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自排"比較省油的時代到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8553)
|
---|
我愛ZF 8HP45!車超省油的! :laugh: :laugh:
引用:
|
引用:
稀薄燃燒的缸內直噴配上超比檔, 定速時負載極低, 省油. 引用:
錶跟車不一樣, 某些車非常經典但是經典都是在故事而非工藝等級. 純手排變速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簡單, 保養成本低廉, 但是手排的毫無容錯率本身就是個大門檻. 連超跑都AT或是自動離合器的時代裡, 我們可以堅持手排的old school風格, 但是要去認清汽車是讓普羅大眾方便為主的交通工具, 只有對少數人來說有特殊意義. |
引用:
有夠可笑的類比 機械錶的工藝等級跟車子的手排機械構造兩者之間能比嗎? 現在玩手排車,不是為了精密的工藝、不是為了強大的性能 而是駕車樂趣,撇拍這種樂趣,新時代的自排完勝手排有問題嗎? |
引用:
電動車來了 :like: ![]() |
引用:
本篇最中肯... |
引用:
我認為雙離合器自手排的出現,給傳統自排變速箱廠商很好的刺激,而且也馬上把雙離合器的優點直接抄走,讓傳統自排的缺點消失,甚至還優於雙離合器。(液體接合器起步控制優於離合器) 在雙離合器自手排出現前,沒廠商想到離合器可以一組在離的時候,另一組就在合,來達成無接縫式的換檔,而這正好是行星齒輪最適合的玩法。(因為行星齒輪每組都有自己的多片式離合器) 另外,BMW用的是ZF的變速箱,歐洲高級車大多用ZF變速箱,所以功勞不可歸功於BMW。(Benz買下Chrysler得到自排技術後,才不用ZF變速箱) ZF變速箱的相關改良在6速的第二代,所以同樣是ZF 6HP19/26/32是舊的一代,換檔時間較長震動較明顯,液體接合器使用時間長比較耗油無力。第二代的6HP21/28/34就感覺不到換檔,長時間使用離合器傳動。 更後面的8速8HP FR變速箱,與9速9HP FF變速箱,就是新式變速箱的檔位再增加,主要的優點是高速時轉速更低更省油,例如9HP 1檔跟9檔的齒比落差高達9.8。 |
引用:
基本上就Lexus在用而已 :laugh: ,因為8速FR自排車主要是歐洲豪華房車,歐洲車廠幾乎都用ZF 8HP變速箱。 但在FF自排變速箱方面,Aisin的佔有率就很高。我前面說到,FF 8速是即將量產,目前市場上還是以新式6速為主。 就算在ZF 9速FF變速箱早已量產的現在,Aisin 6速FF變速箱還是受到眾多車廠的信賴而採用。 ps:其實ZF 9HP的可信賴度還追不上Aisin,這跟ZF比較專長製作FR變速箱有關。 |
|
引用:
只要用符合GM Dexron VI的ATF,這些新式變速箱基本上超難壞。而且換油里程各廠建議約在在8~16萬公里,因為比保固期長,有些代理商乾脆說不用換,這其實不正確。 但在台灣卻常常掛掉,原因在於ATF(自排油) 為了省油,新的自排變速箱都有接水箱水來加熱,工作溫度高達100度以上,這樣ATF粘度才會很低(約5.5~6cSt),運轉阻力更低更省油。 但在21世紀初,台灣很多代理商搞不清楚,繼續用不耐熱的ATF,來換掉變速箱內原本耐熱的ATF,於是換個一兩次ATF後,變速箱就自然掛點了 :stupefy: ps:雖然ATF不像機油有共通規範,但這些新ATF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有通過GM Dexron VI的ATF,幾乎也會貼上Ford SP / Toyota WS等等適用的標籤。 ps2:就GM的說法,Dexron VI ATF適用GM所有老車,所以自排車主如果搞不清楚該用什麼油,其實直接用Dexron VI就可全部搞定。 |
引用:
自排變速箱要靠油壓操作離合器,油壓來自一個油泵,該油泵與引擎連動,所以引擎沒有運轉時就無法建立油壓 :laugh: 雖然理論上要設計到可以推發是辦得到的,但由於推發油壓不穩定的緣故,我不認為廠商會設計推發機制。 因為要等油壓建立後,才有油壓去鎖定一檔離合器,然後再去鎖定液體接合器內的離合器,不像手排可以先入一檔,然後用腳控制離合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