音再也拉不上去了,真是辜負了上天賜予的那一付好音色,令人唏噓不已…。 |
後來想想,誤解的可能是我吧,我想 Paul Simon 也許後來有收錄他自己演唱的版本,有空我也找來聽聽。前面一大堆就當我沒說吧。
不知道的人參考… |
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
我聽的還是原版LP喔, 一個星期就聽超過50次了, 那一個星期上課幾乎都是迷迷糊糊, 真是懷念那段聽到好歌會失眠一整晚的學生生活。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