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眼睛常常看到透明的微生物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53355)

不來恩 2004-07-05 11:17 AM

據我了解是玻璃體液化
隨年紀增長都會產生
打噴嚏後我也會有滿天星光的感覺阿
奉勸有高度近視的網友每年作一次視網膜檢查會比較好

TIM7535 2004-07-05 01:26 PM

>>上次有聽說,這算素水晶體內的雜質!
這不是..請別亂聽說
>>把文中『水晶體』換成『玻璃體』比較接近實情
他的文章是連篇錯誤
>>大部分人看到的這個應該是眼球形成過程中內部的血管遺跡吧
眼球內部完全無血管..養分運輸完全靠血管運送到鞏膜外再由體液運輸
>>但是多少會有部分無法完全回收
除非舒萊姆管堵塞..不然是絕對可以完全回收
>>在眼睛內部飄呀飄的
原發文者看到的是結膜上皮細胞脫落游離在眼球外部角膜表面
>>據我了解是玻璃體液化
玻璃體是充滿了玻璃狀液..沒有什麼液不液化

tychung 2004-07-05 02:20 PM

TIM7535兄應該是醫生吧, 幸會! PCDVD真是臥虎藏龍之地!

因工作關係, 對光學系統略知一點. 一方面, 又因為工作的關係, 似乎眼睛受到傷害, (808nm 強光), 似乎對水晶體的透明度有影響. 散射變強. 或者這是正常老化?

另外, 左眼透過針孔看光源時, 可以看到一個陰影, 但是正常視物時看不出這個現象, 針孔移動時, 陰影跟著移動, 所以應該是在水晶體或附近而不在網膜, 也不在角膜附近. 正確位置無法判定, 這個陰影我小學六年級時候就發現了, 形狀會變, 但是非常緩慢, 以年為單位的變化. 因為沒有直接影響到視力, 所以沒看過醫生. 所以趁機問一下.

請問可能的原因為何, 建議如何處置.

感謝. :)

leonchentvbs 2004-07-05 02:41 PM

長達4頁的討論串...大家的說法都似是而非....


這是正常的現象!別擔心...
還在媽媽的子宮的時候,它們就在你眼球裡漂啦~~

leonchentvbs 2004-07-05 02:50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ychung

因為工作的關係, 似乎眼睛受到傷害, (808nm 強光), 似乎對水晶體的透明度有影響. 散射變強. 或者這是正常老化?

*請務必到眼科檢查(不是眼鏡行喔)詢問專業醫生

另外, 左眼透過針孔看光源時, 可以看到一個陰影, 但是正常視物時看不出這個現象, 針孔移動時, 陰影跟著移動, 所以應該是在水晶體或附近而不在網膜, 也不在角膜附近. 正確位置無法判定, 這個陰影我小學六年級時候就發現了, 形狀會變, 但是非常緩慢, 以年為單位的變化. 因為沒有直接影響到視力, 所以沒看過醫生. 所以趁機問一下.

*依您的描述似乎以"睫毛"錯覺的可能能性頗大,這在看顯微鏡時特別容易發生,
到眼科檢查時可順便詢問


三妹不算 2004-07-05 03:43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IM7535
>>有讀醫的大大可以說明咩
:jolin:
>>眼睛裡看的到,會透光又好像是顯微鏡下看微生物 跟著跑這類,都是第2種
原發文者不像是飛蚊症的特徵
>>游離於玻璃體中所造成的現象
玻璃體永遠是澄清透明,視力主要與錐細胞桿細胞的視紫形成有關,而非細胞的老化與再生
>>會暈眩... 一片漆黑...
這是因為身體姿態突顯血壓的問題..請少吃點肥油或是多運動:P
>>水晶体內原本是黏稠狀液,隨著年紀等各種因素慢慢退化會轉為水狀液。
.....各位網友跳過這一段比較好.....
>>但是約有5%的機會 在水晶体完全轉為水狀液後
胡適曾說有多少本事說多少話....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本科生,但是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完全轉述眼科醫生告訴我的。

必竟我自己本身也有同樣的症狀,在完全了解原因前,我也看過了許多專業的醫生。

我想有相同症狀的人在了解"為什麼眼睛老是看到異物" 之前的不安,

並不是你可以体會的。

在我之前也有其它的網友多方提出自己的意見,也許有些並不是完全正確,

但是也可以多方參考。有錯誤歡迎大家互相討論,但是請你不要用這種不尊重的口氣,在你否定別人的意見前請先多充實自己。

ps:水晶体(len)=晶狀体,我從小學讀到現在都是這個名稱,可能會因翻譯有所不同

舞動的夜 2004-07-05 04:15 PM

有這種事!!:confused:

TIM7535 2004-07-05 04:26 PM

>>TIM7535兄應該是醫生吧
還沒畢業....
>>水晶體的透明度有影響. 散射變強. 或者這是正常老化?
水晶體是一層富有彈性的蛋白纖維組成,且會隨時間增生,日子一久,新生的蛋白纖維就會壓迫水晶體核心,導致蛋白變性與色素沉積,漸漸的失去彈性且不再清澈,我並不是眼科醫生,不能做極專業的判斷,不過您提到散射變強,從您的光學專業來看可能是水晶體密度增加導致折射率上升吧?
>> 左眼透過針孔看光源時, 可以看到一個陰影, 但是正常視物時看不出這個現象
我第一個想法是成像在小凹上的時候主要感光細胞是椎細胞..對黑白反應不靈敏所造成的視差..
第二個想法是你的視交叉有傳遞問題導致影像破碎
另一個就是您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

TIM7535 2004-07-05 04:31 PM

>>這是水晶体退化引起的一種現象。
水晶體的確會退化..但並不會造成飛蚊症任何症狀
>>水晶体內原本是黏稠狀液,隨著年紀等各種因素慢慢退化會轉為水狀液。
水晶體是一層富有彈性的蛋白纖維,水狀液是指眼前房內的液體,跟水晶體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但是在這二種不同性質的液体的轉化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的如我們所看到的像是透明微生物般的"東東"(我小時候還一度懷疑眼睛裡有寄生蟲 )
無稽之談
>>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只要數量沒有突然大量增加的話,約每半年作一次視網膜檢就可以了。(主要是怕有視網膜的剝離)
視網膜在眼球底部與您上述提到的東西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約有5%的機會 在水晶体完全轉為水狀液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喔!!
數據從何得來?為何會消失?東西不是聽說,請自行查證
若水晶體真能轉為水狀液..那這種現象當然會消失..因為你只看到一團光..甚至連成像能力都喪失

TRG-pro 2004-07-05 05:04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IM7535
>>上次有聽說,這算素水晶體內的雜質!
這不是..請別亂聽說
>>把文中『水晶體』換成『玻璃體』比較接近實情
他的文章是連篇錯誤
>>大部分人看到的這個應該是眼球形成過程中內部的血管遺跡吧
眼球內部完全無血管..養分運輸完全靠血管運送到鞏膜外再由體液運輸
>>但是多少會有部分無法完全回收
除非舒萊姆管堵塞..不然是絕對可以完全回收
>>在眼睛內部飄呀飄的
原發文者看到的是結膜上皮細胞脫落游離在眼球外部角膜表面
>>據我了解是玻璃體液化
玻璃體是充滿了玻璃狀液..沒有什麼液不液化


TIM7535兄
趁著還沒畢業, 要不要再翻翻胚胎學和眼科學?

眼球胚胎發育時中間的確有血管穿過,
血管退化之後玻璃體內會留下一些細胞殘餘

前文水狀液只是形容玻璃體發生過程, 你硬要說他搞錯, 是前房水樣液(房水)?

要解讀非專業人士(病人)的話語, 不要急於批判, 不就是養成訓練之一嗎?


http://www.lasersurgeryforeyes.com/...generation.html

上面連結雖然是商業性網站, 不過希望喚起你的記憶, 關於玻璃體退化的部分

floaters, cobwebs in vision -
The vitreous is a gel like substance which fills the center of the eye. With age or injury it liquifies(液化) and pulls away from the retina. Cells, membranes, and protein like strands float in the vitreous and appear to the person like cobwebs, spots, or lines. They are called floaters.

floaters
flashing lights -閃光(不是散光)
Flashing lights are caused by the gel pulling away from the retina. Retinal tears can occur and as a result a retinal detachment can occur. The flashes and floaters are troublesome but are good warning signs that a full eye exam is necessary to rule out damage to the retina.


你說結膜上皮細胞脫落游離在眼球外部角膜表面,
能眨眼數次後還持續在角膜表面漂來漂去, 造成困擾, 不覺得奇怪嗎?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