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自述] 美國人在台積電美廠工作4年:活得像條狗,日常充滿歧視、騷擾、永無止盡的加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5269)
|
---|
最直白地說: 世界頂尖頭腦過來, 跟當地人讀.
明明是同一個環境, 但為什麼讀完後, 這麼不同? |
傳GG開除涉嫌盜取2nm技術員工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918302 |
去年有個第三方機構隨機抽樣調查了 3000 名 nvidia 員工
80% 總資產達到 100 萬美元,一半達到 2500 萬美元 然後黃仁勳曾經接受訪的時候被問到會不會像某些公司 要那些在家上班的員工回辦公室 黃仁勳想都不想直接說不會,記者繼續問對於這樣的工作效率滿意嗎? 黃仁勳回答非常滿意 nvidia 直到今天依然採用彈性工時 絕大部分員工平均每周只上 3~4 天班 考量到 nvidia 股價比去年又更高了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一大堆 AI 專家大家都挖來挖去 卻挖不走 nvidia 員工的原因之一 |
...........
全靠一張嘴的狗東西是無法理解別人如何辛苦工作的. |
引用:
台積電爆出員工洩密的重大國安事件, 台積電竹科廠陳姓、吳姓3名工程師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晶片製成技術機密並疑外流至國外, 台積電已將3人解職並移送法辦。台灣高檢署智慧財產檢察分署上月指揮調查局資安站、 新竹市調查處、北機站搜索、約談3人, 檢察官訊後認為陳男3人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犯罪嫌疑重大, 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聲請3人羈押禁見獲准。 高檢署表示,陳男3人涉犯《國安法》第3條第1項第2款 「知悉或持有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 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給外國機構」, 依法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台幣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之罰金。 高檢署表示,本案是台積電主動查覺在職員工檔案接觸異常, 經台積電內部調查後,發現時任台積電竹科廠吳姓2名工程師, 勾結陳姓前工程師,將屬於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2奈米晶片製成技術機密, 洩漏給國外競爭對手,遂向台高檢智財分署提出告訴, 由智財分署檢察官指揮調查局新竹巿調查站、資訊安全工作站及北部機動工作站偵辦。中時 |
台積電2奈米製程技術外洩 高檢搜日商 聲押3工程師獲准
台積電內部爆出疑技術外洩事件,知情人士指出,部分前員工在任職期間, 違規取得2奈米晶片製程的關鍵技術,涉案人員已遭解職。台灣高檢署指出, 檢方已於7月25至28日陸續傳喚、拘提涉案3名工程師, 訊後向智財及商業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據了解,檢調有搜索一間名為Tokyo Electron「日本東京威力」廠商, 該廠商在新竹科學園區設有辦公室。台積電2奈米製程開發難度高,投入成本極高, 目前全球僅有台積電、三星、英特爾與日本Rapidus等少數企業仍持續研發。 違反國安法! 台積電2奈米遭洩 3工程師拍大量照片 傳給了這家日商 |
奇怪,GG不是有嚴控手機,怎麼還能帶進去拍照??
|
引用:
我看到有爆料文說關鍵字:遠端辦公 GG廠内的資安當然管很嚴,手機帶進去辦公室拍照幾乎不可能, 但是GG在疫情期間一樣開通了遠端辦公機制, 有些人就利用在家遠端辦公期間使用個人手機拍攝熒幕畫面把照片傳了出去。 另外一個媒體報導的版本: 獨家》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案災情慘重 上千張製程技術照片外流 據了解,台積電日前發現製程技術疑遭外流後,立即向高檢署提告,檢方經追查後, 指揮調查局上月25日及28日發動多波搜索及約談行動,目前已知有一名陳姓離職工程師, 及近10名台積電先進製程試產及研發工程師涉案, 此名陳姓工程師曾在台積電系統整合部門任職, 離職後轉往台積電長期合作的日商東京威力科創擔任設備工程師, 因陳與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相關研發人員熟識,因此負責與台積電研發部門對接。 據悉,陳與台積電研發部門有密切往來,加上熟識研發人員,目前已查出陳竊密的方式, 是由台積電工程師打開電腦螢幕出示製程技術圖樣,陳再以手機直接拍照,據了解, 陳直接從吳姓等兩名工程師電腦螢幕上,分別拍攝了700多張、近300張製程技術照片, 另外,有幾位台積電工程師,也提供拍攝較不具機密性的個位數的製程圖,情節較輕,因此未被聲押。 |
幕後不曉得誰會收購這些機密,該不會是那個空降兩奈米那家……
|
引用:
不是美國, 不是日本.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