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國人的5G,全世界建置最快的5G。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5613)
|
---|
引用:
這絕對不是事實, 要比延遲, 實體網線一定比無線更好更穩, 搞手術? 更不可能, 這不是什麼線上遊戲, 人命豈能這樣玩? 這些都是噱頭. 汽車通訊回傳比較可能, 但這大多數的資料流也在車子這端做完了. 也沒有絕對非要5G不可. 特斯拉沒5G還是可以滿街跑. 你不可能在將出事故AI即時判斷火燒屁股時還要丟回雲端聽候發落, 出狀況是會死人的. 5G的價值,大多是吹出來的. 3G-->4G 已經玩過一次了, 真的沒什麼. 引用:
我並不是完全反對監聽, 甚至金融監控, 但要做能受公評之事. 而不是搞私利 美國人有需求, 可以好好講, 甚至開規格要求, 滑偽的服務很好的, 之前連程式碼也都公開給美國人看了, 你要他們照規格開後門也是一句話而已, 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 沒必要動手動腳的. 對的,我是反對比特幣這種東西的,這種東西公然對抗一般的金融體系. 也是地下黑金的天堂. |
引用:
是遠距離外的醫生操作遠距離外的機器進行開刀 這個中國已經做過了,就是用來展示5G的能力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oi2gh5q747d293s 但是其實連線的地方一點都不偏鄉,只能說可以實現讓名醫為遠距離之外的病患開刀 話說回來,偏鄉擺高貴的遠距開刀設備一點都不合理 如果要讓名醫替遠距離外的有錢病患開刀,一定是身處在都市之中 光纖網路應該是比5G還要快速穩定才是 |
引用:
遠距離即時互動 Line這類,OK! 已經在用了! 遠距離製造 無線遙控不是問題, 後續問題是現階段不可能製造場所完全沒人在, 還是要有人顧 遠距離手術 無線遙控不是問題, 後續問題是手術出問題是機器的錯還是醫生的錯? 現場還是要有人 你會發現大多問題都不是出在無線技術問題, 問題都是採用無線技術後, 後段部的相關問題才大! 有些單純用遠端操控沒問題, 但有些是終究還是要現場有人才OK! |
之前有在電信業內工作一小段時間
基本上 目前5G算是假5G... 因為根據全球所定義出的5G規範 幾乎不相容現有4G設備與架構 所以要5G 就是所有的東西 從上到下 從軟體到硬體 都要換新 就在各國電信業者紛紛哀號~4G成本都還沒回收 又要砸錢到5G 所以又弄出新的規範 末端設備走5G 但是骨幹類還是4G設備 基本上5G不是民用 而是商用 用於商業設備 如汽車行進連網 憑藉超低延遲 遠端手術操作機器手臂沒問題 設備可以買 可以借 但是醫生呢? 至於中國的5G...在快在好 都是要翻牆的 呵呵 |
引用:
latency/Reliability... V2G跟遠距手術都很依賴URLLC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但稍早3GPP因為疫情延後 Release 16 與 17 至少三個月 URLLC規格底定還有得拖 真正的5G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 在商言商 5G最大的問題是 不管是遠距手術 或是V2G 目前都很難大量應用 也很難讓投資基礎建設的電信商不成為蠢水管 電信商找不到可以穩定獲利的模式 5G不是只有讓手手機上網更快而已 前面有人提到的在家用5G取代光纖上網 也就是5G FWA 應該會是初期重要的運用 目前各國進程 ![]() 一些與4G網速比較 未來擺在眼前的問題是 美國透過幾個開放式標準聯盟 Telecom Infra Project/GSMA/O-RAN Alliance/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Open Network Foundation在串連成立自己的5G設備標準 而且很明顯的刻意與華為(ㄓㄨㄥ ㄍㄨㄛˊ)主導的國際電信聯盟ITU/3GPP脫鉤 很可能到最後又上演一齣標準大戰 這長期來看對業界不一定好 但另一個角度看是有機會打破長期由主要電信設備商 (Huawei/ZTE/Ericsson/Nokia)把持的封閉市場 |
我覺得5G用來做偏遠地區的大自然記錄,融雪,融冰量,林牧分布的紀錄,很好.
|
這串可以保存起來, 未來再回來看看 :rolleyes:
|
我只知道 我寧可讓某站民的美國爸爸5G監控
也不想被小粉紅的祖國爸爸5G監控.. |
引用:
現在特斯拉或自稱很厲害的Level X技術,充其量只能獨善其身,對其他變因沒輒 最近很多實際事故案例已經看出,光靠現在這套的可靠性會因此大打折扣 真正的理想狀況至少需要5G蜂巢式V2X和外界連結,這樣資料量、反應時間、密度、可靠度,才能達到堪用水準 理想狀況指的是未來汽車可以和基礎設施(紅綠燈、斑馬線、道路維修...)、行人(移動中的行動裝置)、其他車輛...進行互動 唯有這樣才可以達到預測的目的,才知道下個路口綠燈秒數快結束、即將有摩托車橫越、三寶硬闖 車上的駕駛輔助系統才知道前面有翻車事故能預先反應,而不用去拼誰的雷達厲害,誰的軟體寫得好 除非這套技術規模建立起來,否則駕駛輔助技術再強都會受限,(無人)自駕車也不可能上路 不過跟電動車的充電座規格一樣,中間牽扯利益太龐大,目前各國政府和業界還在吵誰才應該是共通標準,一切還早得很 :laugh: |
引用:
我是認為遠距離手術 只限醫院連到另一家醫院吧 digitimes下面的範例之一是2018年的印度手術 遠距離手術跟5G是有相關 但相關性不大 而且如天屎~加百列所說 很難大量應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3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