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疑問]為什麼AMD XP不出512K L2 的CPU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473)

It's My Life 2002-02-26 10:35 AM

amd留一手.....種不能一出場就把王牌出了吧...
當然要慢慢的出...這樣才吸的到錢啊....

Reich 唐 2002-02-26 05:37 PM

不知道一般來說,把cache由256K增加到512K難,還是把資料頻寬由64bbit增加到256bit難,或是把latency由5減低到0來的難?總之目前AMD的L2 cache技術是比Intel差了一點,改變上述任何一項都可以有效增加L2效能,當然也會增加CPU效能囉!

不過這應該有一定的困難,否則從TB Athlon 到Athlon XP,L2並沒有做任何改變也許就是證明,所以同時脈來說,Athlon XP比TB Athlon性能的增加並不是很明顯,也不能擺脫新一代北木P4的糾纏,得加油啊!:p

hodala 2002-02-27 04:51 AM

AthlonXP的L2 TLB已經增強為Exclusive同時可以Prefetch...相當不錯
不過Latency應該是降不太下來吧,以AMD目前的製程技術來說,希望AMD的製程技術能夠更加精進,因為intel的製程時可以說是業界最強的,雖然AMD可以靠UMC來擴增產能,但是我想最AMD還是要繼續在製程上繼續努力~~~一起推一下AMD吧

e.bread 2002-03-01 12:09 AM

參考∼參考∼
 
剛剛看了我一本舊的雜誌,RUN!PC 77期
在MSI K7T PRO的測試報導中有AMD處理器推出表格
列出了總共五個核心代號:
K75、Spitfire、Thunderbird、Mustang、Corvette
下面我列出Mustang的詳細規格
正式名稱:ATHLON ULTRA
研發代號:Mustang
L1快取:128kb
L2快取:1∼2MB,On-Die
L2與CPU時脈比:1:1(100%)
Gemini節電技術:支援
(註:表中Mobile ATHLON【Corvette】也支援,這應該是後來的Power now!)
市場地位:伺服器/工作站
推出日期:2000年第四季結束前

我想AMD本來也有要做512K以上的L2
但從推出日期來看,可能是難產了
也有可能是被換成現在的ATHLON MP

mk2 2002-03-01 09:30 PM

嗯…架構上需要再修改…畢竟不像換ram一樣…說裝就裝吧…

code_hard 2002-03-04 12:39 PM

記得在上計算機結構時,老師在Cache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沒錯,就是$.
各位可以去看看,Cache在CPU佔了多大的一塊面積.目前PIII與Althon在Cache上約佔了65%~75%左右,這是一塊非常龐大的面積.再告訴各位一件事,良率這種東西可是以面積成等比級數下降的.
也就是說,當Die Size= 1時,良率為0.8.但 Die Size = 2,良率就變成 0.8*0.8 = 0.64.
改電路並不困難,但是要賣多少錢可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說改就改.Althon不就是因為C/P值高各位才愛用嗎?還是衝著AMD的招牌買的?

idiot 2002-03-18 07:30 PM

code_hard: however cache areas are redundency protected, unlike the "core" part of the die. which makes them much less "sensative" to defects.

alexlau 2002-03-18 09:20 PM

假如因為更改架構而阻礙時脈的推進!!!
到不如全力增進時脈而來的實際些!!!

ewingshih 2002-03-18 10:27 PM

引述:
快取的大小必須看設計的需求,有時大不一定會使效能快很多.....
這個有學過微處理器基礎的朋友應該都學過這個吧
~~~~~~~~~~~~~~~~~~~~~~~~~~~~~~~~~~~~~~~~~
這才是標準答案
AMD的副總裁自己說的
並不是不願意生產512K
實在是沒必要
因為以目前的K-7設計架構來說
加到512K效能並不會帶來多大的提升
再加上生產上的良率及成本考量
所以不考慮生產512K的K-7
但k-8是個全新架構的產品
可能會使用512K甚至更大

至於p-4因為管線設計的太深了
所以必需加大L2
才能充份發揮20條管線的工作效率
一昧加大快取
但命中率太低的話
所有的資料還是要再回存至L1
到時L1被塞爆
只會讓整體的效能往下降

所以要取L2的大小和命中率之間的平橫點
才是cpu設計的一門大學問
一般人不要太誤信L2大就是王道
這是錯誤的觀念

Aloof 2002-03-22 06:03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idiot
code_hard: however cache areas are redundency protected, unlike the "core" part of the die. which makes them much less "sensative" to defects.


Can you tell me what is redundency protected?
A fabrication process technology or something else?

Depend on my knowledge, Memory and Logic process have different key points to take care. Maybe it's why it's hard to embed large amount memory in CoreLogic like some VGA chips in Notebook.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