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花旗結束在台消金業務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4786)
|
---|
引用:
網銀難用+1 我到現在還進不去.....重設密碼一直跟我說出錯 :jolin: |
怎麼才回完文就收到花旗卡簡訊--"邀請您體驗信用卡理財平台...."
信用卡業務不是要收了嗎? |
引用:
這家簡訊通知就很迷,不知道是不是想省錢 看一下現在還是有些銀行消費額度3000就傳電話簡訊通知 花旗這種為求保險,可能用他家app推播通知功能 |
引用:
窮人家,信用卡刻意都設定到最低額 二次被盜刷的金額都是幾萬元,間隔在一年內 |
引用:
被刷到上萬還沒通知,它們要處理也是正常 以前只有簡訊通知時代,有小額消費就通知 3000元那門檻也是當時就有不少家那樣(記得也有不限金額 ) 這家系統感覺就沒搞好,不然之前也不會被金管會罰 |
意思是這些年在這些國家包含台灣的消費金融都是做口碑吃力不討好?只留香港、新加坡、阿聯、倫敦全力衝財富管理?
但投資銀行和企金又做不過大通高盛,這樣對嗎?我覺得花旗這步棋下錯了 花旗第一季大賺 為什麼決定大幅退出消費性金融業務? |
引用:
並不是,花旗在台設立分公司跟併購華僑銀是兩碼子事 像渣打併了新竹商銀,總不會講渣打在台前身是新竹商銀一樣 那只是擴充營業規模的併購行為 |
引用:
其實無利可圖四個字就足夠了, 不過我個人認為有另一個原因. 記得上一次收縮, 但沒有消失的是匯豐, 當時受到檢查/調查的主要銀行. 也就是搬錢, 先不講洗錢, 這個預設詞太嚴重, 但搬錢. 最近看來陸續收掉或縮小的都是跨國在台灣的情況, 而不是台灣本土銀行. 所以我覺得獲利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
引用:
也就是說因為外商銀行要併購本土銀行為了符合法規要另成立新的公司,美商花旗全資股份 所以原本美商花旗在台分行公司的消費金融包括存款都在那時慢慢移轉到這個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這中間兩個還合併過然後原本美商花旗行號消失,後來成立的花旗(台灣)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 而現在真正美商花旗在台分行只有松智路大樓15樓台北分行,是專門負責聯貸投資銀行等企金業務 所以美商花旗集團在台消金業務早就切割過,講白點花旗銀行在台灣其實算是外商銀行的皮包本土銀行的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其實最近才辦花旗卡,新戶禮耳機加上點數,大概就價值5000台幣,很久沒有看到那麼大手筆的新戶禮;花旗走了真可惜。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