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把「一味」寫/說成「一昧」感覺有些「愚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5478)
|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item=0010202249
誰還在寫錯字! 作者:司馬特/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3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7892151 裝訂:平裝 去看這本書 你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很愚昧 我看不到幾頁就嚇的冒冷汗了 :fear: |
引用:
見解正確... 通俗文學不是不能作為引證 只是太多俗文學用法並不正確 兼以考量到作者文字素養、人物劇情呈現方式 有時會出現積非成是的錯誤用法 更遑論古代刻字常有印刷的謬誤了 所以一般對於俗文學的引用是需要非常小心的 若常用到教育部字典 可以發現很多有疑義的部分 若非沒有出處或是前後矛盾 即是引用不能服人的例證 舉例來說 剛推行九年一貫時 「之」解釋為「的」,教育部字典註解「之」為「助詞」 但同時間去查詢,「的」詞性為「介詞」 罵了很多年,近期終於更正過來 真的常用到字典就會知道教育部的參考價值有多少 當然,不可否認語言的活用性 「積非成是」也是語言的發展過程 如同「比翼雙飛」這個詞 一般習作「ㄅㄧˇ」來發音 然而只有「ㄅㄧˋ」可解作「並列、並排」 此時一般字典及教育部字典均收常用音 「ㄅㄧˋ」比翼這個詞反倒不見容於字典當中 這便是語言的發展過程屈就了多數人習慣 所以可以想想,修辭當中的「排比」該如何發音才正確? 要質疑的地方在於:何以教育部的「一字多音審定」, 常見口音反倒不收錄,視為錯誤讀音? |
我也記不清楚在學校學到的是哪一個
我是因為讀音的問題才選擇昧這個字 |
應該是少數人寫錯吧!!
|
引用:
小建的管區範圍真大,從烏龍茶到電視卡,機車到路權,現在連中文都包 不過,好像有時就是會出包被噹... |
引用: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或不會出包的. 我也跟大家一樣都是一般人罷了, 哪可能毫不出錯. 若明顯是我自己有錯, 出包而被噹... 那當然只好乖乖閉嘴或道歉改正囉~ :laugh: |
引用:
新聞用詞專業是該專業,但也無須一定要追本溯源的採用最原始的定義, 後人的引伸、混用跟約定俗成完全都要拋棄,這好像也有點太累了點 :ase 不然若是某天又有專家考古到某個用詞含意的最原始用法,豈不又要整個換掉? :laugh: |
一砲入魂???? :ase :ase :ase
|
引用:
所以真的是「一昧」=「一味」? :confused: 那見笑了… :ase |
「名字」 誤為 「名子」 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借棟樓,提一下。
雖說現代人已經沒有取「字」的習俗了,最少用「姓名」也好吧 :as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