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各位覺得台灣的工藝(業)設計能力如何?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9525)

ucmwsky 2016-02-25 02:03 AM

其實台灣有很多不錯的設計跟設計師。

不過很多成品跟人都外銷了....

HTC規格很差,但是工設其實有不少好作品,GOGORO雖然被鄉民嫌,不過質感還是不錯的。幾個比較有公信力的設計大獎台灣人也拿過不少獎項。

還有幾個家居品牌可能用的是外文名字,品質好價位不低、也不容易被發現是台灣設計製造。

Earstorm-2 2016-02-25 06:40 AM

引用:
作者Chingtai
你分析的真是一針見血! 現在的台灣ID就是遇到這個問題, 大部分的台灣設計師(其實國外的年輕設計師也是這樣)都認為我畫的出來就有人可以解決製造出來! 對不起, 你不是Apple! 你的量沒大到製造商可以為你投資設備跟能力來為你的天馬行空解決問題! 而且就算是Apple的設計也不會, 也不能脫離機械結構跟幾何的限制!

話說我好想認識一下你認識的"成功的工業設計者"! 可以介紹認識一下嗎!


我叔叔, 不用介紹了啦, 退休了. 當時每天實作跑現場組裝拆卸, 會挑設備材質, 寫加工程序.

做到副總(專門負責設計部門), 副總的事情做完, 空閒或下班就是持續練習(實作, 實作, 再實作).

本業是引擎, 但設計無界限, 有時候一個新的表面處理就讓他又去找資料來看.

不過, 他也說了, 現在分工很細, 跨領域要靠自己學, 但不跨領域很難有扎實的底子.

幾年前公司就讓他退休, 但直到今年我依然看他坐飛機跑廠商, 去國外學新東西, 猛人 >.<

Earstorm-2 2016-02-25 06:58 AM

引用:
作者ucmwsky
其實台灣有很多不錯的設計跟設計師。

不過很多成品跟人都外銷了....

HTC規格很差,但是工設其實有不少好作品,GOGORO雖然被鄉民嫌,不過質感還是不錯的。幾個比較有公信力的設計大獎台灣人也拿過不少獎項。

還有幾個家居品牌可能用的是外文名字,品質好價位不低、也不容易被發現是台灣設計製造。


問題是產出的東西要價格適中, 實用耐用(我這樣像不像慣老闆口氣?)
手機工設我完全不懂, 但GOGORO應該要先講就操控與安全(基本條件).

家居飾品什麼的設計是一個方面, 我覺得有問題的是有動力的設計.
譬如說老闆CD太過度而覺得強度不夠, 設計的思考就是改粗加厚解決.
少數會思考材質加工, 極少數會重新思考連結方式與傳動.

舉一個例子, 表面磨擦有痕跡難看:
1. 通常很多都會說那個就是會有痕跡, 算了啦.
2. 請客戶付費表面拋光.
3. 請客戶付費改材質後表面拋光.
4. 請客戶付費改材質後表面拋光再表面處理.
5. 請客戶付費改材質後表面拋光再更高級的表面處理.
... (繼續類推)

我之前跟親人聊過.
先看一下實際上的動作, 仔細觀察是否有時間差, 位置差, 以及相關聯機構動作.
資料給他包含影片, 回覆如下:
要不要考慮馬達啟動停止加速/減速放慢一點, 是否靠PLC或馬達本身或齒輪比來改?
要不要考慮傳動連結處改離合器放開式讓其自由轉動配合? 電磁閥降低時間差(不用氣壓式).
**此處電磁閥不是氣壓缸動作電磁閥而是另一種.
當然實際物品也可以照原本設計提出的改良方案讓東西看起來更好.

前者是從使用者看得到的地方去做改良, 後者是從使用者看不到的地方去做改善.
改良與改善就是基本的不同處, 設計者其實要能去注意到使用者看不到的地方.

改良 -> 沒有解決根本原因.
改善 -> 針對根本原因.
改善後改良可以加分.
改良沒改善.. 可以拖過保固時間?

alpha 2016-02-25 11:28 AM

ID是通才領域, 一個大學四年接受過基礎訓練的人若有上進心與態度, 大概進產業後2~3年就能粗略上手, 之後應該可以獨立作業.

在國內外的大公司體系中的分工很細, 講系統講規格談細節; 小公司內則可能ID還得兼ME, 講靈活講CP值, 這碗飯不好吃! 找適合材料/表面處理/模具實務等需要足夠的產業經驗, 在中小企業裡能單兵獨立作業的, 通常也研發主管級了.

模具與生產流程是為設計與產品所服務, 而不是反過來; ID的設計提案必須給主事者足夠的設計選擇, 從讓第一眼看到會Wow的, 到讓後端工程師爽爽做的範圍等都是. Apple的教材是特例典範, 就當***看; 不是"天馬行空", 只是特例中的特例.

Earstorm-2 2016-02-25 11:59 AM

引用:
作者alpha
ID是通才領域, 一個大學四年接受過基礎訓練的人若有上進心與態度, 大概進產業後2~3年就能粗略上手, 之後應該可以獨立作業.

在國內外的大公司體系中的分工很細, 講系統講規格談細節; 小公司內則可能ID還得兼ME, 講靈活講CP值, 這碗飯不好吃! 找適合材料/表面處理/模具實務等需要足夠的產業經驗, 在中小企業裡能單兵獨立作業的, 通常也研發主管級了.

模具與生產流程是為設計與產品所服務, 而不是反過來; ID的設計提案必須給主事者足夠的設計選擇, 從讓第一眼看到會Wow的, 到讓後端工程師爽爽做的範圍等都是. Apple的教材是特例典範, 就當***看; 不是"天馬行空", 只是特例中的特例.


講得好, 我說一大篇還不如標示那一句話! 說真的不論哪個行業, 不斷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 以上是技術知識有希望的地方, 在台灣可能厚黑+PMPMP比較有效~ 天曉得呢 XD

n_akemi 2016-02-25 02:11 PM

引用:
作者alpha
模具與生產流程是為設計與產品所服務, 而不是反過來
只不過多數時候是反過來... :jolin:

Axel_K 2016-02-25 03:15 PM

外行人看ID覺得只要受過訓練就可以 ---
其實美學是最難訓練的,就跟音樂天份或唱歌天份一樣,沒天份的人再怎麼訓練都還是鴉鴉烏,60-70分。

其實好產品也不是只需要好的工業設計師,設計只是一個好的開端而已,
機構設計,模具設計,最後射出成型或加工處理,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以把好設計變醜產品。
而且產品不是一次到頂,累積的的Know how一次一次修正改進,還要能把累積的東西延續傳承,
這些都是短視近利老闆看不到的,老闆眼中工業設計師只是產品美工。

gogoro問題出於在「機構設計」而不是工業設計,
會認為問題出在工業設計師,那外行人,不懂設計過程的分工的人才會說出來的話。
就算模具設計把產品搞爛,外行人還是會吧工業設計師抓出來背黑鍋。

再補一點
任何公司內部沒有好好培養工業設計部門的公司,或是長期(數年以上)跟同一家設計公司搭配的公司,最多只能把產品做到80分,上不去的。

AndyCandy 2016-02-25 03:47 PM

引用:
作者Andy84 v.2
每個設計師嘴巴都很有Scene,路上醜的東西就是一大堆,尤其以建築物為代表。

因為設計反應的是客戶的水準啊! :laugh:

台灣不缺設計人才,缺的是伯樂,是社會整體美學素養的問題。

閒閒散散 2016-02-25 04:05 PM

台灣各方面都很強!

成本考量 讓再好的設計都離不開 "土味"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