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實至名歸的天才--陶哲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770)
|
---|
引用:
其實他的遭遇還牽扯了一些人性的黑暗面,導致他現今對數學界完全失望,目前失業中,真的蠻可惜的。 其一是他原屬的研究單位的黑暗行徑。 其二是幾個華人數學家持人尾屑手法沾人家光彩(不過這對他沒什麼影響,只是有點讓世人看華人的笑話)。 |
引用:
那就是意味著你認為表演藝術比不上創作藝術?好吧,大多數人的確這麼認為。 貝多芬可能不是個好比喻,跟您所謂的偶像明星有不小的偏差,造成這樣的誤會,我先道個歉。 我在這邊想指的是廣義的藝術創作者。 (我承認我把偶像明星上綱了...不過偶像明星之中不乏這種例子) 私以為任何創作者以及表演者(表演本身也是一種創作),要去跟其他領域比較都是無意義的。 再者,科學與美學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兩棵果實,兩者其實沒有高下之分,很多時候是相扶相承的。 且要單單去假設,把一個發現/發明抽掉或許很簡單,但是同樣的假設要用在藝術創作上卻很困難,可能什麼影響都沒有,也有可能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價值觀,也有可能社會發展就像大都會或是重裝任務裡面的法西斯社會一樣,誰知道? 您今天說的茹毛吸血是指純粹物質上,且茹毛吸血的原始時代,已經有壁畫以及音律的創作,那不也是美學的一部份? 極端一點,文字的創造究竟是科學或是美學呢?兩者都有吧? 所以要怎麼說誰比較重要呢? |
只追技術--就像台灣廠商賣的電視,外觀單調、缺乏美感,顏色差,活像的大檯燈
追求美學--如日韓產品,不但外觀設計佳,還不斷追求電視顏色的表現,如SHARP還推出四色電視 如果是喇叭 只要技術--發展到有聲音夠用就好,最多是不斷追求細節重生 追求美學--為了更好聽這種感受,不斷精進讓聲音更精準,或是追求某種風格美感,進而不斷研發各種材質,如鑽石高音 |
引用:
人類最初的數學進位是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歸納而來的 |
天才不一定能做大事
天才不一定能賺大錢 天才不一定能有真愛 天才不一定能有好朋友 天才不一定能長命 天才常淪為被觀察的對象 你願意是天才? |
生命只有一次、人要怎麼過自己一生是自己的事
有空評鑑別人的生命價價,不如好好想自己要怎麼過這一生 徐霞客和李時珍在他們那個時代、依旁人的觀點也算半個廢人 一個不考功名、也不經商種地,整天只在外面爬山涉水 一個混過太醫院的名醫,好好看病過優渥的生活 卻跑去窮山惡水、編寫記錄各地草藥藥方 他們的考試成績都很爛(考不上)、但於後世同樣光芒萬丈 超越帝王將相 |
唉呀都別吵了。我很喜愛貝多芬,也很重視科學發展。
其實貝多芬不算天才,前幾年讀到一則報導,說研究他的樂稿發現他曾修改了八次還是十三次之多。我個人覺得他比較像杜甫。 真正尤如李白那樣的天才人物,是莫札特。 天才在他的領域裡如魚得水。不過他得犧牲掉很多其他方面的東西,例如莫札特,一般都同意他其實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也沒有經濟觀念,可他的音樂卻美的令人動容。 科學家也別笑別人,沈溺科學研究不曉世事的人也是有的。 我們一般庸材,還是不要太偏吧。 話說回來,我個人覺得臺灣兩者俱欠,既不知道貝多芬(誰來著),也不重視科學發展,只有被笑的份沒有笑別人的餘地。 >奧黛麗赫本不過是個演員而已。 這句話看著總覺得有點兒眼熟……噢在柏陽的雜文裡曾寫到:如果海明威生在中國,「不過是個寫書的而已」。柏老成書約在1960∼70年,可見半個世紀我們的風氣始終如一啊。 |
請問陶哲軒除了獲獎無數之外,
作品? 劃時代創舉? |
引用:
數學不論用多少進位,本質應該都沒有改變,只是表示方法的不同,我是覺得2進位是簡化技術上的難題,但我不太了解2進位跟10進位相比有什麼出類拔萃的地方... 還有易經裡面的表示方法就是用2進位,所以有很多人懷疑,易經是外星人寫的,不是地球人!~ |
引用:
+1 我想對他講得被你講完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