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請教DVD燒錄機托盤很難退出原因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8710)

2005-12-31 2012-05-18 08:00 AM

這裡有教學..

http://mokusatoru.pixnet.net/blog/p...%B8%9F%E6%8E%89

:cool:

Shanpwu 2012-05-18 05:26 PM

引用:
作者ALos
剛剛試了,果真可以解決"拖盤不出"的情形。 :)

所以是感測器的問題嗎? :confused:



錯了...還是一樣並不是感應器問題!
也難怪你會如此認為,畢竟有放光碟片竟然就可以解決問題...
事實上...你知道嗎?空托盤其實遠比有放光碟片要來的難退出!
這完全是因為托盤機構動作的問題,
控制托盤的馬達其實也只是普通的馬達而已,並沒有固定功能,
因此托盤的尾端必需設計一組抵抗自然鬆開的設計,
所以空托盤的馬達必須強力的抵抗與突破防止鬆開的結構,
也因此而造成了馬達像皮圈的逐漸折損...

放置光碟片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這情況就是托盤尚未退達到防止鬆開的結構而已,
完全是因為主軸馬達已經完整接管整個拖盤結構而沒有防鬆開的必要性,
退出主軸馬達結構所需要的力量並沒有如退出防鬆開結構的強力,
也因此放入光碟片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獲得托盤退出的改善,
只不過治標不治本...遲早像皮圈還是會弱化到不能用的...

托盤是否退回到防止鬆脫結構其實是可以聽的出來的,
有興趣的人可以在有光碟片與無光碟片之下分別聽看看,
你會發現到空托盤收回的最尾端卡住時的聲音很大聲,
但是有光碟片之下的托盤收回至底的時候就沒那麼大聲,
聲音大就是代表確實卡住防鬆脫結構的關係.

個人用過多種品牌的光碟機,
雖然主要以ASUS與Pioneer為大宗,卻也用過BenQ與L牌之類的,
所有用過品牌產品的傳動像皮圈我個人全部都換過...
品牌與傳動像皮圈本身品質的好壞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使用量有直接關係...
畢竟到目前為止...所有公司產品也僅有一台讓我拆到1.2mm傳動像皮圈而驚訝而已,
除此之外的99.99%產品全部都是1.0mm的標準傳動像皮圈...

1.2mm的傳動像皮圈當然會比較耐用些,
如果相同尺寸有1.2mm可以選擇的時候當然是推荐更換,
另外就是在核對直徑尺寸的時候最好選擇小1~2mm的尺寸...

本人換傳動像皮圈根本不需要拆機,
只需要一支耳扒子就很好用了...幾秒鐘就能搞定...

ALos 2012-05-18 06:14 PM

引用:
作者Shanpwu
錯了...還是一樣並不是感應器問題!
也難怪你會如此認為,畢竟有放光碟片竟然就可以解決問題...
事實上...你知道嗎?空托盤其實遠比有放光碟片要來的難退出!
這完全是因為托盤機構動作的問題,
控制托盤的馬達其實也只是普通的馬達而已,並沒有固定功能,
因此托盤的尾端必需設計一組抵抗自然鬆開的設計,
所以空托盤的馬達必須強力的抵抗與突破防止鬆開的結構,
也因此而造成了馬達像皮圈的逐漸折損...

放置光碟片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這情況就是托盤尚未退達到防止鬆開的結構而已,
完全是因為主軸馬達已經完整接管整個拖盤結構而沒有防鬆開的必要性,
退出主軸馬達結構所需要的力量並沒有如退出防鬆開結構的強力,
也因此放入光碟片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獲得托盤退出的改善,
只不過治標不治本...遲早像皮圈還是會弱化到不能用的...

托盤是否退回到防止鬆脫結構其實是可以聽的出來的,
有興趣的人可以在...

原來是"防止鬆開的結構"這關鍵部分。

所以,像皮圈強度還是要夠才行。

難怪之前換了橡皮筋之後,托盤還是不吐。(橡皮筋太鬆)

明白了,謝謝。
:)

as01 2012-06-02 02:17 PM

機器還能燒的情況下,花個15元去電子材料店買條皮帶回來換,至少又可稱1~2年。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2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