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日銀宣布實施負利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7701)
|
---|
今天經濟日報的社論寫到重點: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479...F策的逆襲與侷限 現在真的缺錢嗎?對於不景氣下的失業及低薪者,的確缺錢,但對於銀行及許多企業,不 僅不缺錢,甚至還有爛頭寸的苦惱。日本實施負利率後,媒體訪問了許多日本的研究機 構,得到答案是,「在日本,信貸不增加不是因為銀行不願外借,而是因為企業沒有看到 投資前景,甚至在負利率政策下,這種情況將不會改變」,「企業不需要資金,他們需要 的是投資機會,而這只能通過結構性改革來實現,而不是貨幣政策」。 台灣狀況也是如此,日前媒體斗大的標題寫到「日月光聯貸,要300億,銀行想給1,000 億元」、「美光800億元聯貸,銀行三搶一」、「存款餘額逼近40兆;爛頭寸多,超額準 備逾300億元」等,無非就是在說明此現象。這些游資去向,倘若去對了地方,可以成為 下一次景氣復甦的動能;去錯了地方,可能只有短期煙火效果,甚至造成泡沫;當然更可 能的是這些游資哪也不去,或根本不知去處? |
看到後面還有回應,又扯到房地產
壽喜燒(牧) 發表於 2016/02/01 03:38:40: 這篇社論跟許多文章一樣,都抓不到重點。「消費」才是所有經濟活動的重心,沒有消費 (或看不到未來的消費),就不會有生產與投資。 先看本社論最後建議「企業也應屏除囤錢不投資、不加薪及不增配息等三不策略」,企業 為何有三不策略?不就是看不清未來的消費活動?要是消費前景明確,企業為何還等? 而「消費」有兩大主要來源:家戶與政府。今天最大的問題,在於家戶不消費,而政府沒 錢消費,與形成資本。 家戶不消費做什麼呢?儲蓄。請注意,私人買股票買房地產都不算是總體經濟上的「投 資」,因為沒有資本形成。對一般家戶而言,只要是所得沒有拿來消費的部分,基本上都 是在儲蓄。所以就算是施行負利率政策,人民把錢拿去買股炒房,只是換個地方儲蓄而 已。對經濟增長沒有幫助。 那要怎麼改變?就是把儲蓄的錢拿來政府消費。明確的說,我們可以對房地產課稅,抑制 家戶儲蓄的動機,同時用稅收從事基礎建設。民間不消費,就讓政府來消費。整體需求增 加,才是解決衰退之道。使寬鬆貨幣達到原來的目的:刺激消費。(企業投資才會跟著 來) 如果擔心課稅會影響經濟,那就從最不影響經濟(生產與消費)的稅源來課,就是對土地課稅。 |
引用:
日本經濟一直轉型不成功 渡邊太太不斷把錢外移 經濟當然疲弱 |
剛剛查了一下負利率的定義
好像是 一年定期利率 - 通貨膨脹率 (CPI) < 0 叫負利率 EX: 一年定期利率 = 2.5% 通貨膨脹率 = 3% 利率 = 2.5 - 3 = -0.5% (負利率) 有沒有相關科系的可以解釋一下負利率? |
我不是相關科系 說錯話就鞭小力一點 謝謝
我對負利率本身的概念就是你借錢給某人(銀行存款等等或政府貨幣債券或投資機構)投資後 (每一期不僅不給錢 還要倒貼給他錢 還要保佑到期前不要倒掉) 此外一般評估 名目利率=實質利率+通貨膨脹+違約風險+流動性+利率風險 |
引用:
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數據會好看才有鬼 除非對外發動戰爭死一堆人後,看看會不會重現戰後嬰兒潮... |
引用:
其他兩個ok 但基本上升消費稅是一個非常白痴的做法 你要提升內需,結果消費稅一升把所有提升內需的動力一次打消 要提升內需應該是反過來取消 消費稅 |
引用:
升消費稅是因為政府錢不夠用啊,不升稅國債又賣不出去錢打哪來 :jolin: |
引用:
可是我覺得這樣會內需被海外(外國)商品活活打死 |
正常利率下
銀行多餘的錢是可以存央行的 央行會給利息 負利率簡單講 就是銀行還是可以存錢進央行 不過變成銀行要付央行利息 所以銀行多餘的錢只會希望再貸出去 再貸出去 再貸出去 並希望一般民眾也不要存錢進銀行 藉此活絡市場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