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看完南韓綜藝節目Running Man後有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1661)

CloudXP 2011-12-06 06:23 PM

電視台十幾年前不審核
我們資源本來就比人家少,現在又被上百家電視台分散
電視台只好用所謂的明星主持當作****
結果預算都在主持人跟來賓身上
加上節目製作都外包的
砍誰?當然是其他的製作費
韓國只有三大電視台(有線也有但是收視率只能分渣吃)
藝人再大牌,想多點曝光或****
你也要來,不然電視台封殺,也不用混了
(以前只有老三台也能這樣XD)

韓國主持天王劉在石
最近剛贏了一個官司
狀告他的經紀公司與三大電視台沒有給予他五年的主持費用
一共是六億韓元(台幣1600萬),而且是他三個電視台合在一起的主持費用
他在韓國三大電視台,都各有1-2個帶狀節目
換算台幣下來,他在三大電視台一個月總和大概拿不到30萬台幣
30萬台幣是台灣某些主持人一小時的主持費用
但是人家單集節目的製作費,大概超出我們10倍以上
就知道比例有多懸殊

韓國的實境總藝,總工作人員都在80-100人不等
光每個來賓都會配一個VJ單獨拍攝
如果需要過夜,光是裝道具的卡車,大概就要4.5台了
更不用說常在坐船坐飛機的交通費

我到希望NCC能砍掉重練
嚴格限制發照的數目
但是我看很難啦,背後利益糾葛
沒那麼簡單:jolin:

s953812 2011-12-07 12:34 PM

引用:
作者dahone
不過,台灣由於廣電法的不合理內容,
造成無線電視台的競爭力被削弱太多,
日、韓則是無線台獨大,收視率動輒一、二十以上,
所以廣 告費收入多,節目製作費也就多,
台灣則是惡性競爭,收視率在一以下的佔了絕大多數,
靠那微薄的廣 告收入,想要有什麼大製作都很困難吧.....


廠商惡性競爭
那消費者應該會得利才對
我怎麼都沒感覺?





因為收視率低的電視台沒有因此倒閉釋放出觀眾群,導致用心經營的電視台無法擴大獲利,一切都是政府管制的錯 (我沒說NCC喔)

dahone 2011-12-07 12:51 PM

引用:
作者s953812
廠商惡性競爭
那消費者應該會得利才對
我怎麼都沒感覺?





因為收視率低的電視台沒有因此倒閉釋放出觀眾群,導致用心經營的電視台無法擴大獲利,一切都是政府管制的錯 (我沒說NCC喔)

惡性競爭是指電視台都不敢花錢,只會做些低成本爛節目,所以收視都很低,

我是希望未來釋出的二單,能有一兩家財力雄厚的財團花大錢做節目,

當它的收視率能突破二十以上,我就不相信無法獲利。

也只有讓肯花錢做好節目的電視台壯大,其他爛電視台才有倒的可能!

s953812 2011-12-07 01:00 PM

引用:
作者dahone
惡性競爭是指電視台都不敢花錢,只會做些低成本爛節目,所以收視都很低,
我是希望未來釋出的二單,能有一兩家財力雄厚的財團花大錢做節目,
當它的收視率能突破二十以上,我就不相信無法獲利。
也只有讓肯花錢做好節目的電視台壯大,其他爛電視台才有倒的可能!



說白話文好了

一個標準的競爭市場
若是市場上有需求存在 (觀眾要高品質的節目)
而現有的供給無法滿足 (所有的電視台都擺爛)
那麼勢必引發新的競爭者加入這個市場滿足市場需求並賺取獲利

現在則是新競爭者要加入必須要政府審核
官商在台灣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心知肚明
結果就是擺爛者並不會被競爭者給淘汰
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被迫接受擺爛
擺爛者幹嘛要進步?

dahone 2011-12-07 01:13 PM

所以我才冀望於未來的二單無線電視,

如果二單仍未出現可以扭轉趨勢的經營者,

台灣的電視界就可以宣告不治了...... :stupefy:

silly_rabbit 2011-12-07 01:25 PM

引用:
作者z29112027
silly_rabbit兄,你說的這種狀況,我想南韓的電視台主管&製作單位,絕對也會想到,但人家還是願意去做去試,反觀台灣電視台就真的像你所說的這樣做,這是為何呢??難不成又是因為民族性 :jolin: 。


1. 比人口
2. 製作成本
3. 比市場環境

以很假設性的說
韓國人口比台灣多. 市場比台灣大. 如果以市場大小跟投入資金成本跟回收比例來說. 市場大的一定比較值得做
用簡單數字比較上來說的話. 如果韓國市場大小是200萬. 台灣市場大小是100萬. (南韓人口是台灣兩倍多)
同樣投下5%的資金. 預估報籌是回本再賺投入資金的50%的話
韓國制作成本就有10萬, 台灣製作成本只有5萬.
成功的話韓國公司獲利5萬(這已經是台灣節目的制作成本囉). 台灣公司獲利2.5萬(會想為這種蠅頭小利擔風險嗎?)

再說製作成本. 製作總有個基本支出.
總不能說自己製作成本只有人家的一半. 人家用四台攝影機跟攝影師我就只用兩台吧?
人家寫劇本的有三個人. 我就只有一個再外加一個公讀生?
人家一個導演/監製, 這邊資金少還是一個導演/監製
簡單說就是有錢好辦事. 多一倍的資金可以做出人家一倍多甚至兩倍三倍的效果

最後是市場環境, 現在世界多國都有買韓劇播放(美國HULU都有). 可是除了中國香港偶爾買台灣劇. 還有誰買?
如果錢砸下去節目成功, 隱藏的商業收入是對韓國公司有利還是台灣公司有利?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對台灣電視公司來說
"投資風險太高. 用心做節目運氣好收視好也賺不到多少錢.
不如直接買國外收視好的. 少擔風險穩賺就OK"

火燄鳥 2011-12-07 01:30 PM

這裡有人在看 "出發吧!夢之隊" 嗎?  :confused:

第一次看到時還以為是藝人版的極限體能王...... :laugh:

smellycat 2011-12-07 01:40 PM

引用:
作者dahone
惡性競爭是指電視台都不敢花錢,只會做些低成本爛節目,所以收視都很低,

我是希望未來釋出的二單,能有一兩家財力雄厚的財團花大錢做節目,

當它的收視率能突破二十以上,我就不相信無法獲利。

也只有讓肯花錢做好節目的電視台壯大,其他爛電視台才有倒的可能!



上次某個台式8點檔結束
說賺了14億,裡面的演員也都有上百萬到上千萬的收入
結果後來接檔的節目還不是一樣爛
沒賺錢嗎?14億不夠花大錢做節目嗎

說穿了還不是台灣觀眾喜歡低成本爛節目
然後又喜歡邊看邊罵
自己犯賤的結果就只有爛節目看

sl005 2011-12-07 01:42 PM

台灣的市場不小 華語市場小嗎 不要說中國13億 新馬美加華人都看的到台灣節目
別忘了還有海外耶 這是韓國人所沒有的 問題是台灣根本沒有真正懂經營的人才

叫偉忠幫那些眷村幫等等...騙錢的退出再來講 這些人幾乎壟斷台灣整個電視綜藝圈

韓國是因為明星多 競爭激烈 所以價碼自然不高 為了搶曝光當然要有表現 在臺灣沒有選擇收視 只有被迫收視
早期老一輩80年以前那批明星也沒這樣 老的嫁掉會退出螢光幕 差的難笑也會被淘汰
現在 就那一群人 只要他們一出道 就死皮賴臉從20歲騙到60歲 上遍各大節目

你把一周綜藝節目表全拉出來 這批人幾乎占了6/70%曝光率 不是誰誰的老婆 就是後製被拉到現場 不然就是被這些人上的夜妹
這不是沒砸錢做節目的問題 而是這些人壟斷整個影視市場
沒人才庫沒新血投入 綜藝就是要新奇流行好笑 打開電視就看一群老臉在編故事
不然搞姐妹會 拿些舊衣服 爛皮包 上節目搞二手拍賣會 這種爛節目爛梗 就只有那批天才搞得出來

jsjsjs61 2011-12-07 01:47 PM

RM是我近三四年來
唯一能讓我看節目看的大笑的節目
每集玩法都能有點創新
看了去北京跟泰國集
感覺雖然也是小遊戲
但人家就是能玩的很有趣

反觀台灣綜藝節目
預算都被一些老主持人吃走
把錢投資在副業跟股票又輸一堆再來又哭窮
一小時能最幾十萬了
結果玩的也還是三五年前的爛梗
三年前看的節目~現在打開電視還是一樣的玩法
主持人的風格~梗~節目的流程~幾乎都是一樣
所以已經很久沒在看台綜了

現在隨便抓個韓綜來看
HB~我結~RM~青春不敗等等
感覺都是一些創新的思維
導致台綜觀眾漸漸流失
惡性循環下去~已經沒什麼藥可以解救了

現在頂多台灣偶像劇會跟一下
像小資跟我可能~犀利這幾部要看一下
才能跟得上年輕人的用語與想法

另外像演唱會跟頒獎典禮
看了新加坡那場MAMA後,覺得國內就算是金馬獎金曲獎真是#%#$@#$#
台灣高層官員真是害慘台灣進步的毒瘤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