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現在是不是只要說內輪差就沒事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7417)
|
---|
保護自己是當然的
但是司機也有自己應盡的注意義務 因為我已經很注意前者了 所以我也更強調後者 其實就是這樣 此篇不回應了 樓下不知為何詛咒別人死輪下 這種言論才是過頭了 |
跟只能嘴砲的實在沒啥可講
有機會自己上去做做看就知道了 那怕是副駕座 然後大車載貨時可不是說煞就能停的 在這邊嘴砲亂凹也改不了腦蠢死輪下的命運 :rolleyes: |
引用:
那是車頭已經轉過去了, 來看看這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rhiGRFTE |
引用:
真讓人無言,難怪死人死不完 不管是傳統廣角或先進的電子輔助 這不是為了減少內輪差故事發生時的傷害 而是為了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 傳統後照鏡有多少死角? 簡單一個廣角可以減少多少死角? 當然,如果你轉彎前連看都不看 那的確裝什麼都沒用啦...... |
引用:
看你這種回應才真的無言 電子輔助沒辦法改變大型車輛物理設計上的特性 你要不要解釋一下你所謂的「電子輔助」在面對任何車輛鑽入內輪差範圍的時候是能起到什麼作用避免傷害? 還只是你根本對機械原理沒有任何了解所以講一個電子輔助來顯得好像可以改變大型車輛的轉向特性的? 除非速度很慢很慢低於 25km 或許有機會能及時停的下來 先弄懂什麼是內輪差花不了你一分鐘 https://kknews.cc/car/vva49a.htmlht...car/vva49a.html |
引用:
鏡頭不是就電子輔助嗎? 還是你以為AI會自動剎車減速轉彎才是電子輔助? :jolin: :jolin: :jolin: |
引用:
你以為多了鏡頭 看得到可以「改變」得了大型車輛的行駛特性 讓原本40km的公車煞停不了的 可以在那麼短一公尺都不到的距離下煞停嗎? 你知道一般車輛需要的煞停距離有多少嗎? 你以為光是看得到 來得及煞停阻止嗎? 你....會開車嗎? 根據WHO研究,人車道路互動下平均反應時間為1.5秒至4秒,交通部落伍的觀念亟待修正。 引用澳洲運輸安全局資料,宣導若車速為五十公里,煞停反應距離高達28公尺,換言之,若車速五十公里,駕駛必須在28公尺之前覺察危險的存在並反應,否則絕對無法避免行人的傷亡! 由於台灣市區道路已經變相放寬至60公里,反應時間以一秒計算,煞停反應距離高達36公尺! http://mypaper.pchome.com.tw/157263j/post/1234762027 裡面有張圖表我就不抓了 不過裡面清楚計算出來 當時速30km 的時候所需要的煞停距離長達 13公尺 試問看到內輪差裡面有人的司機有沒有可能煞停下來? 看得到跟煞的停 事實上本來完全就是兩回事 |
引用:
是我表達能力有問題?還是你理解能力有問題? 我前面就說了,這些不是為了降低發生時的傷害,而是發生的機率 你右側裝傳統後照鏡 你右側除了傳統外,多加了一個廣角 你開的是未來車,360度全視線無死角 哪個發生內輪差事故的機會比較高? 你覺得裝不裝,撞上了都沒差 我也覺得撞上了都沒差,但裝了可以減少撞到的機會 有哪個駕駛是故意用內輪差撞死人的嗎? 應該沒有吧,還不都是"沒看到" 是沒看?還是沒看到?不曉得 但多了些輔助至少沒看到的情形會降阺吧 |
看二頁就好..之後應該還是一樣的爭辯...
懶的說什麼了.. 都2020了還是有人不長智.. |
內輪差範圍內是駕駛很明顯可看得到的
主要發生車禍原因是大車右邊車門底下有個很大的死角 ,機車或是行人都是先在這死角被撞擊摔倒後 , 等到駕駛發現早已經被內輪差輾過 如果是真正有因被內輪差範圍被撞到的 ,那我很肯定那駕駛根本沒注意撞擊測的後視鏡 貼幾個都是車門下面先撞到的 ,後面就是內輪輾過 ,台灣新聞畫面 , 但慎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ek_c5iJP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dSs11dwi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7WQyLr8J9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HpC2GfE5M 這些都是右邊車門死角先撞 , 新聞都只會報內輪差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