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清大和交大合併失敗的真正原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3808)

supertai 2016-10-17 06:27 AM

>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名校之所以數十年,或上百年,能維持名校的「名譽」,是因為名校本就只該收菁英學生。然後菁英學生,可以在菁英老師的教學指導下,和其他國家的學術菁英「較量」。

這樣的菁英大學,才有機會替國家培育出一流人才。放眼歐美日,能念頂尖大學的,本來控制在合理數量,這樣資源才夠集中。日本本土的頂尖大學,培養出來這麼多諾貝爾得主,就是靠菁英主義。歐美的強國,也都是菁英主義。

引用:
作者NEAL
要變好的前提,是學生的素質和學習能力不能差太多,這確實有幾分是基於校友情結,但更強的一個因素,是我大學時發生的一件憾事。

這篇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

http://www.idn.com.tw/news/news_con...d=20071213ec003

這個事件在當時的校園內鬧得不小,印象中我和她同屆,我知道這個訊息時,總覺得如果我別那麼宅,有機會去認識這個女同學,說不定也同樣遭遇大一被當過的我,可以陪她渡過這個難關。

也如同新聞所說,當時我就讀其中一個科系交大資工,正施行比例淘汰制,徹底貫行交大過去引以自豪的斯巴達制度,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而學生因課業尋短的校園新聞,入校前沒少聽過,離校前也沒少看過。

這樣制度下訓練,存留下來的學生自有相當的強度,畢業後的發展也堪稱順利,...


所以不適合菁英環境的競爭,因為入學條件的「寬鬆」而進去,和同學「格格不入」,就浪費了頂尖大學的教育資源,浪費了「更寶貴的資源」,她的生命。

但像你,存活下來了,絕對會變強很多。就像nba, 進去打球,難。要活下來,更難。

所以林書豪打了幾年,越來越成熟。 林書豪如果去cba 或 sbl,很難進步那麼多,因為沒有競爭。

聽留學多年的教授朋友說過,發表國際期刊文章的競爭壓力一向不小。但是國內研究生的水準越來越差,也讓他帶不出好的研究團隊,結果在國際上,更難競爭。

supertai 2016-10-17 06:38 AM

清大,交大各有特色,完全沒有合併的必要。而且保持台清交這些學校之間的學術競爭,也是讓「菁英體制」繼續進步的動力。

就像nba,如果都只有錢多的「名門球隊」能拿冠軍,那大家也不會愛看了。各個球隊,想辦法發展特色,就有機會打出好球與好成績。球迷看的也開心。

新竹教育大學與清大的合併,是教育部為了收拾20多年前開始,廣設大學的爛攤子,推行的政策。

國立大學的合併,尤其是「大吃小」,反彈一定最小,所以容易發生。

buzzbee 2016-10-17 08:28 AM

教育部管太多了!
應該拿開髒手,
讓清交這種優質學校自主發展;
讓不適者淘汰吧。

這麼喜歡合併啊?
那教育部跟他旁邊的立法合併算了,
反正都是政府機關,
合併起來也可以瘦身啊!
:jolin: :jolin: :jolin:

滄桑v2 2016-10-17 08:38 AM

引用:
作者我真的有夠愛睏
就改成地名大學像是新竹大學就好了
清華 交通 早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都在光復路上, 就叫光復大學就好了.. :flash: :flash:

dragoncat 2016-10-17 08:46 AM

引用:
作者滄桑v2
都在光復路上, 就叫光復大學就好了.. :flash: :flash:

那光復高中不就變成它的附中 :laugh:

滄桑v2 2016-10-17 09:03 AM

引用:
作者dragoncat
那光復高中不就變成它的附中 :laugh:


唸小學時就已經有老師這樣在開玩笑了(清大附中).. :D :D

凱旋新境 2016-10-17 09:33 AM

引用:
作者supertai
>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名校之所以數十年,或上百年,能維持名校的「名譽」,是因為名校本就只該收菁英學生。然後菁英學生,可以在菁英老師的教學指導下,和其他國家的學術菁英「較量」。

這樣的菁英大學,才有機會替國家培育出一流人才。放眼歐美日,能念頂尖大學的,本來控制在合理數量,這樣資源才夠集中。日本本土的頂尖大學,培養出來這麼多諾貝爾得主,就是靠菁英主義。歐美的強國,也都是菁英主義。



所以不適合菁英環境的競爭,因為入學條件的「寬鬆」而進去,和同學「格格不入」,就浪費了頂尖大學的教育資源,浪費了「更寶貴的資源」,她的生命。

但像你,存活下來了,絕對會變強很多。就像nba, 進去打球,難。要活下來,更難。

所以林書豪打了幾年,越來越成熟。...


印象中日本有些諾貝爾獎得主
並不是名校畢業
中村修二是德島大學(名校?)
田中耕一雖然是東北大學電氣工程學科
不過他誤打誤撞得到諾貝爾化學獎

BLUESKYVFX- 2016-10-17 10:18 AM

個人在業界目前的經驗.

1. 技職體系的在技術這塊,就底子強.但在PM這塊就略弱些.但有工作歷驗後,可追上甚至超越 前四大校.

2. 清大,成大,交通的來當PM 還不錯. 台大科大也蠻不錯. 有時比這幾間有腦.


台大的沒好印象. :o :o :o

BLUESKYVFX- 2016-10-17 10:31 AM

引用:
作者m0099
可以理解大家對母校的感情,但這樣作對社會並沒有益處,只是讓名校可以延續下去?
人除了可以是名校的校友,更是國家的國民。

只要求學生素質?難道不是因為學校才讓學生更好的嗎?



學生素質沒到,是要怎麼教? 每天奉茶水請學生好好上課嗎?


唸不到程度,當掉是正常的事. 結果現在為了不讓學生減少,一直搞一下付錢就有畢業證書可以拿的科系.也變相變成一堆人進去,出來後搞一些雞飛狗腿A稅金的事. <--現在學分班幾乎變成這些地方.

啊這樣對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有比較好?

BLUESKYVFX- 2016-10-17 10:33 AM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mad: :mad: :mad: :mad: :mad:

不想合併就廢校啊,再成立新學校。 :laugh:


再申請一次學校設立,再幹一堆稅金進口袋. :laugh: 這工程算計真的很NICE.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