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三雄網路互連免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2950)
|
---|
互連免費之後
其他兩家就願意建設了嗎? 如果願意建設,當然是很贊成啊 如果只是拿來提高eps.那怎麼不去吃屎比較快 |
國際上都是以訊務量對等為原則來決定雙方是否可以免費互連,但中華電和台固、速博的訊務量相差將近十倍,如果NCC認為其他ISP業者的用戶數短期內難以和中華電信抗衡,想要扶植其他業者成長和合理競爭,應該協調雙方調整可以接受的互連價格,對雙方比較公平,但強制互連免費就變得只圖利其他固網業者了
其實HiNet在IP Peering費用上的營收只有2.3-2.4億元,台固、速博同樣也收其他小型ISP的IP Peering費用,省下這筆支出後,其他固網業者真的會用來投入建設嗎?不太敢樂觀期待 :flash: |
引用:
|
我總覺得...
還不如解除中華電信對於集縮比的限制 , 應該要求中華電信不得有集縮比的限制 頻寬應該公開給客戶來搶頻寬... :D:D:D 如此,中華電信才會加強骨幹頻寬升級到10G 介面 , 而且是全面升級10G 網路設備... :yeah: :yeah: :yeah: |
這個案子去看早期的GIGA
後面的天空等等 就知道CHT搞多扯 真的流量大就不給妳連 |
台灣的官員真的很有才, 連IP peering 也可以出來喊說 喂! 你要免費提供喔~
我可以說髒話嗎?! 不行喔?....那我沒什麼要說的了. :stupefy: |
引用:
中華電信吸血肉的話,那另外兩家不就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而且還會打個飽嗝說:吃不夠,叫NCC威脅中華再吐幾塊肉給他們吃。 |
張說,當年他錯誤的規畫導致一些互連的問題
當時他在節目上就有暗示有來搞互連這東西了 這部分,台灣用戶真的很可憐 那些滿口要非HINET的ISP提高用量的人 我真的不知道那些人腦袋在想什麼 無名小站當年怎麼被hinet婊的,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
要討論這類問題得先對ISP的成本結構有點概念,簡單說就是短途電路比長途電路便宜,國內電路又比國際電路便宜,自家勢力範圍內的traffic又會比和其他業者對接便宜,另外在同一機房內的traffic成本基本上趨近於0(電費除外:laugh: ),一出機房就要$$了(所以純搞ICP/IDC者的成本會比收了一堆access user的ISP低:flash: ),當兩個業者對接時(i.e. peering,專指ISP間互連,不包括ISP經由另一個ISP連到其他地方:flash: ),如果規模/性質相近,要達成互不付費的協議還算容易,但規模/性質相異時就看雙方的政策/手腕了(所以說其實ISP搞到後來都是在搞policy,而不是在搞技術:stupefy: ),像之前Hinet和Giga就卡在這裡,對Hinet而言,他們認為花了大筆成本收了一堆access user,而且沒有access user的話ICP/IDC的content也沒得賣,除非對方大到無法忽視(或說玩焦土戰失去的會比得到的多很多:flash: ),要其無條件和ICP/IDC類業者互連當然心有不甘,而對ICP/IDC類業者而言,他們打的算盤是access ISP沒有content,其user沒得玩勢必就會到處亂跑(i.e.成本上升:laugh: ),只要自己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有本錢跟access ISP談free peering:think: ....
未完,待續.... |
引用:
其實 集縮比 是一個觀察到的現象, 在尖峰與離峰的時間, 長期統計出來的一個結果. ISP為符合自己營運效益, 而對多租戶(multi tenancy )分享相同基礎建設估量出使用情境, 這絕對是必要的, 也可以用此來調節未來將要擴增的計劃.畢竟客戶事實上就不會同時 上線, 上線也不太會同時跑尖峰流量, 只要規劃得宜,一條線路有多人分享在用是合理的. 當然, 線路超賣比例太離譜, 大家都塞車是會影響用戶權益沒錯, 但關鍵不在 集縮比 上, 真正影響用戶的是traffic management policy. 一人單獨佔一條100Mbps實體線沒跟人分享, 集縮比爽到翻, 但中央一樣可以管到只讓你用1Mpbs. 是看買到什麼等級的服務. 公開搶頻寬又要讓客戶滿意, 只有趨近無限大頻寬能辦得到, 但是這種營業成本不可能 有任何業者辦得到, 有限的頻寬內, 讓客戶自己去搶, 反而是最糟糕的管理方式,濫用資源 的問題會讓少數人用到爽過頭, 大多數人吃悶虧, 升到10G也是枉然. 骨幹頻寬到10G....其實中華早已做完了, Juniper T系列的六座大冰箱就是具備援的核心, 其他各區中心骨幹也至少都支援10G介面, 邊際則許多沒有10G需要, oc-48都已經用不完, 對外海纜頻寬沒那麼大之前, 盲升設備去到40G也是沒意義. Device interface 或是 throughput capacity 向來還不會是ISP的死穴, 管理政策還關鍵得多. 很多談到後面都是錢錢錢.....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