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黃仁勳稱美國對華AI晶片出口管制「失敗」:NVIDIA中國市場份額腰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4411)
|
---|
引用:
apple 應該不是搞不出來,而是不想搞 按照 apple 最早的說法 他們的 ai 是基於邊緣運算 而不是需要聯網進行調用 而邊緣運算要達到他們廣 告的那種效果 手機記憶體只有 8 GB 就真的太少了 而且那點電力也不夠用 引用:
其實台灣確實應該發展 ai 台灣人的數理程度遠高於歐美 在亞洲與中共國還有印度相當 都比日韓還要好 我上個月,在推特上看一個機器學習專家分享 他說他大學唸數學系,什麼卷積、張量、矩陣 學了都不知道幹嘛 畢業後出去找工作,這些東西都沒有用過 後來有一天 openai 橫空出世 開始一堆中小企業也開始發展 ai 他才發現發展機器學習的知識都是以前學校就學過的 很多一般人不明白的地方,他一看就知道 然後短短兩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美金 |
引用:
部屬在手機等類似的末端設備,基本上都是邊緣運算。 這些都是有針對範圍內的應用場景設計的(照片處理等, 透過 Siri 執行高階命令) 但 Siri 當客戶第一線的角色,得回答客戶不設限的問題。 Apple 也需要有泛用型的 AI。當然泛用型通常不會落地,需要資源/更新 基本都上雲。 另外我相信 Google 其實早就有在接觸 AI 相關領域。(如圍棋...比賽) 但效率跟傳統方式比太差了。 Google 還是有用人工的方式處理分類、權重等優化,提高準確率,減少運算成本。 推出 AI 來只是破壞自己的****市場,以及每次查詢所需的運算成本比原本的高太多。 直到有人出頭,破壞的原本生態。所以 Google 並不是真的從 0 開始。 PS: 我從小就一廂情願,只對有興趣的會花時間學。完全不管學校教的,偏科很嚴重。 後來做硬體工作,慢慢遇到瓶頸(如高頻電路設計),深刻體會到「數學為科學之母」。(類比電子玩不下去) 後來改軟體工作,也是從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再次被自己爛爛的數學打敗。 現在年紀大,記憶力,專注力真的不比以前。有興趣學,但基礎太差,且沒效率。 |
引用:
對 google 這種等級的公司,就算是從零開始發展 ai 也是很快的事情,因為除了領域人才,最需要的就是錢 之前微軟內部除了 PHI 團隊外,事實上還有另外一個很強的團隊 但根據一些謠言,這兩個團隊在內部搞派系鬥爭 結果 PHI 一直更新,另個團隊在公司裡被冷凍 後來這個團隊被以沒生產力為由被微軟開除 這團隊後來找到其他金主,半年後弄了一個 LLM 然後評測結果完全碾壓 PHI4,打了微軟一個大巴掌 台灣人比較急功近利 除非能很快賺錢,大多都不願投資 我在 youtube 上有訂閱一個中共國人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SLA99T/featured 這個頻道主在特斯拉做了很多年的機器學習 他曾說過,他在特斯拉做 FSD 的經歷 FSD 從什麼都不能做,到能夠安全地變換車道 還有急停就花了五年,而這五年只是他中途加入的那五年 所以實際上應該更早之前就在開發 我其實數學也很差 所以機器學習這些事情跟我也無關 沒有這方面天份,後天再怎麼努力也就那樣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你比那些真正的專家更早可以達到天花板 |
引用:
Google 有另外更大的優勢,是 資料(爬蟲)。 訓練所需的資料,得透過大量的爬蟲程式收集。 這方面是 Google 本來的強項。 其他公司光收集資料,所需用的設備,網路資源等恐怕就把錢燒光了。 況資料這方面向來有隱私、法律爭議。 所以中國這方面也有天生的優勢。它起飛剛好在網路時代。 美國很清楚,所以視為對手。 |
引用:
是的,說的很對 幾個月前馬克祖克柏受訪的時候 坦承 LLaMA 4 為什麼搞砸的原因 其中有一部份就是提及資料來源大大的受限 能夠使用的訓練素材更少,原先曾使用過的有些從開放授權改為非開放授權 結果就是導致 4 比 3 還要更差 |
引用:
Apple電動車應該不是搞不出來,而是不想搞 照樣照句真好用,實際上就是沒競爭力、輸人怕被笑 看看Apple Vision Pro現在的慘況,大投資+大張旗鼓=大烙賽 YT上面一堆iPhone vs 三星的照片AI修圖比較 Apple的簡直就是智障AI,連圈選物件都難、補出來的也是破綻百出 :think: |
那個娘泡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創新,只想守成和賺快錢,這樣的態度終於有報應了,不過也賺夠了 !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美國可能入股造船等其他產業的公司,
而美國沒有理由入股輝達,因為輝達不需要金援。 貝森特27日接受美國「與瑪莉亞早晨有約」(Morning with Maria)節目主持人訪談時, 表示輝達不需要金援,美國不會入股輝達,「我不認為輝達需要財政支持, 所以目前這似乎不在考慮範圍內」。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rolleyes: |
引用:
真的, 除了例行性SOC、CPU更新之外, 其餘的都是跟著其他廠商推什麼,他就順勢推什麼, 只是品牌效益讓寫手來寫文章瞎哄抬,敲盤子賺更多錢而已, 舉個例:airpods |
引用:
其實看看前陣子人才四處流動的新聞 就能發現AI人才幾乎被華人佔據(台灣沒有 變成美國(大陸)華人 vs 大陸華人的局面 馬斯克發表Grok 4的時候,身旁都是華人 Google,華人 open ai也華人 其他的不想講了,總之台灣人沒份 這次的AI革命我看到的是印度人卻缺席了(或說沒那麼多) 這是怎麼回事? 印度也是數學強國,而且程式猿隨地撿的國家 而台灣應該是雙缺 人才缺,資金缺 這世界上的AI玩家現在只有兩個國家 大陸、美國 原因為啥應該很明顯 錢是第一個因素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