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輕型巡防艦滿載噸位恐超過2500噸 海軍本月協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3101)
|
---|
任何雷達或是艦用那個動輒上百KM的都是指對空偵距,而且是沒有惡劣海象/氣象下才看的到最大距離,視地點,固定/陸基雷達站也不是都沒有死角或短腿的方位
海軍的用意是它能夠在海上長程巡迴或長時間定點顧點,這部分空軍不容易達到要求 當然艦用雷達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對海偵距實大部分對海都是在40~60Km內 這也是長程對艦彈飛行到中或末段時要降高度去壓縮對方偵測發現時間的理由 (看彈種,有些宣稱能壓在10或15米,也有飛在幾十米左右的) 若海象.氣象不好,對空對海偵距甚至能打到骨折(剩1/3都有機會)的程度 越是偏小型的的船體,桅桿高度越不容易拉高,連帶就會影響到雷達設置高度跟偵距 台灣海峽海象差時中小噸位的船甚至航海平面雷達根本啥都看不見,因為偵距路徑上滿滿海浪跟水花,誇張到有時還有撞船意外 就算不提海象/氣象,許多中小型船的雷達遠程數據最大值也都是指一般掃描時,一旦進到需要對海或追瞄後,同樣偵距就一路打折下去 因為不管是功率還是雷達資源(單元規模)其實就這麼多,加上台灣海峽海象不好,艦上裝備.武裝.感應器等工作耐波浪.縱橫搖擺角度都有最大容忍限制(通常都是工作限制在7級風浪內,船若太小或平衡能力太差.不時超過平衡補償極限的話也很容易卡到限位器),因此如果可以噸位最好不要過小 |
引用:
其實這些事情海軍怎會不知道 呂艦長都能說出一長串 但為啥開案都要要求把全武裝型獨角獸所有東西通通塞進獨角獸本體裡... 看來這水深知道的人都不敢講 但檯面上的理由是台灣只有一個港口可停泊/維修7000噸級軍艦(目前唯一基隆級) 開戰太容易被鎖定, 所以主戰艦無論如何只能四千噸,但是要有基隆級以上的蛋坑跟感測能力 |
俄羅斯的超高音速飛彈
不都被愛國者打下來了 至於海平面的空氣阻力與雜波 比想像的高很多 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用途並 沒有想像中有效 另外再體系作戰下 台灣海域周邊 在(美.日.韓.菲)空域中 只要有大型美國空中預警機及雷達偵察 超速反艦飛彈..... 看看俄軍離前線500km以外 大型彈藥庫竟然被烏軍炸 是不是很詭異 |
引用:
你這樣想臺灣自己放棄海軍艦隊的目的太露骨了,雖然有利解放軍海軍運補登陸 但彎彎不會上當,,° |
引用:
現有那五座乾塢就大概100~140米內,除非買更多浮塢或是有辦法開新乾塢,不然確實日後維護保養會比較難排,這恐怕也是影響海軍決策的理由其一 |
看來30多年真的改變很多~ 我過時了. (也可能是本家空軍所以才會重視空優)
不過台灣要搞那些尺寸很拚喔~ 加油. |
引用:
台灣空軍也一直都是短腿仔 而且越來越短腿 |
引用:
你太年輕, 以前強到引擎技術人員都有出現過~ |
引用:
台灣海峽開戰時,台灣所有船艦都會東移躲入美日海軍的保護範圍 並且同時假裝有開圖能力,實際上由美軍透過LINK22幫我們操作飛彈/火箭彈系統 事實上這些小船能擔負的任務僅是灰色衝突,避免無船可用 海軍想要的神盾級甚至星座級巡防艦,買太少在對艦飛彈下無法存活 想買多就是沒錢,也缺乏相對應補保能力 |
引用:
你是專業的! 我今年18歲 :mad: :mad: :mad: :mad: :ma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