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國軍終於有進步了,刺槍術進化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1290)

GCVincent 2021-11-29 03:39 PM

反正虎爛不犯法…

最耗時最沒有效益的,大概就是刺槍術。
(萬一的時候可能有用,首先你要能活到萬一。
你打靶打不準,萬一敵人也一樣,萬二大家子彈都打完,
萬三對方沒有支援,萬四對方沒有暗器例如辣椒水、飛刀,
萬五對方不是陳太太…呃,陳式太極傳人之類,以下省略300字。)

CQB 很有趣的漫畫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89z99e.html

槍鬥術
https://baike.baidu.hk/item/%E6%A7%...8%A1%93/5252512

chanhsiaohsin 2021-11-29 03:53 PM

引用:
作者draculla
立姿 跪姿 臥姿都要練吧.....
還有步兵應該也要學基礎的CQB戰術技巧...........



以前兩年兵時,立姿 跪姿 臥姿,都有練,
那時是三線射擊.

CQB比刺槍有用多了,刺槍破綻太多了,
搞不懂陸軍為何一直在用二戰的思維練兵,
跟解放軍的特種部隊差太多了.

熊騎士 2021-12-04 08:29 PM

國軍刺槍術

https://www.facebook.com/1000265037...567120851060396


中華民國十二月二十五日0800-1630
於鳳山區誠義路中山公園之圓形競技場
舉辦第三屆軍民通用刺槍術對刺比賽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Crazynut 2021-12-05 12:23 AM

我很早就想講了。防毒面具和訓練實在不必要,只是浪費錢浪費人力保養浪費訓練時間而已。

我可以寫出戰爭時萬十二種死的方法,反正敵人毒氣彈丟下來,該死的就死了,也不必在平常努力練個什麼勁兒,把小臉都刮紅了何苦來哉。

同理什麼五百障礙三千公尺(很久以前是五千)也不必練。
我可以寫出戰爭中萬十三種死的方式。反正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死,會跑也沒啥路用你說對吧。

非常奇怪 2021-12-05 02:22 AM

反正黑道人人一把槍
還不如開放槍枝合法化. 規劃打靶營區
然後每年舉辦射擊大賽
順便帶動產業提升. 減輕國防子彈預算
這樣共軍來 每個人才有稱手的槍枝迎戰

怕槍枝濫用. 立法買槍時要良民證才能買.
發生槍案認槍不認人. 哪把槍殺的人買槍的連同開槍的要負責.
如果你報案說槍枝掉了或被偷走才可減輕或不用負責.

pompom 2021-12-05 04:20 AM

:like: 練習打棒球吧,台灣全民瘋棒球。不過實力,連參賽最終比賽資格都沒有。

chengjer 2021-12-05 10:50 AM

引用:
作者sn245763
玩美軍這套還比較有實戰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5Xv3x45Tlk


美軍的又不整齊劃一,長官視察時又不好看當然不採用.

anderson1127 2021-12-05 02:50 PM

引用:
作者chengjer
美軍的又不整齊劃一,長官視察時又不好看當然不採用.


所以我會堅持國軍應該廢除光鮮亮麗的外表,這種東西只能用來當門面,實戰方面一點用處都沒有!!
當然,什麼踢正步這種沒用的東西當然也應廢止!!

我認為國軍應回歸務實面,體能當然要重視,但應建立培養體能的制度 , 那種菜鳥當兵操到死
的那種近乎虐待就不應該存在!!

現代戰爭幾乎都需要專業素養高的人員從事,我們國軍既然是採守勢策略的護國政策,就應該
有計畫性的培養現代武器的操作人才為主,而不再是搞人力肉博戰這種傳統戰爭的思維!!

長官視察當然也要改革,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那種表面功夫,戰爭發生就變豆腐 :tu: :tu: :tu:

kzs 2021-12-05 05:01 PM

不就做做秀給人看~
表示我們有在做事,不是米蟲。


我是看了這個頻道,才知道國軍恢復刺槍術 :jol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8v1wL1ehs&t=286s

銀鐵人 2021-12-05 05:38 PM

國軍的思維跟清朝很像,找義和團秀給上面的人看,實際上戰場才發現對手都洋槍洋砲,根本近不了身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