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品牌電腦和自組電腦相比,有些品牌電腦比較便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0090)
|
---|
引用:
以前買過 ACERR 775平台的PC,真的有導風罩. :) |
引用:
遊戲桌機你也可以找小型的啊....... :flash: :flash: :flash: 只是同級效能下,荷包失血會比較嚴重一些..... :flash: :flash: :flash: |
品牌機通常擴充性會很差
簡單說就是給你剛剛好的規格 例如這個300W電源就很多商議空間 會不會我多裝幾個系統風扇、或是換張顯卡就推不動?不穩? 以前還有看過接一顆硬碟,另一個插槽用熱溶膠封住(現在應該比較少) RAM插槽也可能只有2個,不會給你4個的主機板 這些給到剛好的規格,就是省成本的地方 覺得這樣就夠用、不會去升級的當然OK 但如前面幾位說的,還不如買筆電 桌機那麼大台,就是為了效能較高or配備可擴充 像是硬碟可以接好多顆,這個筆電很難玩(走USB不會比SATA好) |
引用:
DIY的好處就是要怎麼樣的機殼可以自己決定, 嫌一般機殼太大,也是有人組ITX的遊戲機... 我早年有在抓東西的時候,硬碟不斷擴充, 還特意選那種可以塞1x顆硬碟的大型機殼。 現在沒那個興趣了,舊硬碟也陸續除役, 整個機子內部看起來空空蕩蕩的... :rolleyes: 下一台大概也會組ITX或M-ATX的吧。 |
引用:
|
引用:
其實你想太多 品牌電腦廠商拿到的價錢,比個人零售價低得多 |
品牌機我個人是會考慮一萬以下的,算起來真的比自組便宜,這價位就是內顯跑不掉,
也沒什麼可以省了,DIY挑最便宜的主機板、Power、機殼覺得品質也不會贏品牌機多少, OEM版OS一般人也拿不到品牌廠的價錢 但預算超過一萬五還是DIY吧 有看過許多較高價品牌機有趣的配置,A8-5500 APU搭比內顯還爛的獨顯, i7搭H81的板子+內顯級獨顯,然後電視購物台把Geforce MX吹得超強...... :p 不過品牌機的客戶還是那些不懂PC DIY的人,這種人絕對比會DIY的人多很多...... |
引用:
隨著效能過剩 桌機DIY的必要性會越來越小 我已經想過不只一次要把桌機完全汰換成遊戲主機 只不過礙於我仍有興趣的遊戲類型並沒有出在遊戲主機上(偏硬派 所以遲遲無法實現 我的遊戲桌機上次更新時已經改成M-ATX主機板, 標準ATX對我已然毫無任何吸引力 不過機箱還是原本的4大... 雖然整合式桌機一換就是全換造成一次換機的成本不低 不過PC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下來 當年買得再好的東西都會迅速被新科技替代 再加上硬體效能過剩的情況下 跟以往不同,更換週期拉得非常長 真的等到要換機的時候也是要整台全換的時候了 以往DIY有的部分升級更新優勢現在極為微小 至此我才因此能夠接受整合式桌機 而且空間極省,螢幕主機整合在一起擺在桌上全然沒有任何負擔 整套機器跟我一台螢幕一樣大而已 我八年前買的EIZO螢幕不會壞就是不會壞...根本沒辦法更新新介面 :cry: |
品牌電腦銷量這麼大
DIY市場銷售量這麼小 大的銷售量價錢加總,如果還比DIY貴,哪還說得過去? 10年前比較貴,理所當然;現在還比較貴,那就真的不長眼睛了。 我自己,AMD939/4400+,用到2014年,整組除役,之後就不再用桌電了。現在要再組桌電,咳,人老了,需求減少了。 現在就筆電已經夠我用了,平常拍拍照、攝攝影,給自己的一生作一點寫作、文書、編輯的工作。 做完了,我過世了,就是我在安息聚會裡的手冊... 上面有: 一、封面 二、手冊內容 三、生平簡介 四、火化心願... 五、遺言交代 這樣的工作,筆電勝任,游刃有餘... |
引用:
對某些類型的遊戲(simulation)來說,效能永遠只有不足,沒有過剩 不過這類遊戲也很難上 console,操作、Mods 都比不上PC。 話說開版的那兩張單子 GPU 都在宰肥羊。與其裝 GT 710/720 還不如直接用內顯 HD 530,反正效能差不多 (GT 710/720 的跑分其實被內顯 HD 530 打趴)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