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灣停滯不前 誰的問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7839)

隨風飄泊的豬 2012-05-05 10:13 PM

http://www.byscrj.cn/jmm/

大陸的網站


你說原文書沒人翻譯那就算了
連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都輸人

虎斑貓 2012-05-05 10:25 PM

引用:
作者隨風飄泊的豬
http://www.byscrj.cn/jmm/

大陸的網站


你說原文書沒人翻譯那就算了
連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都輸人


經典算啥,呆丸的廟蓋得比對岸要大、要華麗得多了... :flash:

loxin 2012-05-05 10:34 PM

引用:
作者goodromhome
恕刪~~~~~
例如大陸的生物制菌 隨便都宣稱每公克三百億 最起碼的都有三十億
台灣呢 要嘛沒有進口 要嘛沒有人做 要嘛就最多含菌量十億 更多的就直接不標示
台灣號稱以農業起家 結果 恩.....
號稱科技島 結果 恩....
號稱水產方面傑出的國家 結果 恩....
號稱 要填補 外移產業用的生技產業 結果 恩....

前面的沒啥意見,
不過生物制菌這部分,是不是真的像標稱的內容其實不得而知。
不然你直接去淘寶淘金坷垃回來加到菌粉裡,
應該有機會直接挑戰三百兆含菌量。
其實水產菌粉主要是在整個環境是否形成完整菌相,
多出來的菌如果沒有足夠的養殖活體支持,也是很快就死掉了。
把三千兆活菌丟到沒有任何活體的水缸跟三千活菌其實沒啥差別。

巴豆妖 2012-05-05 10:49 PM

引用:
作者sandstorm
臺灣的學者個個都很秋,他們都說要讀就讀原文書,所以深入的中文專業書籍就沒人要寫了。 :laugh:

我也覺的要讀原文書比較好耶.... :ase
一些專有名詞, 你要翻成中文很難翻, 不然就是翻成 4 不像
我們又不是對岸的反美帝. 什麼都要翻成中文

前面先苦一點, 以後翻 data sheet 或 spec 也比較快上手
遇到沒中文專業的書, 至少還有個選項, 看原文書. 記的有次
為了查資料, 翻遍各大書籍都沒有, 連國家圖書館也去找了
就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最後老老實實看原文

台灣電子業比別人強, 不就強在這一點? 連日本人都覺的他們
應該效法台灣這樣做, 我們反而要背道而行, 那太奇怪了
什麼都要等中文版, 那就永遠比別人慢一步, 日本人還在等翻譯版
我們就可以直接去 internet 先研讀了

octapult 2012-05-05 10:57 PM

開版的人 google 一下 "香蕉大王吳振瑞" 吧...

台灣本來就被當成一個過渡時期的跳版而已,可以發展到現在這樣也算奇蹟了...

MrHermes 2012-05-05 10:59 PM

把台大的校長(總統?)調過去三流大學, 三流大學會變怎樣?
把台大的老師(政府官員?)都調過去三流大學, 三流大學會變怎樣?
把台大的學生(人民?)都調過去三流大學, 三流大學會變怎樣?

所以到底是誰的問題? :confused:

虎斑貓 2012-05-05 11:12 PM



:flash: :flash: :flash:

goodromhome 2012-05-06 12:01 AM

引用:
作者loxin
前面的沒啥意見,
不過生物制菌這部分,是不是真的像標稱的內容其實不得而知。
不然你直接去淘寶淘金坷垃回來加到菌粉裡,
應該有機會直接挑戰三百兆含菌量。
其實水產菌粉主要是在整個環境是否形成完整菌相,
多出來的菌如果沒有足夠的養殖活體支持,也是很快就死掉了。
把三千兆活菌丟到沒有任何活體的水缸跟三千活菌其實沒啥差別。

這應該分成兩部分來看
第一部分是台灣最重視的"生物科技"嚴重輸人
弄來弄去就是些牛樟芝靈芝人參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保健食品
不然就是些 甚麼白泡泡幼綿綿的神奇化妝品
高科技生物科技 奈米生物科技 棍
這個不需要政府花錢跟制定相關條例來培植吧
本來就有這些行業了 不是嘛....
第二部分是台灣在農肥藥管理部分雖經整頓
依然2266,大部分微生物的應用產品登記為肥料類
但是廠商連營養成份都不標
通常是寫XX菌然後功效
靠之 這樣是怎麼去找資料研究有沒有效
要多少劑量才能達到我要的效果
水產亦然
不管農漁民懂不懂 寫上去有問題也才好解決....

至於你說的三千兆活菌跟三千活菌
過量使用一定有問題
前幾天把納豆菌過量使用
造成生物需氧量拉高
水體溶氧量大幅下降
任何事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

loxin 2012-05-06 12:18 AM

引用:
作者goodromhome
這應該分成兩部分來看
第一部分是台灣最重視的"生物科技"嚴重輸人
弄來弄去就是些牛樟芝靈芝人參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保健食品
不然就是些 甚麼白泡泡幼綿綿的神奇化妝品
高科技生物科技 奈米生物科技 棍
這個不需要政府花錢跟制定相關條例來培植吧
本來就有這些行業了 不是嘛....
第二部分是台灣在農肥藥管理部分雖經整頓
依然2266,大部分微生物的應用產品登記為肥料類
但是廠商連營養成份都不標
通常是寫XX菌然後功效
靠之 這樣是怎麼去找資料研究有沒有效
要多少劑量才能達到我要的效果
水產亦然
不管農漁民懂不懂 寫上去有問題也才好解決....

至於你說的三千兆活菌跟三千活菌
過量使用一定有問題
前幾天把納豆菌過量使用
造成生物需氧量拉高
水體溶氧量大幅下降
任何事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

所以你開題的內容涵蓋範圍太廣了,
至於水產相關方面的問題,找水產試驗所應該比較有幫助,
農委會其他那些管理權責單位大多是會幫阻而已。

xxxxxxtsai 2012-05-06 12:18 AM

引用:
作者rightwind
台灣停滯不前 誰的問題

政府的問題,不過政府是誰選出來的就........


選????
一黨獨大時的選舉有什麼好選的?
各小黨的資源都比不上擁有黨產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