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測試報告專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0)
- - 939&754到底誰強?--再測Combo-Z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04987)
|
---|
這素小弟的,主板素ASUS的NF3 250Gb
開了Cool & Quiet :yeah: :yeah: |
嗯!感謝。
和我想的一樣,後來我找了一下相關資料,確定ALI的Chipset的確就是8bit/16bit。 不過還是很奇怪,怎會有8bit/8bit的情形呢? HyperTransport Technology (HTT) I/O Link • HyperTransport Technology I/O Link Protocol Meets the v1.05 Specification • 16-bit HTT downstream link & 8-bit upstream link @ 800MHz • HTT supports transfer rates of 1600, 1200, 800, and 400 mega-transfers per second. • Maximum bandwidth is 3.2 gigabytes per second downstream and 1.6 gigabytes per second upstream • Independent transfer rate and bit width selection for each side. 摘錄http://www.ali.com.tw/eng/products/...l.php?pserno=57 |
補充一下硬碟傳輸的效能測試,是用HD Tech3.0測試的,主要是比較ALI和SIS晶片組的差異,測試是使用同一顆SATA的H牌160G硬碟,很意外的,ALI表現的竟然比SIS的還好。
ALI的測試結果: SIS的測試結果: CPU使用率也是ALI的表現較好。 |
H牌的效能真贊,比小弟的M牌強多了 :ase
SIS的磁片性能神話在SATA上終結了嗎? :cry: |
引用:
也許是我SIS的系統是原有的SP1,沒有再重新灌過吧! 這次的測試應該只能算是基本的測試而已,很多實際應用的程式都沒有去測,到底是128bit的記憶體頻寬有用,還是1M Cache有用呢?也許各有優劣吧!所以使用754的也不必太失落。不過從AMD的角度來看,1M 754既已停產,那很明顯的未來的走向還是939為主,而且90nm的K8真的是很優秀的,我已經完全不用在為溫度煩惱了,測試過程中超頻後全速的溫度不過在40∼42左右,但是939的MB不是很好選擇就是了。 做完這測試後,我自個兒也變的猶豫了,倒底主力要用939還是754呢?我看我還是繼續尋覓好的版子吧!另外我倒是建議使用K8的人,CPU可以選擇倍頻高一點的,然後小超一下外頻,這樣比較不會碰上超頻的疑難雜症,而且用個450/466的RAM就可以了,也省得花大錢買RAM。另外K8我也不習慣加大電壓,以前K7、P4都敢加大電壓的我,不知為何膽小了,也許是看了一些燒壞CPU/MB的case吧! 明天又要出國了,所以測試先告個段落,往後會再對這版子做長時間穩定使用測試,其實我對這版子不是挺滿意的,當初也只是存好奇吧。也許不久會脫手,有興趣的也可說一下喔! |
這張板子.........恩......怎麼會感覺好奇怪..939.754混差
|
從硬碟的效能測試圖來看,可能是因為ALI的是單晶片,所以burst speed會比SIS快。像NF3的burst speed也是快得不得了。至於CPU使用率我覺得2%跟5%應該差不了多少。只能說現在大加的南橋效能都比較成熟、有一定的水準。所以SIS就逐漸喪失優勢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