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綠色電價 明年初實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0621)

艾克萊爾 2011-11-26 09:56 AM

要不要電?
(要)

要不要汙染?
(不要)

要不要綠色發電?
(要)

那多的建設/發電成本要不要出?
(不要~)

事實就是這樣,所有自然發電的方式目前效率跟產能都遠低於主流發電方式,可是你們又不要汙染?不要分擔多的發電成本?

這怎可能~:laugh:
用自願式的申請也還是算要比強制分擔來的民主多了

就算少用你還是有用到電,那發電廠就到底必須還是要漸轉型態的,不然依舊是主流的那幾種高污染發電方式能用而已:rolleyes:

=TIM= 2011-11-26 09:57 AM

各位這樣想其實所接受的資訊不夠多

雖然哥本哈根協定最後還是難產,討論不出來甚麼結果

但是碳稅漸漸成為主流共識,未來貨物的進出口都必須進行碳盤查

並且賦予標章,目前台灣地區電力的轉換系數是0.62左右

意思是說,每一度的電力消耗,背後有0.62公斤當量的CO2排放

未來採用綠色電價的廠商,若被其他國家克予碳稅,則可以轉嫁到電費成本上

如此一來就會被課予較少的碳稅,而降低出口壁壘

最後促使整個國家盡量改用再生能源或永續能源電力,不但可以增強產品競爭力

同時也能達到產業升級,環保概念的深耕與落實

小的曾跟台灣產業基金會合作過,有產品生命週期計算與碳盤查的相關技術與知識

所以我會知道這個特別措施的實施有多麼重要與常見

同時也在小的學校開設碳盤查課程,這些東西,不講不知道,講了也沒人教

提出來給各位做個參考,並不是不知道的東西就要加以抵觸

在我來看,這是一個很棒的政策,也不可避免的有一天會有這樣的政策出現

對個人來說或許意義比較小,但對大企業來說,碳盤查技術是必須早日引進的

weirock 2011-11-26 09:57 AM

引用:
作者super01
先進國家去吃屎 你要不要跟著去吃?
前面有人說的很好 有貨想要出到歐美的出口商 只好鼻子捏起來照吃

瓦斯發電 成本比燒煤碳的高
那要不要也收個瓦斯電價 以做區別?

為什麼台電消極抵抗綠色發電 就要加收綠色電價要一般民眾吃下去?


是誰最愛提那些先進國家說嘴的~ :rolleyes:

不就你們嗎~ :rolleyes:

阿尼他被掛掉了 2011-11-26 10:07 AM

如果2013年太陽磁暴非常大,那全世界有一段時間會沒有缺電的問題。

zanwang 2011-11-26 10:09 AM

CO2配額已經成了衍生性的商品,在華爾街自由買賣... :D :D

Dragon cat 2011-11-26 10:22 AM

引用:
作者Pablochu
以神明燈用的燈泡為例:
7W白灼燈泡一顆3元,1W的LED一顆60元。花60元去省一小時6W,看來好像頭殼壞掉!
但LED燈泡號稱壽命1萬小時,再不濟也該有5000小時。一小時省6W,等LED燈泡用到掛,至少可省30度電(夠買一顆新LED,還賺15元);買到QC不錯的LED,說不定能省60度電。
什麼都是晃子,真正管用的節能減碳,在絕對值上一定會省錢。
能說得出改付較高電價,長期下來能幫用戶省下些什麼,自然就好推廣。要想指望用戶腦殘當潘仔,沒那麼容易啦!

神明燈很多是用2W的燈炮套上紅燈罩

不過環保鞋子,這個就有點誇張了

cys070 2011-11-26 10:27 AM

引用:
作者Dragon cat

不過環保鞋子,這個就有點誇張了


環保鞋爽到只有廠商

鞋子普遍使用期限都縮短

肥了廠商,瘦了消費者荷包

BMG 2011-11-26 11:08 AM

引用:
作者weirock
是誰最愛提那些先進國家說嘴的~ :rolleyes:

不就你們嗎~ :rolleyes:

說好不打臉的 :laugh: :laugh:

阿尼他被掛掉了 2011-11-26 11:13 AM

引用:
作者cys070
環保鞋爽到只有廠商

鞋子普遍使用期限都縮短

肥了廠商,瘦了消費者荷包

去年我的健步鞋就壞了鞋底,害我要花一千多元去給人家換鞋底。鞋底換成飛機輪胎做的,還蠻耐用的。

Earstorm-2 2011-11-26 11:16 AM

引用:
作者=TIM=
各位這樣想其實所接受的資訊不夠多

雖然哥本哈根協定最後還是難產,討論不出來甚麼結果

但是碳稅漸漸成為主流共識,未來貨物的進出口都必須進行碳盤查

並且賦予標章,目前台灣地區電力的轉換系數是0.62左右

意思是說,每一度的電力消耗,背後有0.62公斤當量的CO2排放

未來採用綠色電價的廠商,若被其他國家克予碳稅,則可以轉嫁到電費成本上

如此一來就會被課予較少的碳稅,而降低出口壁壘

最後促使整個國家盡量改用再生能源或永續能源電力,不但可以增強產品競爭力

同時也能達到產業升級,環保概念的深耕與落實

小的曾跟台灣產業基金會合作過,有產品生命週期計算與碳盤查的相關技術與知識

所以我會知道這個特別措施的實施有多麼重要與常見

同時也在小的學校開設碳盤查課程,這些東西,不講不知道,講了也沒人教

提出來給各位做個參考,並不是不知道的東西就要加以抵觸...


你說的就是買賣排放權, 讀人口經濟與環境關係的怎麼可能不知道.

BC省開採林木要負責規劃再生, 還有開發人居住邊緣的一些基礎建設也要予以支持.

隔壁省開採油砂, 空氣都要用買的, 雖然叫SHELL出錢但地方政府不是一點責任都沒有.

問題是這些限制與責任一到台灣, 只剩下紙上作業而已, 說不定還"很多造假."

金融業說穿也算是好懂得區塊, 就數字來來去去, 多看看就能明白發生什麼事情.

台灣的金融工具被拿來怎麼用? 您說呢?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