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 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4254)

bonoc 2019-07-22 10:42 PM

引用:
作者cdx
所以要去買高階舊產品?
眼看著新產品沒幾個月就上市了?

我沒叫他去買TR4,

只是覺得他說需要比較多PCI-E ,

卻選了通道一樣少頻寬一半的X470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我只是想瞭解為什麼?

cdx 2019-07-22 10:46 PM

看他配備~沒多顯卡,也沒多軌硬碟需求阿

sutl 2019-07-22 10:49 PM

引用:
作者eddie1
可是這不是dramless SSD才會有的特性嗎?
但你的意思是 所有的 NvMe PCIe SSD 都會這樣嗎?? :confused:

應該說絕大多數的TLC都會有這種問題,QLC會降速到比硬碟還糟糕的程度。(非常有感)

所以只能很認真的去找HD TUNE的寫入測試報告,了解各SSD的真實寫入速度。

引用:
作者eddie1
請問穩定性會好很多,但如果我是不超頻 (其實我還是可能會超到 DDR4-4000...)
為了穩定而放棄雙通道的效能,這是值得的嗎?

只要記憶體插對插槽就是雙通道了,尤其是同容量插槽全插,只是差在最後能跑多高的時脈而已。

時脈這東西只是數字,跟容量相比一點都不重要。

引用:
作者eddie1
有的,已經決定改採大容量 SSD,只是 SATA SSD or NvME PCIe SSD...
雖然價差就是在那裡,但是美工如果遇上了 1GB 甚至 2GB 以上的檔案,
不知道存檔時的時間是否會有很有感的差異性。。。

理論上,NVNe跟SATA的介面速度差別應該很明顯,但實際使用時很難分辨。

用到真實速度很慢的SSD人類才會有感覺,就算是NVNe介面也是慢得很有感。

bonoc 2019-07-22 11:08 PM

引用:
作者cdx
看他配備~沒多顯卡,也沒多軌硬碟需求阿

所以我才問他實際上會插哪些卡咩,

也許他並不像他自己想的,需要那麼多PCI-E

而只需要更快的運算效能而已。

eddie1 2019-07-23 01:42 AM

引用:
作者bonoc
1.哪來的既定印象,新世代CPU都需要水冷?
我16核2950X就原廠推廌空冷穩穩跑而已.

2.需要PCIe Lanes卻選擇X470,X570?
X470和X570好像同樣是24條PCI-E
若是選X570,可拆分為X8X4X4的PCI-E 4.0,頻寬倍增還說得過去,
可你一開始配的是X470?
不懂你的羅輯,請問你的需要PCIe Lanes的定義為?
你實際會上哪幾張卡呢?
要PCIe Lanes多的,會上X299或X399吧?

3.今天在01上看見高手問Ryzen3000系列對unbuntu跑vm支援性不佳的疑慮,
說真的,在某些冷門特殊專業領域中,AMD支援度比較差.
X570又剛出,BIOS及系統微碼也尚未完善,
網友很難跟你說你不會遇到問題.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個純Windows的輕量級玩家,
以我的用途,同樣的錢買AMD可以買到1.4倍的效能,(ZEN+架構來說)
若是以ZEN2架構來說,搞不好可以買到1.6倍的效能.
當然買爆. (以上效能比率純粹個人感覺,不準確)

4.ZEN2...

關於 1 2 兩點,可能我的中文不好,不過我實在不知道哪一句讓你認為 "新世代CPU都需要水冷",可以告訴我嗎?
又我說的是 AMD 平台的進步可觀,不知道哪一句又有說到我需要的是 PCIe Lanes 多?

我們上一台美工所用的是 i7 7代、16G、SATA SSD+HDD,就如同 cdx 大所說 難不成現在還要再去組一台高階舊產品嗎?

不過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的規格會選 x470 是因為當時要思考的點千頭萬緒,且加上最初始的規格已經超過預算,為了調整到預算內所以當時只簡單想到 這一台不會用 PCI4.0 的週邊,就從 x570 改為 x470 了...

3. 這個我知道,因為我們有些也會用到較特殊的國外軟體,而他們大部份都是針對 Intel 平台做優化,因此我在後面的回文中也有提到 "特殊軟體需求角色的電腦,還是依然會"委屈"使用 Intel 平台"

4. Yes,這也是我們這次要更高速電腦時會從 Intel 變成 AMD 的主要原因

bonoc 2019-07-23 07:09 AM

引用:
作者eddie1

1.長久以來都是使用 Intel CPU 的我,最近才發現怎麼 AMD CPU 的進步幅度那麼的大。。。 而考慮到 PCIe Lanes 寬度等因素後,有點想要轉換到 AMD 陣營了


2.另外如果改用 AMD 平台的話,我目前的菜單如下(知道目前新世代CPU都很熱情,但是考率到美工們都不會去注意電腦硬體的健康狀況,因此目前不敢、不考慮水冷;至於塔扇不知道有無更好且不是太貴的選擇),可否給我一點建議。

謝謝

1. 「而考慮到 PCIe Lanes 寬度等因素後,有點想要轉換到 AMD 陣營了。」

這句話讓人認為你想找PCIE多一點的,
因為近代IA主流平台的PCIE數量差不多,
舉例,你從24條的I轉到24條的A
才讓我感覺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2.「知道目前新世代CPU都很熱情,但是考率到美工們都不會去注意電腦硬體的健康狀況,因此目前不敢、不考慮水冷。」

這邊是我表達的不好,
看到你提到水冷,
我只是以實例來證明空冷也能穩穩用,
讓你別操這個心。

冒犯了,請見諒。

eddie1 2019-07-25 04:05 AM

引用:
作者sutl
應該說絕大多數的TLC都會有這種問題,QLC會降速到比硬碟還糟糕的程度。(非常有感)

所以只能很認真的去找HD TUNE的寫入測試報告,了解各SSD的真實寫入速度。

只要記憶體插對插槽就是雙通道了,尤其是同容量插槽全插,只是差在最後能跑多高的時脈而已。

時脈這東西只是數字,跟容量相比一點都不重要。

理論上,NVNe跟SATA的介面速度差別應該很明顯,但實際使用時很難分辨。

用到真實速度很慢的SSD人類才會有感覺,就算是NVNe介面也是慢得很有感。

1. 嗯嗯,謝謝。 考慮到預算,或許真的只能像 cdx 大所說的 往 1T or 2T SATA SSD 去考慮了。

2. 奇怪,記憶體插對就是雙通道怎麼跟我的使用經驗不一樣。。。 如果兩條不匹配的記憶體一起使用,即使 CPU-Z 看了是已啟動雙通道,但仍是有可能使用起來會當機,而如果買的不是標註有雙通道記憶體的話。廠商不會因為不能穩定跑雙通道這個理由而換貨(?)

eddie1 2019-07-25 04:11 AM

引用:
作者bonoc
1. 「而考慮到 PCIe Lanes 寬度等因素後,有點想要轉換到 AMD 陣營了。」

這句話讓人認為你想找PCIE多一點的,
因為近代IA主流平台的PCIE數量差不多,
舉例,你從24條的I轉到24條的A
才讓我感覺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2.「知道目前新世代CPU都很熱情,但是考率到美工們都不會去注意電腦硬體的健康狀況,因此目前不敢、不考慮水冷。」

這邊是我表達的不好,
看到你提到水冷,
我只是以實例來證明空冷也能穩穩用,
讓你別操這個心。

冒犯了,請見諒。

抱歉,你誤會了
那天回文時,我仔細看了幾次實在不覺得我寫得有特別註明什麼,但你所標註的。。。 嗯,確實是 :jolin:

不過我會讓你感覺我的想法很沒邏輯也確實是因為要從 Intel 改為 AMD 平台,
千頭萬續。。。 亂了方寸,才會有從 X570 跳到 X470,而再跳回 X570 的窘態 :shy:

不過還好各位給我了非常有用的資訊與方向,非常感謝!! :ase

baby51763 2019-07-25 10:11 AM

引用:
作者pcvhaha
X570還真不是普通的便宜 5000起跳

不過以前X470 B450 電供怎大部份都只有4相 到X570才大大提升

可以選技嘉或微星的板子,供電比較多一點,華碩的最少

kamuy 2019-07-26 02:53 AM

1個附加檔案
最近剛組了一台3700x + x570的組合

直接給在意PCIe通道的版友一個建議

不用想太多,請無視X470吧

直接買x570就對了

光是看到M.2 NVME SSD*1 + SATA SSD*1 + SATA HDD*1 + USB 3.0 SSD*1

同時傳一堆小檔到RAMDISK還不會卡卡

這錢就花得有值了 :flash:


從上一代晶片組裡拉出來的那堆PCIe 2.0 * ??的速度

完全不是對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